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李贺为什么不能参加科举
因为小人散布谣言说李贺父亲的姓名犯嫌名,所以李贺不能参加科举。
公元807年,在李贺只有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声名远播,本来可以早日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突然遭遇父亲的去世,李贺不得不守丧三年。
一直到了公元810年,在韩愈的劝说之下李贺参加了乡试,并且准备在年底的时候去往京城参加考试,可是在准备考试的时候,有人因为嫉妒李贺的才华,所以散布谣言。
说李贺的父亲因为叫做晋肃,其中晋进犯了当时的嫌名,所以李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尽管韩愈极力为李贺辩解,但是最终没有成功,李贺最后无可奈只好离开了考场。
扩展资料:
公元810年,河南府试如期举行。李贺腹有诗书、胸有成竹,不出意料拿下河南省高考状元。就在他磨刀霍霍赶赴长安,准备参加这一年的殿试大考时,一封举报信从天而降。
原来,备受韩愈推崇,又顺利拿下河南状元的成绩太过耀眼,让不少人心生嫉妒,使出了打小报告的阴招。
理由很荒唐:你爹李晋肃,名字中带有一个晋字,与进士的进谐音。你若不避讳,万一中了进士,就是天大的不孝。
结果却很现实:李贺终此一生,断了科举之路。前不久才写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韩愈,早已将李贺视为自己发现的千里马。
听闻此事,愤怒不已,挥笔写下另一名篇:《讳辩》。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可惜大咖的声援,也未能挽救李贺的前程。
避名讳,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传统。20岁的李贺在本应豪情万丈的年纪,早早心如死灰。离开长安的驿路上,他沮丧地写下了《金铜仙人辞汉歌》。
一千多年来被无数文人骚客模仿引用,却无一能出其右,回想7岁生日那天,自己立下文成武就的两个志愿,李贺感慨万千。
科举从文之路,是走不通了,幸好还有从军这条路。蛰居老家昌谷的日子里,李贺一边焦思苦吟,一边静待时机。
等待的时间越久,人丑偏又才高的他,随之变得越来越孤僻。除了在山水中寻找灵感,只能在楚辞离骚一类的典籍中,与更加清高的古人、更加孤僻的鬼怪神交。
这一天,他读到南朝名妓苏小小被始乱终弃,最后凄凉一生病死钱塘江畔的故事,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传世名篇《苏小小墓》,就此诞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