请问韵诗有那些特点?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仄韵诗的特征与辨别
凡韵脚上的字声调是仄声字的诗,都是仄韵诗。它既包括仄韵律绝,也包括仄韵古风。本来古风的篇幅一般比较长,句数较多,当然也有句数较少的,如四句、六句的,八句的。许多喜欢读而诗而又未入门的人,往往一见到五言四句式的诗,就认为是
五绝,一见到七言四句式的诗,就认为是七绝;或是一见到五言八句式的就以为是五律,见到七言八句的就以为是七律,这是因为这些人还分辨不出近体诗与古风的区别。不论是平韵还是仄韵,近体诗与古风的根本不同之处就是是否用律句仄,而不在于
每首诗的总字数、句数及每句诗的字数是否相同。如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属五言八句五十六字平韵,不少人以为这是一首五律,实际是一首地地道道的五言古风。
因为这一节是要讨论仄韵诗的特点,所以下面我们以仄韵诗的辨别来说明这个问题,平韵诗中的近体与古风的区别可以类推,就不专门举例来讨论了。
§1 仄韵近体诗的特征
(一)就仄韵近体诗的每一单句而言,句子的平仄与平韵的近体诗是一样的,也是有aAbB四种律句平仄句型,每首仄韵诗由这四种平仄句型组成。但由于韵脚平仄相反,四种平仄句型排序不同了。
(二)句与句之间要求在平仄上符合“粘对规律”,且若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这与平韵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完全相同。
(三)允许邻韵通押,但韵字声调必须一致,不能在同一首诗中的韵脚上“上、去、入”混为一起,只能用一个相同的声调(上、去可偶通)。
(四)当首句脚节下字(尾字)为仄声字时,可以不入韵,也可以用韵脚声调以外的其它仄声字,这一点比平韵近体诗显得更自由一些。
在仄韵近体诗的写作方面,总的诗篇数量比平韵近体诗要少得多;而在仄韵诗范围内,仄韵的五言律诗和绝句又占大多数,而七言律诗比较少见,至于七言的绝句简直是凤毛麟角了。
以五言仄韵律诗为例,a式平仄句型为“││— —│”,A式平仄句型为“│││— —”,b式平仄句型为“— — —││”,B式平仄句型为“— —││—”。由于每联的对句必须是仄尾句,因而对句只能是a式或b式句;出句除首联外,都只可能
是A式句或B式句。又由于每联必须平仄相对,因此只能将A式句配b式句,B式句配a式句。这样,符合“对粘规则”的仄韵五律的仄起式为Ab(或ab),Ba,Ab,Ba。即:
│││— —,— — —││。 (Ab)
— —││—,││— —│。 (Ba)
│││— —,— — —││。 (Ab)
— —││—,││— —│。 (Ba)
若首句句尾一字为仄声字,首联平仄为:
││— —│,— — —││。 (ab)
仄韵平起式五律的平仄为:
— —││—,││— —│。 (Ba)
│││— —,— — —││。 (Ab)
— —││—,││— —│。 (Ba)
│││— —,— — —││。 (Ab)
若首句句尾一字为仄声时,首联平仄就变为:
— — —││,││— —│。 (ba)
至于仄韵的五绝,也就是取仄韵五律的上半截或下半截就是了。
七言仄韵律诗的平仄,平起式的也是Ab(或ab),Ba, Ab, Ba;仄起式的是 Ba(或 ba), Ab,Ba,Ab。只是在五律平仄句型的头节前面加上平声顶节或仄声顶节罢了。
上面的平仄格式是标准的仄韵律绝平仄格式。若换成其他任何一种配对方式,不是失粘失对便是单调。然而偏偏就那么出乎意料之外,不知唐宋诗人们是粗心还是太随便,他们写的仄韵近
体诗中,竟极难找出标准的仄韵律绝来,总是有失粘失对或单调的毛病存在。刘长卿的仄韵五绝《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是一首标准的仄韵绝句:
荒凉野店绝,迢递人烟远。 (ba)
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Ba)
(注意:首句中的“野”字处本应平声,诗中此处为乙种拗,本应用对句相救,但未救。)
另如:王维的《孟城坳》用Ba,Ab也是标准的仄韵五绝(《唐集》P175页)。
下面这首仄韵五绝,虽然也是标准的近体诗平仄句型,但由于句型配对不当,“对粘”便全弄反了:
空山不见人, — —││—, (B)
但闻人语响。│— —││。 (b)
返影入深林,│││— —。 (A)
复照青苔上。││— —│。 (a)
(王维:鹿柴<读寨> b式句型为— — —││,该诗首联对句头节上字“但”属仄声,可不救。)
盛唐时,五律仄韵诗中的各联出句的末字都是平仄相间的,不是“平、仄、平、仄”,便是“仄、平、仄、平”。比如用“ab,Ba,ab,Ba”或“Ba,ab,Ba,ab”式的配对。但这种配
对方式使全诗形成“全对平仄”式,就是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本应“粘”而成了“对”。由此可见,出句末字平仄相间虽然在出句末字的声调上更富于错综变化,但并不符合“粘对规则”。当
然,绝句只四句,例如用“ba,Ab”、“ab,Ba”配对,是不会因出句末字平仄相间而出现粘对上的毛病的。但仍可能犯“单调”,如王维的《卒夷坞》是Ab、Ab式(《唐诗鉴赏》P181页)。
到了中唐,出句末字就渐渐全是平声了(首句除外)。如韩偓的《意绪》:
绝代佳人何寂寞(仄)!梨花未发梅花落。
东风吹雨入西园(平),银线千条度灵阁。
脸粉难勾蜀酒浓(平),口脂易印吴绫薄。
娇娆意绪不胜羞(平),愿倚郎君永相着。
下面举几个仄韵律绝的例子来说明它与平韵近体诗的不同之处。
例1: 《送方外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鹤:入声(十药);住:去声(六御);处:去声(七遇)]
例2: 《蒙池》 刘禹锡
潆渟幽壁下,深静如无力。
风吹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
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下:去声(廿二祃);力、色、逼、侧:入声(十三职)]
例3: 《江上别流人》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悟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客:入声(十一陌);者、野、下(动词);把:上声(廿一马)]
例4: 《秋云岭》 刘长卿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黛、背、对:去声(十一队);外:去声(九泰)]
例5: 《乾宁三年在奉天重围作》 韩偓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
贼火遍郊坰,飞焰侵星汉。
积雪似长江,长林如断岸。
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霰:去声(十七霰);汉、岸、叹:去声(十五翰)]
例6: 《闲步》 韩偓
庄南纵步游荒野,独鸟寒烟轻惹惹。
傍山疏雨湿秋花,僻路浅泉浮败果。
樵人相聚指惊鏖,牧童四散收嘶马。
一壶倾尽未能归,黄昏更望诸烽火。
[野、马、惹:上声(廿一马);果、火:上声(廿哿)]
从上面的例1、例2、例3以及本节前面所引用的《茱萸湾答崔载华问》(首句末字“绝”属入声九屑,其余两韵字“远、苑”属上声十三阮),可证明仄韵律绝的首句末字是仄声字时,可以
不入韵或可用与入韵脚声调不同调的仄声字。从例1、例4、例5、例6可证明仄韵近体诗是允许邻韵通押的(须同调)。
有不少研究诗律的学者持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仄韵近体诗也是与平韵近体诗一样,不允许邻韵通押,这种观点的理由,看来是不太充分的。另外,以往的诗律学著作,对于仄韵近体诗的
首句末字声调问题,以及为什么符合粘对规则的仄韵近体诗不多的问题,都没有进行过较深入的探讨。
§2 仄韵近体诗与仄韵古风和词调《生查子》的区别
(一)仄韵近体诗与仄韵古风的区别
它们的区别,主要是仄韵近体诗的每一句都应符合律诗的平仄句型,而仄韵古风的平仄非常自由(平韵古风也一样),凡是律诗平仄句型以外的平仄句型,都可以是古风的平仄句型。
在近体诗出现以前,诗人写诗,字的平仄完全是听其自然,在形式上只须注意诗的用韵就行了。近体诗出现以后,诗人们当中还是不少人有意模仿的“古风”句型尽量避免用近体诗的平仄
句型。若不能做到完全避免的话,那么至少在一联之中,不能让出句和对句同时入律。古诗论家所说的以对句救出句,或以出句救对句,也就是指的是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明了的是,古风是指
后人模仿古体诗平仄写的诗作,而不是说律诗产生前就有“古风”,亦即古风是区别于律诗以前的古体诗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是“真古体诗”,一个是“仿古体诗”。
从诗句的最后三字来看,平韵近体诗的平仄形式是“仄平平”和“仄仄平”,而平韵古风是“平平平”和“平仄平”;仄韵近体诗的平仄,后三字是“平平仄”和“平仄仄”,而仄韵古风是“仄仄仄”和“仄平仄”。
当然,古风的这种“三字尾”的平仄格式也可能与律诗的相同,但只要不是律句,“三字尾”前面的两个字或四个字,它们的平仄绝不会与律句相同。
实际上,律绝与古风很难截然区别,因为有些诗近体诗不像近体诗,古风又不像古风,介于近体诗与古风之间,或可称为入律古风。但是,有的诗中仅有一句不合律(拗救句除外),究竟
将其划入近体诗还是划入古风?尚若将它划入古风,它又确实与律绝相差无几,几乎人人认为应划入近体诗;尚若将它划入近体诗,那么一首诗中有两句不合律的又应划归哪一类呢?因此,这个划分标准也确实不太好订。例如:
暮节看已谢, │ │ │ ││ (古句)
兹城愈可惜。 — —│││ (古句)
风淡意伤春, —││— — (A式)
池寒花敛夕。 — — —││ (b式)
对酒始依依, │││— — (A式)
怀人还的的。 — — —││ (b式)
谁当曲水行, — —││— (B式)
相思寻旧迹。 — — —││ (b式)
(韦应物: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韵字惜、夕、的、迹均入声,除“的”属十二锡外,其余属十一陌]
上面这首诗八句有六句是律句,中间两联对仗也工整,只是颈联与颔联失粘,尾联失对。
那么,什么样的诗才算是古风呢?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五言古风的标准是:
1、诗中的“三字尾”有三平调(平平平)句子的。
2、句中第三字拗而不救的。
3、诗中有丑类拗(仄仄平仄仄,或平仄平仄仄,或
仄仄仄仄仄,或平仄仄仄仄)而不救的。
4、除子类拗(平平仄平仄)以外,第二四字声调相同的。
5、一诗中只要有一处符合前列四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即使其他地方都符合律句的平仄和拗救规则,就只能划入古风。
依照这一标准,前例韦应物的诗便只好划归古风一类了。理由是:
1、首句是五仄调,符合第4条标准;
2、首联对句是— —││—,可以认为是五言b式(— — —││)的乙种抛,但没有救(出句是古句),而三仄调是典型的古风句(乙种拗应尽可能救)。
下面,我们将依照五言古风标准来分析几首仄韵五言诗[平仄符号下有点的为拗,有圈的为救]
例1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 —│││
处处闻啼鸟。 ││— —│
夜来风雨声, │— —│—
花落知多少。 —│— —│
此诗基本符合律诗平仄,但因首联的出句拗第三字而且未救,因此这是一首古风。尾联出对两句第一字都拗,也可以说是出句属丙种拗而自救(Aab式第一字的拗可不救)。
例2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 —
应知故乡事。 — —│—│
来日绮窗前, —││— —
寒梅著花未? — —│—│
此诗A式平仄句型的第一字拗可不救,b式平仄句型的拗救属子种拗救,因此它是一首仄韵五绝。
(注:该诗韵字“事”去声四真,“未”属去声五未,也是邻韵通押)
例3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 —│—│
万径人踪灭。 ││— —│
孤舟蓑笠翁, — — —│—
独钩寒江雪。 ││— —│
该诗两联的对句都是a式平仄句型,首句为b式子种抛救。尾联出句是标准的aB联丑种救拗的平仄句型,然而它的对句并不存在丑种拗(丑种拗的a式平仄应是“││—││”),因而用不着采用
出句前位相救。如果将尾联出句“— — —│—”看成是B式平仄句型“— —││—”的第三字拗,则它的对句又未采用同位相救。这样,这首诗便入了古风之列。不过,王力主编的《古代汉
语》中仍将他称之为绝句,大约是因这首诗四句中的三句属于律句之故。但是这样一来,便与王力先生自己订下的“五言古风标准”自相矛盾了。由此也可见,仄韵诗的划分近体与古风并不那么容易。
例4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 ││ —│
言师采药去。 — —│││
只在此山中, │││— —
云深不知处。 — —│—│
这首诗首联出句第三字拗而对句同位救拗;尾联对句属子种拗救。诗的四句均为律句,因此这是一首仄韵五绝,而非五言古风。
(注意:本诗韵字为去声[七遇],而首句末字为上声且不入韵,亦可证仄韵近体诗的第四特征。)
例5 《春带沅湘有怀山中》 李白
沅湘春色远, — — —││
风暖烟草绿。 — │—│ │
古之伤心人, │— — — —
于此断肠续。 —││ —│
予非怀沙客, │— — — │
但美采菱曲。 │ │ │ — │
所愿归东山, │ │— — —
寸心于此足。 │ │ — │ │
分析如下:
首联:出句属b式平仄句型。对句本应为a式平仄句型,第一字拗为甲种拗,除B式句型外可不救;第四字拗为丑种拗,但出句并没有“救”,若采用丑种拗救,首句平仄应为“— —│││”。所以,首联符合五言古风第3条标准(或特征)。
颔联:出句出现四平调,就“三字尾”来说是三平调,这符合五言古风特征的第一条;由于出句为“│— — — —”,同时第2、4声调相同,又非子类拗,又符合五言古风的第4条特征。对
句的甲种拗可以不救,乙种拗(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由于出句是古句而无法救,拗而未救,a式的拗句也就成了古句了,这符合五言古风的第2种特征。
颈联:出句的第2、第4字同调且非子类拗,符合五言古风的第4条特征。对句为a式平仄句型拗第3次,出句是古句没法救它这个乙种拗,又符合五言古风的第2条特征。对句第一字拗属甲种拗,可不救。
尾联:对句为a式平仄句型,拗第4字(丑种拗),它的出句为A式平仄句型,采用丑种救拗(另一联的前位相救)后,将“│││— —”变成了“││— — —”,形成了句尾三平调,符合五言古风第1条特征。
李白的这首诗具备了五言古风的所有特征,因此它是一首典型的仄韵五言古风而绝非五言仄韵律诗。
(二)仄韵近体诗与词调《生查子》的区别
喜爱诗词的人们当中,有不少人对于词调《生查子》像一首五言仄韵律诗感到迷惑,是不是凡是五言仄韵律诗就可以称为《生查子》?明明是首诗为何却列入词的范围里去了呢?
《生查子》又名《楚云深》、《梅和柳》、《愁风月》等,是唐代教坊的曲名,传为唐韦应物始创制。词本就是诗,谱上曲的诗当然是词了。
实际上,《生查子》词与五言仄韵诗几乎没有很明显的区别。它们的不同,在于五言八句的仄韵诗属五律,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而《生查子》不是一首律诗,而是曲子的两段词,每段五言四句,并不要求一定有对仗。它的每段词,也就是一首五言仄韵绝句。仄韵五绝的首句末字可平可仄,而《生查子》只能是平声。
从历代词家所填制的《生查子》来看,它的平仄句型各家很不一致,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中将《生查子》的词谱定为“Aa,Aa;Aa,Aa”,狄兆俊在《填词指要》一书中将它订为
“Ba,Aa;Ba,Aa”,民国初年刘公坡著的《学诗百法学词百法》中则将它订做“ +││ — —,+│— —│。++│+—,+│— —│。+││— —,+│— —│。—││— —,
++│—│”,每段的开头一联都是Aa,各段后面一联的出句就不好说了,但第一段的尾句是a式平仄句型,第二段的尾句是b式平仄的子种拗救句型。这说明:《生查子》的平仄是以Aa联为主
的句型。实际填制时,还是比较灵活的。在诗与词两种文学体裁之间,《生查子》可以说是“两栖仄韵作品”。(“两栖平韵作
品”有竹枝词和柳枝词,都是七言四句式的绝句或近似绝句,原属民歌体,后成为唐教坊曲词。前者专咏民俗或眼前之景,后者则专咏杨柳。历来诗集、词集都收录这种体裁)。
[平韵七言还有“清平调”,仄韵七言还有《玉·楼春》]
凡韵脚上的字声调是仄声字的诗,都是仄韵诗。它既包括仄韵律绝,也包括仄韵古风。本来古风的篇幅一般比较长,句数较多,当然也有句数较少的,如四句、六句的,八句的。许多喜欢读而诗而又未入门的人,往往一见到五言四句式的诗,就认为是
五绝,一见到七言四句式的诗,就认为是七绝;或是一见到五言八句式的就以为是五律,见到七言八句的就以为是七律,这是因为这些人还分辨不出近体诗与古风的区别。不论是平韵还是仄韵,近体诗与古风的根本不同之处就是是否用律句仄,而不在于
每首诗的总字数、句数及每句诗的字数是否相同。如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属五言八句五十六字平韵,不少人以为这是一首五律,实际是一首地地道道的五言古风。
因为这一节是要讨论仄韵诗的特点,所以下面我们以仄韵诗的辨别来说明这个问题,平韵诗中的近体与古风的区别可以类推,就不专门举例来讨论了。
§1 仄韵近体诗的特征
(一)就仄韵近体诗的每一单句而言,句子的平仄与平韵的近体诗是一样的,也是有aAbB四种律句平仄句型,每首仄韵诗由这四种平仄句型组成。但由于韵脚平仄相反,四种平仄句型排序不同了。
(二)句与句之间要求在平仄上符合“粘对规律”,且若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这与平韵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完全相同。
(三)允许邻韵通押,但韵字声调必须一致,不能在同一首诗中的韵脚上“上、去、入”混为一起,只能用一个相同的声调(上、去可偶通)。
(四)当首句脚节下字(尾字)为仄声字时,可以不入韵,也可以用韵脚声调以外的其它仄声字,这一点比平韵近体诗显得更自由一些。
在仄韵近体诗的写作方面,总的诗篇数量比平韵近体诗要少得多;而在仄韵诗范围内,仄韵的五言律诗和绝句又占大多数,而七言律诗比较少见,至于七言的绝句简直是凤毛麟角了。
以五言仄韵律诗为例,a式平仄句型为“││— —│”,A式平仄句型为“│││— —”,b式平仄句型为“— — —││”,B式平仄句型为“— —││—”。由于每联的对句必须是仄尾句,因而对句只能是a式或b式句;出句除首联外,都只可能
是A式句或B式句。又由于每联必须平仄相对,因此只能将A式句配b式句,B式句配a式句。这样,符合“对粘规则”的仄韵五律的仄起式为Ab(或ab),Ba,Ab,Ba。即:
│││— —,— — —││。 (Ab)
— —││—,││— —│。 (Ba)
│││— —,— — —││。 (Ab)
— —││—,││— —│。 (Ba)
若首句句尾一字为仄声字,首联平仄为:
││— —│,— — —││。 (ab)
仄韵平起式五律的平仄为:
— —││—,││— —│。 (Ba)
│││— —,— — —││。 (Ab)
— —││—,││— —│。 (Ba)
│││— —,— — —││。 (Ab)
若首句句尾一字为仄声时,首联平仄就变为:
— — —││,││— —│。 (ba)
至于仄韵的五绝,也就是取仄韵五律的上半截或下半截就是了。
七言仄韵律诗的平仄,平起式的也是Ab(或ab),Ba, Ab, Ba;仄起式的是 Ba(或 ba), Ab,Ba,Ab。只是在五律平仄句型的头节前面加上平声顶节或仄声顶节罢了。
上面的平仄格式是标准的仄韵律绝平仄格式。若换成其他任何一种配对方式,不是失粘失对便是单调。然而偏偏就那么出乎意料之外,不知唐宋诗人们是粗心还是太随便,他们写的仄韵近
体诗中,竟极难找出标准的仄韵律绝来,总是有失粘失对或单调的毛病存在。刘长卿的仄韵五绝《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是一首标准的仄韵绝句:
荒凉野店绝,迢递人烟远。 (ba)
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Ba)
(注意:首句中的“野”字处本应平声,诗中此处为乙种拗,本应用对句相救,但未救。)
另如:王维的《孟城坳》用Ba,Ab也是标准的仄韵五绝(《唐集》P175页)。
下面这首仄韵五绝,虽然也是标准的近体诗平仄句型,但由于句型配对不当,“对粘”便全弄反了:
空山不见人, — —││—, (B)
但闻人语响。│— —││。 (b)
返影入深林,│││— —。 (A)
复照青苔上。││— —│。 (a)
(王维:鹿柴<读寨> b式句型为— — —││,该诗首联对句头节上字“但”属仄声,可不救。)
盛唐时,五律仄韵诗中的各联出句的末字都是平仄相间的,不是“平、仄、平、仄”,便是“仄、平、仄、平”。比如用“ab,Ba,ab,Ba”或“Ba,ab,Ba,ab”式的配对。但这种配
对方式使全诗形成“全对平仄”式,就是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本应“粘”而成了“对”。由此可见,出句末字平仄相间虽然在出句末字的声调上更富于错综变化,但并不符合“粘对规则”。当
然,绝句只四句,例如用“ba,Ab”、“ab,Ba”配对,是不会因出句末字平仄相间而出现粘对上的毛病的。但仍可能犯“单调”,如王维的《卒夷坞》是Ab、Ab式(《唐诗鉴赏》P181页)。
到了中唐,出句末字就渐渐全是平声了(首句除外)。如韩偓的《意绪》:
绝代佳人何寂寞(仄)!梨花未发梅花落。
东风吹雨入西园(平),银线千条度灵阁。
脸粉难勾蜀酒浓(平),口脂易印吴绫薄。
娇娆意绪不胜羞(平),愿倚郎君永相着。
下面举几个仄韵律绝的例子来说明它与平韵近体诗的不同之处。
例1: 《送方外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鹤:入声(十药);住:去声(六御);处:去声(七遇)]
例2: 《蒙池》 刘禹锡
潆渟幽壁下,深静如无力。
风吹不成文,月来同一色。
地灵草木瘦,人远烟霞逼。
往往疑列仙,围棋在岩侧。
[下:去声(廿二祃);力、色、逼、侧:入声(十三职)]
例3: 《江上别流人》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悟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客:入声(十一陌);者、野、下(动词);把:上声(廿一马)]
例4: 《秋云岭》 刘长卿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黛、背、对:去声(十一队);外:去声(九泰)]
例5: 《乾宁三年在奉天重围作》 韩偓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
贼火遍郊坰,飞焰侵星汉。
积雪似长江,长林如断岸。
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霰:去声(十七霰);汉、岸、叹:去声(十五翰)]
例6: 《闲步》 韩偓
庄南纵步游荒野,独鸟寒烟轻惹惹。
傍山疏雨湿秋花,僻路浅泉浮败果。
樵人相聚指惊鏖,牧童四散收嘶马。
一壶倾尽未能归,黄昏更望诸烽火。
[野、马、惹:上声(廿一马);果、火:上声(廿哿)]
从上面的例1、例2、例3以及本节前面所引用的《茱萸湾答崔载华问》(首句末字“绝”属入声九屑,其余两韵字“远、苑”属上声十三阮),可证明仄韵律绝的首句末字是仄声字时,可以
不入韵或可用与入韵脚声调不同调的仄声字。从例1、例4、例5、例6可证明仄韵近体诗是允许邻韵通押的(须同调)。
有不少研究诗律的学者持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仄韵近体诗也是与平韵近体诗一样,不允许邻韵通押,这种观点的理由,看来是不太充分的。另外,以往的诗律学著作,对于仄韵近体诗的
首句末字声调问题,以及为什么符合粘对规则的仄韵近体诗不多的问题,都没有进行过较深入的探讨。
§2 仄韵近体诗与仄韵古风和词调《生查子》的区别
(一)仄韵近体诗与仄韵古风的区别
它们的区别,主要是仄韵近体诗的每一句都应符合律诗的平仄句型,而仄韵古风的平仄非常自由(平韵古风也一样),凡是律诗平仄句型以外的平仄句型,都可以是古风的平仄句型。
在近体诗出现以前,诗人写诗,字的平仄完全是听其自然,在形式上只须注意诗的用韵就行了。近体诗出现以后,诗人们当中还是不少人有意模仿的“古风”句型尽量避免用近体诗的平仄
句型。若不能做到完全避免的话,那么至少在一联之中,不能让出句和对句同时入律。古诗论家所说的以对句救出句,或以出句救对句,也就是指的是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明了的是,古风是指
后人模仿古体诗平仄写的诗作,而不是说律诗产生前就有“古风”,亦即古风是区别于律诗以前的古体诗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是“真古体诗”,一个是“仿古体诗”。
从诗句的最后三字来看,平韵近体诗的平仄形式是“仄平平”和“仄仄平”,而平韵古风是“平平平”和“平仄平”;仄韵近体诗的平仄,后三字是“平平仄”和“平仄仄”,而仄韵古风是“仄仄仄”和“仄平仄”。
当然,古风的这种“三字尾”的平仄格式也可能与律诗的相同,但只要不是律句,“三字尾”前面的两个字或四个字,它们的平仄绝不会与律句相同。
实际上,律绝与古风很难截然区别,因为有些诗近体诗不像近体诗,古风又不像古风,介于近体诗与古风之间,或可称为入律古风。但是,有的诗中仅有一句不合律(拗救句除外),究竟
将其划入近体诗还是划入古风?尚若将它划入古风,它又确实与律绝相差无几,几乎人人认为应划入近体诗;尚若将它划入近体诗,那么一首诗中有两句不合律的又应划归哪一类呢?因此,这个划分标准也确实不太好订。例如:
暮节看已谢, │ │ │ ││ (古句)
兹城愈可惜。 — —│││ (古句)
风淡意伤春, —││— — (A式)
池寒花敛夕。 — — —││ (b式)
对酒始依依, │││— — (A式)
怀人还的的。 — — —││ (b式)
谁当曲水行, — —││— (B式)
相思寻旧迹。 — — —││ (b式)
(韦应物: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韵字惜、夕、的、迹均入声,除“的”属十二锡外,其余属十一陌]
上面这首诗八句有六句是律句,中间两联对仗也工整,只是颈联与颔联失粘,尾联失对。
那么,什么样的诗才算是古风呢?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五言古风的标准是:
1、诗中的“三字尾”有三平调(平平平)句子的。
2、句中第三字拗而不救的。
3、诗中有丑类拗(仄仄平仄仄,或平仄平仄仄,或
仄仄仄仄仄,或平仄仄仄仄)而不救的。
4、除子类拗(平平仄平仄)以外,第二四字声调相同的。
5、一诗中只要有一处符合前列四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即使其他地方都符合律句的平仄和拗救规则,就只能划入古风。
依照这一标准,前例韦应物的诗便只好划归古风一类了。理由是:
1、首句是五仄调,符合第4条标准;
2、首联对句是— —││—,可以认为是五言b式(— — —││)的乙种抛,但没有救(出句是古句),而三仄调是典型的古风句(乙种拗应尽可能救)。
下面,我们将依照五言古风标准来分析几首仄韵五言诗[平仄符号下有点的为拗,有圈的为救]
例1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 —│││
处处闻啼鸟。 ││— —│
夜来风雨声, │— —│—
花落知多少。 —│— —│
此诗基本符合律诗平仄,但因首联的出句拗第三字而且未救,因此这是一首古风。尾联出对两句第一字都拗,也可以说是出句属丙种拗而自救(Aab式第一字的拗可不救)。
例2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 —
应知故乡事。 — —│—│
来日绮窗前, —││— —
寒梅著花未? — —│—│
此诗A式平仄句型的第一字拗可不救,b式平仄句型的拗救属子种拗救,因此它是一首仄韵五绝。
(注:该诗韵字“事”去声四真,“未”属去声五未,也是邻韵通押)
例3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 —│—│
万径人踪灭。 ││— —│
孤舟蓑笠翁, — — —│—
独钩寒江雪。 ││— —│
该诗两联的对句都是a式平仄句型,首句为b式子种抛救。尾联出句是标准的aB联丑种救拗的平仄句型,然而它的对句并不存在丑种拗(丑种拗的a式平仄应是“││—││”),因而用不着采用
出句前位相救。如果将尾联出句“— — —│—”看成是B式平仄句型“— —││—”的第三字拗,则它的对句又未采用同位相救。这样,这首诗便入了古风之列。不过,王力主编的《古代汉
语》中仍将他称之为绝句,大约是因这首诗四句中的三句属于律句之故。但是这样一来,便与王力先生自己订下的“五言古风标准”自相矛盾了。由此也可见,仄韵诗的划分近体与古风并不那么容易。
例4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 ││ —│
言师采药去。 — —│││
只在此山中, │││— —
云深不知处。 — —│—│
这首诗首联出句第三字拗而对句同位救拗;尾联对句属子种拗救。诗的四句均为律句,因此这是一首仄韵五绝,而非五言古风。
(注意:本诗韵字为去声[七遇],而首句末字为上声且不入韵,亦可证仄韵近体诗的第四特征。)
例5 《春带沅湘有怀山中》 李白
沅湘春色远, — — —││
风暖烟草绿。 — │—│ │
古之伤心人, │— — — —
于此断肠续。 —││ —│
予非怀沙客, │— — — │
但美采菱曲。 │ │ │ — │
所愿归东山, │ │— — —
寸心于此足。 │ │ — │ │
分析如下:
首联:出句属b式平仄句型。对句本应为a式平仄句型,第一字拗为甲种拗,除B式句型外可不救;第四字拗为丑种拗,但出句并没有“救”,若采用丑种拗救,首句平仄应为“— —│││”。所以,首联符合五言古风第3条标准(或特征)。
颔联:出句出现四平调,就“三字尾”来说是三平调,这符合五言古风特征的第一条;由于出句为“│— — — —”,同时第2、4声调相同,又非子类拗,又符合五言古风的第4条特征。对
句的甲种拗可以不救,乙种拗(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由于出句是古句而无法救,拗而未救,a式的拗句也就成了古句了,这符合五言古风的第2种特征。
颈联:出句的第2、第4字同调且非子类拗,符合五言古风的第4条特征。对句为a式平仄句型拗第3次,出句是古句没法救它这个乙种拗,又符合五言古风的第2条特征。对句第一字拗属甲种拗,可不救。
尾联:对句为a式平仄句型,拗第4字(丑种拗),它的出句为A式平仄句型,采用丑种救拗(另一联的前位相救)后,将“│││— —”变成了“││— — —”,形成了句尾三平调,符合五言古风第1条特征。
李白的这首诗具备了五言古风的所有特征,因此它是一首典型的仄韵五言古风而绝非五言仄韵律诗。
(二)仄韵近体诗与词调《生查子》的区别
喜爱诗词的人们当中,有不少人对于词调《生查子》像一首五言仄韵律诗感到迷惑,是不是凡是五言仄韵律诗就可以称为《生查子》?明明是首诗为何却列入词的范围里去了呢?
《生查子》又名《楚云深》、《梅和柳》、《愁风月》等,是唐代教坊的曲名,传为唐韦应物始创制。词本就是诗,谱上曲的诗当然是词了。
实际上,《生查子》词与五言仄韵诗几乎没有很明显的区别。它们的不同,在于五言八句的仄韵诗属五律,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而《生查子》不是一首律诗,而是曲子的两段词,每段五言四句,并不要求一定有对仗。它的每段词,也就是一首五言仄韵绝句。仄韵五绝的首句末字可平可仄,而《生查子》只能是平声。
从历代词家所填制的《生查子》来看,它的平仄句型各家很不一致,王力的《汉语诗律学》中将《生查子》的词谱定为“Aa,Aa;Aa,Aa”,狄兆俊在《填词指要》一书中将它订为
“Ba,Aa;Ba,Aa”,民国初年刘公坡著的《学诗百法学词百法》中则将它订做“ +││ — —,+│— —│。++│+—,+│— —│。+││— —,+│— —│。—││— —,
++│—│”,每段的开头一联都是Aa,各段后面一联的出句就不好说了,但第一段的尾句是a式平仄句型,第二段的尾句是b式平仄的子种拗救句型。这说明:《生查子》的平仄是以Aa联为主
的句型。实际填制时,还是比较灵活的。在诗与词两种文学体裁之间,《生查子》可以说是“两栖仄韵作品”。(“两栖平韵作
品”有竹枝词和柳枝词,都是七言四句式的绝句或近似绝句,原属民歌体,后成为唐教坊曲词。前者专咏民俗或眼前之景,后者则专咏杨柳。历来诗集、词集都收录这种体裁)。
[平韵七言还有“清平调”,仄韵七言还有《玉·楼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