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四部《变形记》分别是
1、德国卡夫卡的的短篇小说《变形记》,讲述了格里高尔由人变成虫荒诞的故事。运用了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2、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包括大量虚构的或真实人物的故事。
3、古罗马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又名《变形记》,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社会心理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二世纪罗马帝国外省的民俗风情和社会文化心态。
4、俄国作家契科夫的《变色龙》,是一篇讽刺小说,具有广泛艺术概括性。曾被选入我国中学的语文教科书。
扩展资料:
卡夫卡《变形记》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
而当时的布拉格正处在激烈的民族冲突与动荡中,“社会主义、犹太主义、德国民族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人道主义、以及一切虚假的世界主义等各种信念都相互冲突”。
家庭背景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希米亚(今捷克)的布拉格,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犹太人。父亲海尔曼原为乡下屠夫的儿子,依靠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成为一个百货批发商。
他由于未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因而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而务实,并且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在家庭中对妻子和孩子实行家长式专制统治。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
卡夫卡在36岁时,曾战战兢兢地给父亲写了一封达几十页的长信,流露出对父亲的极端恐惧心理。父亲对卡夫卡的教育手段是“骂、威吓、讽刺、狞笑”。
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信》中曾提到他欣赏一位犹太演员洛伊,而父亲却以不屑一顾的语气和可怕的方式将那演员比做一只甲虫。
卡夫卡将写作视为生命。1913年1月2至3日,卡夫卡写给女友菲利斯的信中直率地表达了自己和创作的关系:他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维系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