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的习俗怎么写
春节习俗写法如下:
一、审题,明确作文要求。
本次作文有两个重点词,第一是“春节习俗”,当然“春节”这个节日不是一天,而是从“腊八”到“正月十六或十九”,这是时间限制,而且里面暗含着地点的限制,如果你在老家过年,也可以写你老家的春节习俗。
一定是自己亲身感受、经历过的,不能写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所以要写出我们家乡春节独特真实的习俗。
第二个要点是“有趣”,所以一定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手法,比如打比方、举例子、做比较、排比等,生动形象的去描述。如《北京的春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一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腊八粥里放了很多种类的豆类、干果。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一个“彩排”让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春节浓浓的气息。“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像是办喜事”表现了元宵节的喜庆和隆重、红火和美丽。
再如《除夕》的结尾“于是,除夕霹雾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这样,语言才生动有趣,读起来让人不厌。
二、恰当安排,把习俗写丰富,做到详略得当。
写以前,建议大家要先认真阅读课文《北京的春节》,弄清楚老舍是怎样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把北京的春节习俗写清楚的。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开始写起,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等。
然后详细叙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断,吃团圆饭、守岁:大年初一,男人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又简单介绍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这样写来,令我们对北京的春节习俗就了解得很清楚了。如果只写某一天的放鞭炮、包饺子,就显得很单一。当然写的内容多了,就要特别注意详略得当,不能每个方面都一句话概括,那样太简单,也不能每个方面都啰哩啰唆地写得很具体,要抓重点,写生动。
三、佳作欣赏:剪窗花。
俗话说:这“花有重开日。”但我这朵花是四季都不会凋谢的,它就是窗花。每当过年的时候,我就会剪出它,窗户上就会贴上它。
我为什么会喜欢剪窗花呢?记得二年级有一节课是美术课老师说:"窗花是过年的标志,每当贴上它时,过年的喜庆气氛就会出来了。”按照老师的指点,我随便剪了几下摊开,就出现了有许多奇怪又有趣的图案,于是我就迷上了剪窗花。
今年又要过年了,我早早就做起了准备。腊月二十三的早上,妈妈就是小年到了,我就急忙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在上面画上正方形、三角形、小花、小鸟,然后就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开。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