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讲谋士命运的是第几集?
第14集天生奇才郭嘉。
《易中天品三国》,央视CCTV-10历史演播类节目,《百家讲坛》系列之一。主讲人易中天,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大家解读。
首先聊一聊“贾诩”这个在三国早期谋士圈中重量级的人物。
这个被易中天贯以“乱武”(专门捣乱)头衔的人打一出场,就让那些聘用他的老板们又敬又怕。
一来是他本人智商太高,而他的老板(主要是曹操以前的张绣,段煨,李傕和郭汜)不是大老粗就是“虎狼之流”,基本上被这位谋士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然我相信贾诩本人也不是很愿意被这群“白痴”所领导,所以才有后来的两次降曹之中的是是非非。而为什么是两次,原因是第一次降曹时,曹操太得意了。
大家知道,有些人得意高兴时尾巴是要翘起来当旗杆的,而曹操恰恰就是这种人。而此时曹操的一些不义之举也让投降之后的张绣非常紧张,以为曹操要对自己下手,所以才倒戈一击。而贾诩就是帮助张绣策划这起叛变的人。
曹操被这次背叛打个措手不及,还在乱军之中被张绣杀死了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爱将典韦。而经过一次失败之后,曹操也变得成熟了起来。在第二次的张绣降曹之中,易中天先生作了下面陈述:
当时是曹操和袁绍这两大集团在逐鹿中原,因此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都要争取中间力量,争取第三种力量,因此他们也都在争取张绣。
这一回袁绍的人倒是来得早,袁绍派了一个使节来见张绣,说你赶快投到我们这边来吧,这个政治斗争你可别站错了队啊,站错队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袁大人如何如何。张绣还没有回话,贾诩马上站起来说道:“哼哼,麻烦使节大人回去告诉你们袁将军,就说我们主公说了,袁本初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还能容忍我们吗?”就把袁绍的这个使节打发回去了。
张绣一听,脸都吓白了,说:“先生啊,你这么一点面子不讲就把袁绍的人打发走了,我们怎么办呢?”贾诩说:“投靠曹操啊!”张绣说:“亏你想得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是上回按你的计策我们都反叛过一次曹操了,我们去投降曹操?合着曹操现在又这么弱,我们去投他干什么?”
贾诩说:“告诉你,这正是我们要投降曹操的原因。
第一,曹操现在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有优势,投靠曹操对我们来说有理。
第二,曹操现在势力比袁绍要弱,我们这么一点人马送到袁绍那里,那叫做年三十儿的凉菜——有我们过年,没我们他也过年;而曹操现在跟袁绍作对,他实力又不够,我们送上门去,那叫雪中送炭啊!这叫做有利。
第三,据我看来曹操这个人胸怀大志,他要成就的是王霸之业,像这样的人不会计较个人恩怨,他一定是把大局放在个人恩怨之上,他一定需要我们这样一个反叛过他的人去投靠他,这叫做有安全。将军你放心地去投降吧!”
张绣想来想去,反正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了,那就投降曹操吧!果然,一听说张绣来投降,曹操是极其热情地去迎接他,拉住张绣的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亲热得不能再亲热,只字不提宛城反叛之事,当下摆下酒宴,盛情款待,而且立即约为婚姻,我们做个儿女亲家吧!给予极高地信任和款待。
从此张绣成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贾诩成为曹操幕中一位谋臣,而且曹操终其一生给予张绣的奖赏从来就是超过其他人的。张绣最后是封到了两千户,而曹操其他的那些人再封侯不超过一千户,完全在贾诩的预料之中。
这么一大段下来,相信您也要佩服贾诩的神机妙算了吧。其实这就是建立在贾诩看透了曹操这个人的大前提之下的,所以我有时在想:做事的过程就是在与人性打交道的过程。洞悉人性,洞察人心,贾诩总是能把他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这一点我们还能从他投靠曹操之后的所做所为中得到验证:
贾诩非常清楚像他这样从敌人的阵营里投降过来,又谋略过人的人,对于曹操意味着什么,那既是利用对象,也一定同时是防范对象。
所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为人处事变得非常低调,轻易不出谋划策,也不结交朋友,经常是闭门谢客,安安静静待在自个儿家里面,不招惹是非,甚至他的儿子、女儿要跟人家结婚,他也不找高门大户。
结果贾诩的结局在三国时代的谋士中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直活到77岁,寿终正寝,平安无事。所以贾诩这个人,真是个聪明人。贾诩做的这件事儿,也真是个聪明事儿。
说到这我从心里往外佩服这位老兄,实在是太厉害了。其实以前所在公司里面也有从外面被公司高薪挖过来的能人,而能人本身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当然要对以前公司和眼下公司做一番评头论足。
而这一番高调言论背后,公司领导却对别的下属说了这样一番话,“不要对他所说所做的事件过多的关注,公司所做的就是让那家他之前呆过的公司丢失左右手,必定我们这边多一个能人,他以前那家公司就会少一个,而这位能人今天能为利益跳到我们这,难保将来不会为更多的利益从我们这跳走”。
当然最后结果可想而之,不过这样事不是在软件行业里了,但我相信这是有普遍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