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属于哪个市
霞浦县属于福建省宁德市。
霞浦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晋太康三年(282年)建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撤并于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县,改名长溪,不久迁治连江,改称连江县。长安二年(702年),与连江分治,复置长溪县。
唐开成年间分设感德场(后升为宁德县),宋淳祐五年(1245年)分置福安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为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年)复为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福宁府,以原福宁州地置霞浦附郭县。乾隆四年(1739年),分置福鼎县。至清末,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民国2年(1913年)废府留县,民国24年,以第四区分设柘洋特种区(后改为柘荣县)。
民俗文化:
杨家溪沿岸居聚着许多畲族村民,畲民的生活与风俗在这里尤为浓厚。位于中游的观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阳、泰顺、苍南等地畲族青年盘诗对歌的主要聚会场所。
畲族每年有2个专门“对歌节”节目,分别在正月十五和封龙节(每年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每逢佳节,周边地区的畲族姑娘和小伙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艳丽的畲民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或盘诗、或对歌,并以歌定情,挑选各自的意中人。
而半岭观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畲族现存古建筑。该亭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600多年。大门横匾“观音亭”和对联,为已故霞籍书法家游寿所书,对联是“半岭亭迎闽浙客,普陀佛佑福宁人。”殿中央安放一个八角亭,亭内立一观音像,高1.2米。
前竖一碑为“奉宪勒碑”,正文记述此乃福宁府通津之道,境界异常,梵宇洁净。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及迦蓝、达摩祖师等。亭外东南依山绕亭垒砌一座寨堡,全长148米、高5.4米,沿城垛至南端有一方形敌楼,东端沿通津石阶路中建一仿宋代悬臂式条石干砌圆形城门。
门内高2米,门楣石刻楷书“观音亭寨”,清时福宁府曾屡派士卒在此驻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霞浦县
霞浦县属于福建省宁德市。
霞浦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晋太康三年(282年)建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撤并于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县,改名长溪,不久迁治连江,改称连江县。长安二年(702年),与连江分治,复置长溪县。
唐开成年间分设感德场(后升为宁德县),宋淳祐五年(1245年)分置福安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为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年)复为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福宁府,以原福宁州地置霞浦附郭县。乾隆四年(1739年),分置福鼎县。至清末,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民国2年(1913年)废府留县,民国24年,以第四区分设柘洋特种区(后改为柘荣县)。
民俗文化:
杨家溪沿岸居聚着许多畲族村民,畲民的生活与风俗在这里尤为浓厚。位于中游的观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阳、泰顺、苍南等地畲族青年盘诗对歌的主要聚会场所。
畲族每年有2个专门“对歌节”节目,分别在正月十五和封龙节(每年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每逢佳节,周边地区的畲族姑娘和小伙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艳丽的畲民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或盘诗、或对歌,并以歌定情,挑选各自的意中人。
而半岭观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畲族现存古建筑。该亭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600多年。大门横匾“观音亭”和对联,为已故霞籍书法家游寿所书,对联是“半岭亭迎闽浙客,普陀佛佑福宁人。”殿中央安放一个八角亭,亭内立一观音像,高1.2米。
前竖一碑为“奉宪勒碑”,正文记述此乃福宁府通津之道,境界异常,梵宇洁净。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及迦蓝、达摩祖师等。亭外东南依山绕亭垒砌一座寨堡,全长148米、高5.4米,沿城垛至南端有一方形敌楼,东端沿通津石阶路中建一仿宋代悬臂式条石干砌圆形城门。
门内高2米,门楣石刻楷书“观音亭寨”,清时福宁府曾屡派士卒在此驻防。
霞浦县属于福建省宁德市。
霞浦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晋太康三年(282年)建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撤并于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县,改名长溪,不久迁治连江,改称连江县。长安二年(702年),与连江分治,复置长溪县。
唐开成年间分设感德场(后升为宁德县),宋淳祐五年(1245年)分置福安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为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年)复为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福宁府,以原福宁州地置霞浦附郭县。乾隆四年(1739年),分置福鼎县。至清末,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民国2年(1913年)废府留县,民国24年,以第四区分设柘洋特种区(后改为柘荣县)。
民俗文化:
杨家溪沿岸居聚着许多畲族村民,畲民的生活与风俗在这里尤为浓厚。位于中游的观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阳、泰顺、苍南等地畲族青年盘诗对歌的主要聚会场所。
畲族每年有2个专门“对歌节”节目,分别在正月十五和封龙节(每年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每逢佳节,周边地区的畲族姑娘和小伙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艳丽的畲民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或盘诗、或对歌,并以歌定情,挑选各自的意中人。
而半岭观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畲族现存古建筑。该亭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600多年。大门横匾“观音亭”和对联,为已故霞籍书法家游寿所书,对联是“半岭亭迎闽浙客,普陀佛佑福宁人。”殿中央安放一个八角亭,亭内立一观音像,高1.2米。
前竖一碑为“奉宪勒碑”,正文记述此乃福宁府通津之道,境界异常,梵宇洁净。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及迦蓝、达摩祖师等。亭外东南依山绕亭垒砌一座寨堡,全长148米、高5.4米,沿城垛至南端有一方形敌楼,东端沿通津石阶路中建一仿宋代悬臂式条石干砌圆形城门。
门内高2米,门楣石刻楷书“观音亭寨”,清时福宁府曾屡派士卒在此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