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的意思
牢(拼音:lá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牛或羊等牲畜在栏圈之内。本义指关牲畜的栏圈。因为“牢”是关各种牲畜的地方,所以古代供祭祀的猪、牛、羊也称“牢”,还比喻关押犯人的监狱。牢用来关养牲畜,为防止其逃跑,要修得牢固,因此又引申出牢固义。
根牢蒂固,汉语成语,拼音是gēn láo dì gù,意思是指根基牢固。出自《醒世姻缘传》。
牛骥共牢,汉语成语,拼音是niú jì gòn gláo,意思是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出自《晋书·张载传》。
牢不可拔,汉语成语,拼音是láo bù kě bá,意思是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出自《原祭》。
指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会意字。甲骨文的“牢”字,外部为牲畜圈周围的护栏的形状,中间的“牛”为牲畜的代表,因此“牢”的本义是养牲畜的栏圈。在甲骨文中,栏圈内的动物除牛之外,还有羊、马等其他牲畜,但表意都相同。后来栏圈内的动物统一作“牛”。到了秦代,栏圈的外面多出了一道栅栏门,《说文解字》小篆因秦简写法而误增一笔,所以许慎以为“牢”字从冬省,非是。发展到汉代隶书阶段,这道门又消失了,栏圈成为了宝盖头“宀”,牛角变为一撇一横,为楷书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