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我国流行的说唱音乐形式有
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形式有:陶真、鼓子词、诸宫调、唱赚、货郎儿等。
陶真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它是流行于农村的一种说唱艺术。其歌词通俗易懂,多是七言句式,音乐是上下两句反复吟唱,伴奏乐器主要用琵琶和鼓。
鼓子词流行于宋代,由散文的讲说和曲调轮流相间反复说唱的体裁,以唱为主,因起原始形式以鼓作伴奏乐器,后加上丝竹乐伴奏,其音乐简单,仅用一首曲调反复吟唱。
诸宫调,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以说唱为主,用琵琶等乐器伴奏。
唱赚,最早用同一宫调中的若干支曲子组成一个套数来歌唱,其早期形式为缠令、缠达,为歌舞相兼之曲。逐渐发展,吸取多种民间音乐,形成唱赚。
货郎儿,宋、元以来,来往于城乡贩卖日用杂物和儿童玩具的挑担小贩沿途敲锣摇鼓,唱着物品的名称以招徕顾客,其所唱的腔调不断被加工定型。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的说唱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周代即已萌芽,可追溯到《荀子·成相篇》,汉代乐府诗中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叙事诗,南北朝的《木兰词》,也可以说是一种早期的说唱形式。
曾出土的汉代“说书俑”,生动地表现了汉代说书的形象。而说唱音乐的正式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我国的隋唐时期,以寺院里的“变文”为标志。到宋、元时期,说唱音乐进一步发展,达到到成熟的阶段。明、清时期说唱音乐发展到鼎盛阶段。
宋、元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发达,城市兴起,人口的集聚,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为市民音乐生活提供了基础,也为说唱音乐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宋元时期城镇里的瓦子勾栏为说唱艺人提供了专门的、固定的演出场所。“书会”的盛行以及文人参与唱本编写等,使说唱音乐达到了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