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被判赔 但凉茶市场早已凉凉
多年以来,从商标之争、包装之争,再到后来的广告之争,王老吉和加多宝这“两罐凉茶”的纠纷一直持续。白云山8月16日晚间公告了三宗诉讼的结果,也让双方的“广告之争”告一段落。
这场历时5年的广告语之争, 最终以加多宝两句广告语被叫停,判赔广药方面100万元而告终。
•被叫停的两句广告语
白云山8月16日晚间发布的关于诉讼结果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广药集团及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 健康 公司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此前三起诉讼案件的终审判决。
根据公告,最高院判决加多宝立即停止发布包含“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广告词的广告以及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印有“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加多宝”广告词的产品包装;并赔偿广药集团、王老吉大 健康 公司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共计100万元。同时, 法院驳回了广药集团、王老吉其他诉讼请求。
根据白云山发布的公告显示,2013年,广药集团和王老吉大 健康 公司曾经将武汉加多宝、湖南丰彩好润佳商贸有限公司和潇湘晨报社一同告上法庭。
2015年9月,白云山在公告中发布了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长沙中院确认武汉加多宝发布的包含“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加多宝”、“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广告词的宣传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 虚假宣传 行为。
要求武汉加多宝及相关方,除停止发布有关内容,停止销售带有相关广告语的加多宝产品外,需再向广药集团、王老吉大 健康 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902.3万元。
在这起案件之外,广药方面还分别在广东省、重庆市提起了对加多宝的相关诉讼,上述两地法院分别判决广东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1081.32万元,加多宝中国赔偿王老吉大 健康 40万元。
此后,加多宝方面分别提起上诉,但二审均维持了原判。加多宝方面仍然不服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再审。
最终的审判结果就是上文中,8月16日晚白云山公告中的内容。
对于这一结果,加多宝方面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认为加多宝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与“改名”相关的广告语,并不构成虚假宣传行为,公司对这一结果表示完全支持。
•14亿商标案悬而未决
事实上,此案的宣判只是王老吉背后的广药集团与加多宝交锋的一个方面。
从2010年双方针对“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问题开始,到2012年双方互把对方诉至法庭,以及后续出现了多个围绕“王老吉”商标衍生出来的诉讼,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纠纷远没有落幕。
尤其是针对商标权一度高达14.4亿的判赔金额,更是关乎加多宝未来是否还能存续的关键。
而对于两家的恩怨情仇,要从一个商人说起。这个商人名叫 陈鸿道 ,是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
据传,清道光年间,钦差大臣林则徐微服入粤查烟,在切身体验过凉茶的神奇功效后,派人送来了 寓意为悬壶济世的大铜壶赠予王泽邦,上面刻有“王老吉”三个金字 ,“王老吉凉茶”名声大振。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王老吉凉茶被分成了两支,其中一支在内地被收归国有,另一支则远走香港。
据加多宝供应的材料显示,1990年,香港王老吉代表王健仪与鸿道集团陈鸿道杀青同盟和谈,并授权鸿道集团应用王老吉凉茶秘方与商标生成饮料。
在东南亚成功后,陈鸿道开始揣摩在内地卖凉茶了。但广药集团的前身羊城制药厂就已经注册了王老吉商标。1994年, 陈鸿道找到羊城药业要求许可应用王老吉商标。
当时不论是已经在东南亚做起来的饮料王老吉,还是内地主营药品的王老吉,均不是非常知名的品牌。尤其是对于当时的羊城药业来说,王老吉品牌是一个闲置资源,他们认为凉茶这一产品除了广东人以外,其他地域人很难认同并消费。而陈鸿道则认为凉茶没有走出广东则代表着更广阔的市场。
虽然想法不一样,但是双方还是乐于做成这笔交易。1997年,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与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2000年时再签合同,双方续约至2010年5月2日。
而这一合作有个前提——双方不得应用对方产品的任何包装和装潢。这也为后来的一系列争端埋下了伏笔。自此,药品属性的绿盒王老吉属广药集团,而饮料属性的红罐王老吉则属于鸿道集团下属企业加多宝。
对于这一部分 历史 ,广药和加多宝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而引发大战的则是两份颇具争议的补充协定。2001年和2003年,当时广药副董事长李益民与鸿道集团签订两份“补充协议”,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元,将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2004年,李益民被查,其中就有累计 三次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的300万港元贿赂 ,并于此后签订了上述补充协议。
事实上,据知情人士介绍,当初广药前身之所以同意将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使用,主要是因为其当时并没有看好“王老吉”凉茶这一保健产品的市场前景。有消息称,当年签约时王老吉商标的使用费仅60万元,每年上涨20%。虽然这一数据并没有得到广药方面的确认,但当时广药要回王老吉品牌时打出的旗号,则是保有国有资产不流失。
而在取得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这段时间,加多宝将一个地区饮料做大到了全国,一时间“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传遍神州大地。在汶川地震期间,加多宝向灾区捐钱高达一亿,并推出了让国人自豪的标语“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 网友铺天盖地的发帖声称“买光王老吉” ,让王老吉的销售额翻倍,于2008年冲破了100亿。
到了2011年,红罐王老吉更是卖出了180亿,品牌估值到了1080亿元。而从2000年到2011年间,鸿道集团支付给广药集团体的商标使用费仅仅增长了56万元。
2012年7月16日,北京市一中院最终裁定,加多宝禁用王老吉商标。加多宝随后将产品更名“加多宝凉茶”。
2014年,广药集团向广东省高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判令加多宝赔偿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侵犯王老吉商标权给王老吉带来的经济损失共计10亿元,此后又将赔偿增加至29亿元。根据一审判决, 加多宝方面共需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和合理维权费用共计14.4亿元。
今年7月,加多宝公告显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书认定,撤销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粤高法民三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本案发回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
与此次广告语的终审判决一样,高法将这一案件发回重审,给了加多宝一线希望。因为此时的加多宝已经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而是一个合作伙伴拆台、陷入裁员欠薪风波、传闻“资不抵债”、高管频频换人的企业。
•凉茶行业已凉凉
事实上,在与广药集团缠斗的这8年时间里,加多宝从一个被人抢走胜利果实的“受害者”,到连输21场官司仍旧能靠赞助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逆风翻盘的“营销高手”,再到如今的默默无闻。加多宝早已不是当年“中国每卖出10罐凉茶,7罐加多宝”那个王者,市场也早已不是8年前的市场了。
为了打赢这场官司,双方可谓不遗余力。专家、媒体、甚至公众都被或主动或被动的拉入这场争夺之中。而彼时这也是一场网络狂欢,网友热衷于讨论到底是广药卸磨杀驴,还是加多宝小心算计。
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此时,除了行业人士和媒体,似乎已经没有人在关心这一装潢的归属。
笔者走访市场发现,如今在火锅店,消费者已经不再关心拿来的红罐饮料到底是加多宝还是王老吉或者是可口可乐;而在超市里, 两家凉茶并列摆放也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随手一拿以外,选择他们俩中哪一种凉茶的决定因素是价格——看谁优惠多、价格低。但是, 超市里更多的消费者已经对凉茶这一饮料视而不见 ,转而去寻找更新鲜的产品。
凉茶销量已经达不到过去的几何增长,进入了平缓期。数据显示,2009-2012年之间凉茶品类保持了16%-18%的高速增长, 而2015年上半年凉茶市场的增速为零。
另一组数字显示,2016年凉茶行业市场占整个饮料行业市场份额的8.8%,位居饮料行业第四大品类,销售收入达561.2亿元,同比增长4.2%,而2015年这一数字为10%。
加多宝在近几年间遭遇了裁员欠薪危机。曾因要与加多宝重组,中弘股份在2018年8月披露过加多宝的财报情况: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加多宝的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14.8亿元、-5.83亿元。且到2017年,加多宝已经资不抵债。
但加多宝随后表示,这一数据与事实严重不符。但是,占其包装量90%的中粮包装在2018年二季度突然决定停止供罐,似乎也侧面体现了加多宝财务状况不佳。
而背靠广药集团的王老吉,日子似乎比加多宝稍好一些。根据白云山2018年财报显示,王老吉所在的大 健康 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一年增长10.66%。而毛利率虽然达到了43.43%,但仍比上一期减少了1.82个百分点。不过王老吉这两年也在改变经营策略,不仅签了周冬雨、张艺兴作为代言人, 旗下也推出了椰汁、刺梨等新口味饮料。 凉茶本身也在不断更改包装和口味。
有分析人士称,王老吉和加多宝两家纷争多年,不仅耗费了自身企业大量资源,也让凉茶行业没有能更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潜在竞争者和中小品牌均被两大巨头挤出市场之外,部分消费者对凉茶的好感也已透支殆尽。此外,仅存于两强的市场明显缺乏活力和创意,由于诉讼而固守的产品外观也已经与时代有所脱节。
市场需要的永远是新鲜感,消费者最缺乏的不是忠诚度而是耐心。当旷日持久的官司打了一出又一出,不仅是消费者,有时专业媒体都搞不清楚今天赢的到底是哪一场,那么诉讼的意义对于两家企业来说都无限趋近于0。也许未来还能挑动公众神经的,也只有悬在加多宝头上14.4亿赔额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落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