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孩子讲的睡前温馨童话故事大全
【篇一】给小孩子讲的睡前温馨童话故事:老虎和小松鼠的友谊
在森林里,老虎是森林,只要它一出现,包括狼、狐狸、豹在内的所有动物都会吓得发抖。它大吼一声啊,就会山摇地动,树叶都会被震得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有一天,天气晴朗。老虎在树下闭着眼睛休息。忽然,掉下来一个松果,老虎的头被咂了一个大包。它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松鼠在搬运松果。
小松鼠害怕极了:“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惹怒老虎大王的人可没有好下场。”
它结结巴巴地对老虎说:“尊敬的大王……实在……是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老虎看见松鼠很害怕的样子,竟破天荒地没有为难它,放它走了。
过了几天,老虎在捕食时一不小心掉进了山沟,被树藤缠住了。它用力挣扎,可是越挣扎就缠得越紧。
老虎绝望了,它放下大王的架子,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老虎声音很大,一直传到了在森林里正在玩耍的小松鼠的耳朵里。
小松鼠飞快地跑到老虎身边,对老虎说:“尊敬的大王,您不要着急,我马上把树藤咬开救您出去。”
小松鼠说完,便使出吃奶的力气“咯吱咯吱”地咬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树藤终于被咬开了,老虎平安地走了出来。可是小松鼠累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老虎想不到,平时它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小松鼠却在危急时刻救了它的命。它那颗不易感动的心此时被一种叫做温暖的东西包围着,它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了。
从那以后,老虎和森林里的动物们一直和睦相处,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篇二】给小孩子讲的睡前温馨童话故事:青蛙爬铁塔
一群青蛙想看看塔顶的风景,于是在某一天相约去爬那个在它们眼里高耸入云的塔。刚开始,一大群青蛙一起往上爬,气势浩大。
不一会儿,太阳晒得一些青蛙难受,口渴得要命,它们坚持不下了,抱怨说:谁出的好主意呀,干吗非要爬上去那么受罪呢。它们退了下去,然后在塔下对着越爬越高的青蛙们喊:塔太高,再爬上去摔下来会摔死的。于是,又有一批青蛙退缩了。天快黑了,大部分青蛙已经退了下去,它们在下面喊:太高了,太危险了,快下来吧。不看塔顶的风景,我们不也照样过来了吗?现在天黑了,就算上去了,也看不到什么。
这时,塔上就只剩下一只小青蛙在坚持不懈地往上爬。那只青蛙个子很小,爬得也不快,只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一点一点地向上爬,不管下面的青蛙怎么叫,怎么喊,它都像没听见一样。终于,它爬到了塔顶,站在上面美美地欣赏了一翻风景,然后满足地爬了下来。最终,那只青蛙造就了一个奇迹,成为了众多青蛙的偶像。在塔下的青蛙非常惊讶,好奇地过去问它塔顶的风景怎么样,它都不予理睬,自顾自地往前走。
终于有一只蛙忍不住了,拍了拍那只青蛙,生气地问它:就算你爬到了塔顶,也没必要这样神气,理都不理我们!这时,那只青蛙才吃惊地把目光拉到伙伴身上,但还是没其他反应。
原来,那只青蛙天生就是聋的,在爬塔的时候,它根本就没听到伙伴们在下面的叫喊声,所以,它能够顺利地爬到塔顶,看到其他青蛙不能够看到的风景。
【篇三】给小孩子讲的睡前温馨童话故事:鸵鸟王子
在鸵鸟的王宫里,有一张豪华的床,床上铺着金丝绒毯子,那上面有一个蛋。鸵鸟王后在孵这个蛋。
鸵鸟国王高兴地说:“伟大的鸵鸟王子就要诞生啦,我要为儿子作好一切准备。”于是,他叫来了建筑大臣。“王子是很高贵的,怎么能自己啄破蛋壳呢?所以,必须在蛋壳上先开好一扇门……”鸵鸟国王说。
“是的是的。”建筑大臣连连点头。
建筑大臣叫来一个施工队,先用钻头在蛋上钻出一个方形的洞,再用黄金做一扇豪华的门,钉到蛋壳上。门上装的把手,是镶满宝石的水晶。他们还在门口铺上了地毯,这条地毯一直铺到餐桌旁,这是为了王子从蛋壳门里出来后,可以沿着地毯走到餐桌去用餐。
当然,在地毯两旁,已经站好了欢迎的队伍。
与此同时,有一户贫穷的鸵鸟人家,他们破烂的草窝里,放着七个蛋——他们的七个孩子也快要出世了。上午十点钟,只听“咔啦啦”一声响,有一个蛋先破了。里面的小鸵鸟用头一顶;把蛋壳顶破了一个洞,钻了出来。接着,有的用大脚一踹,把蛋壳踹破了一个洞,钻了出来。有的用嘴啄,有的用* 股撞,一个一个都出来了。
七只小鸵鸟都那么强壮、健康和勇敢,排着队豪迈地在街上走。“一二,一二!”他们的脚步又整齐又有力。七只小鸵鸟一直走到了王宫门口,正好看见鸵鸟王子出世。
“是时候了,开门。”国王下了命令。立刻有两个士兵上前将两扇纯金的蛋壳门拉开。
“骨碌碌”从蛋壳里滚出了一团东西,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鸵鸟王子。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原来鸵鸟王子的腿是瘸的,脖子是歪的。
鸵鸟王子说:“我的腿是被榔头敲瘸的,脖子是被电钻碰歪的。”他用气愤的目光看着父王,并没有沿着地毯去用餐,而是匆忙地向门外跑去。鸵鸟王子跑到七只小鸵鸟的队伍里,跟在最后面。现在是八只小鸵鸟了,他们排着队,继续往前走。“一二、一二!”
鸵鸟国王和所有的大臣都惊呆了,呆杲地看着鸵鸟王子远去的背影,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七只小鸵鸟的父亲对鸵鸟国王说:“放心吧,跟着我那七个孩子,鸵鸟王子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