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的道理
对牛弹琴的道理如下: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公明仪又用古琴模仿蚊子“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那头老牛便立刻停止吃草,抬起头,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注意地听着。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人们对他说:”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
对牛弹琴的道理: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
成语对牛弹琴出自《理惑论》,意思是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常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的故事:
古时候,有位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琴非常好听。有一天,他带着琴到来到郊外,看见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他摆好琴,开始对着黄牛弹奏了起来。曲子虽然优美,黄牛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只管低头吃草。
公明仪以为黄牛不喜欢听这首,他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最后,黄牛慢悠悠的走了。公明仪非常失望,人们安慰他说:不是你弹的不好,而是牛根本听不懂。这就是对牛弹琴的故事。
对牛弹琴的例子:
1、对老外介绍唐诗,可能会对牛弹琴,但也可能喜遇知音。
2、对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道理,彷佛在对牛弹琴。
3、你给他讲那些高科技理论简直是对牛弹琴!
4、对目不识丁的文盲,谈文艺创作,无异于对牛弹琴。
5、今天无论是不是对牛弹琴,请大家全力演出就好。
6、对这些人讲道理,无异对牛弹琴,得另想办法才行。
7、跟这种人讲道理,就好像对牛弹琴,别再浪费口舌了。
8、去对那群孩子说相对论,有如对牛弹琴,徒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