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是戴望舒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时写的?
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它包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
1942年早春,年轻女作家萧红在身心俱疲俱痛中逝去,走完了她短暂而漂泊凄苦的一生,作为萧红的友人同样四处漂泊、屡遭挫折、几陷困境的戴望舒直到近三年后的1944年初冬才终于来到了香港浅水湾萧红墓畔,凭吊祭拜。
耳畔,海浪阵阵,冷风嗖嗖;眼前,红山茶盛开,好友阴阳相隔,低矮的坟茔,简陋的墓牌,诗人触景生情,哀痛难抑,于是采了一束红山茶轻轻放置墓畔告慰亡灵,一首四行短诗脱口而出: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四行简短平实平淡的文字背后隐藏着绵长真挚的情感和沉重的凄切哀痛,表面的波澜不惊之下是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
诗人不避路途遥远,不惮耗时之长,孤身一人来到友人墓畔凭吊祭拜,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寂寞困顿处境:“长夜漫漫”中“等待”的自己一直在向往光明,等待黎明,期盼与友人互诉衷肠。
可“你”却不再等待,去了另一个世界,“卧听着海涛闲话”,以如此决绝的方式彻底摆脱“黑暗”的纠缠。
漂泊了一生,终于有了安息之地,在面海的浅水弯,不再受惊扰,不再挣扎流浪漂泊,依偎在“你”喜欢的大海身旁,睡在这浅水弯的一隅,面朝大海,看绿荫花影,听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