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区域地理教学的思考: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随着四川省新课程的全面实行,结合对其他省区新课程高考的研究发现,地理学科实施新课程后命题同样注重对区域地理的考查。在命题中,通常也是系统地将理和区域地理结合在一起考查,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所以区域地理在新课程高考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不容忽视。
四川新课程地理高考包含五个模块,必修的三个模块和选修五、选修六在考查内容上,也会涉及区域地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向以前一样处理区域地理,所以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对新课程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有以下思考。
一、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查方式
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四川的选修模块以及其他新课程省区的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主要是区域经纬网、地形图、区域海陆轮廓图、景观图等,一般难度不大,但是往往要与等值线及其他地理知识相结合考查。
2.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如对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等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区域人文地理知识,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及变化的分析,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等区位因素及变化的分析。
3.考查区域国土整治,包括对已学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还包括该区域中各种地理事物的开发利用,如河流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等。考查考生利用以上知识,评价和分析其他区域类似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越来越重视时政热点区域和省区周围地区的考查,以这些区域为背景考查乡土地理和高中地理中学过的知识。
二、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有所变化。尽量多给予学生学法指导,课堂上让学生的活动多一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和落实知识。比如在空间定位上,可以先让学生明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其他相关位置如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的定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练习中要多一些归类训练、思维训练;在答题语言上,多进行规范性指导。
三、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
1.让学生明确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习区域地理关键要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哪里”——区域空间定位,首先要让学生头脑中有空间概念,着重落实在图上,可以制作 导学案 ,对教材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图设置填图训练,并在填图的过程中设置一两个思维训练。同时,在空间定位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多种空间定位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定位。将图落实,从读图、说图、记图、换图、填图和绘图等方面来建立空间概念。
(2)“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也就是事物的分布、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生为主导,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根据地理位置分析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运用整体性思想和联系的观点,教会学生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以非洲为例,大陆部分南纬34°到北纬37°,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使得该州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的控制,加上大陆东西两岸的洋流,使得非洲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由于大陆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所以气候类型也南北对称,在这样的气候对应一定的降水和气温,就形成了一定的植被和水文及土壤。同时,气候与地形之间也存在联系,一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就对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有很大影响。
(3)在教学中更注重自然地理特征的教学,在明确地理位置的情况下,自然地理特征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进行,在分区地理时,运用比较法学习各个区域的差异。首先根据“主题”的需要选定合适的比较要素。其次是选择比较的方法——“横比”或“纵比”。横向比较大多适用于比较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纵向比较多用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
2.系统运用地理知识,对区域地理特征描述做以下方面建模:
(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
(2)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在进行特征描述时如地形——海拔高低及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
(3)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旅游、商业,主要对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如分析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气温、降水、昼夜温差、光照、气象灾害等角度去思考。
(4)区域发展问题:主要从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虑。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区域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在教学方式、情境设置以及问题设置上变化大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四川新课程地理高考包含五个模块,必修的三个模块和选修五、选修六在考查内容上,也会涉及区域地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向以前一样处理区域地理,所以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对新课程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有以下思考。
一、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查方式
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四川的选修模块以及其他新课程省区的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主要是区域经纬网、地形图、区域海陆轮廓图、景观图等,一般难度不大,但是往往要与等值线及其他地理知识相结合考查。
2.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如对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等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区域人文地理知识,主要体现在对某一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及变化的分析,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等区位因素及变化的分析。
3.考查区域国土整治,包括对已学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还包括该区域中各种地理事物的开发利用,如河流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等。考查考生利用以上知识,评价和分析其他区域类似的地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越来越重视时政热点区域和省区周围地区的考查,以这些区域为背景考查乡土地理和高中地理中学过的知识。
二、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有所变化。尽量多给予学生学法指导,课堂上让学生的活动多一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和落实知识。比如在空间定位上,可以先让学生明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其他相关位置如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的定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练习中要多一些归类训练、思维训练;在答题语言上,多进行规范性指导。
三、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
1.让学生明确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习区域地理关键要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哪里”——区域空间定位,首先要让学生头脑中有空间概念,着重落实在图上,可以制作 导学案 ,对教材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图设置填图训练,并在填图的过程中设置一两个思维训练。同时,在空间定位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多种空间定位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定位。将图落实,从读图、说图、记图、换图、填图和绘图等方面来建立空间概念。
(2)“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也就是事物的分布、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生为主导,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根据地理位置分析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运用整体性思想和联系的观点,教会学生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以非洲为例,大陆部分南纬34°到北纬37°,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使得该州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的控制,加上大陆东西两岸的洋流,使得非洲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由于大陆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所以气候类型也南北对称,在这样的气候对应一定的降水和气温,就形成了一定的植被和水文及土壤。同时,气候与地形之间也存在联系,一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就对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有很大影响。
(3)在教学中更注重自然地理特征的教学,在明确地理位置的情况下,自然地理特征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进行,在分区地理时,运用比较法学习各个区域的差异。首先根据“主题”的需要选定合适的比较要素。其次是选择比较的方法——“横比”或“纵比”。横向比较大多适用于比较区域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纵向比较多用于同一地理区域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
2.系统运用地理知识,对区域地理特征描述做以下方面建模:
(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政治位置等。
(2)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在进行特征描述时如地形——海拔高低及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
(3)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旅游、商业,主要对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如分析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气温、降水、昼夜温差、光照、气象灾害等角度去思考。
(4)区域发展问题:主要从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虑。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区域地理教学更多的是在教学方式、情境设置以及问题设置上变化大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