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与创新论文
展开全部
IE+IT: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的企业增效管理创新模式
齐二石,陈君彦 工程机械 2009年11月
摘 要:工业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制造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迈向“中国创造”、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实现工业工程与信息化(IE+IT)的集成创新,对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从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电子化、流程电子化、决策支持等层面,阐述工业工程在信息化中的微观基础作用,提出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增效管理创新模式,造企业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精益设计就是其典型应用之一
我国制造业在较低的劳动成本、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等几大因素的推动下,已成为全球同行业增长最快的区域,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正在朝“中国创造”迈进。然而,我国的制造业管理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在资源利用率低、质量效益不高、信息化水平低等多方面。因此,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现有企业以信息化为主的技术改造,是我国产业界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落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所在。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作为一门具有较好适应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方法论和工程技术的综合体,对提高企业整体的系统素质、综合创新能力乃至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展了IE活动,为后来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实质就是“IE+IT”。
可见,工业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是制造业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迈向“中国创造”,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企业在信息化项目中如何运用工业工程技术,形成工业工程与信息化的集成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我国现阶段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分析事实上,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基本技术支持体系。目前较为权威的定义是美国工业工程学会于 1995年制定的:“工业工程是对有关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运用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可能获得的效果给与分析、预测和评价。”同时,工业工程被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列为八大类工程学科之一,涉及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源、成本、计划、质量及库存等。
结合中国国情,近年来工业工程在不断实践及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理念
(Chinese Industrial Engineering,CIE),中国工业工程
(CIE)是应用分析、设计、控制和评价等工程技术手
段来解决多种产业部门的效率、质量及成本等管理
问题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即CIE是用工程方法解决
管理竞争力问题。中国工业工程基本功能与内容包
括6个方面,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如近期我们对天津市136
家实施信息化的企业调查显示(如图 2),工业工程
应用实施的比例还较低,仍有33%的企业不了解工
业工程,初步实施的企业占 46%,全面实施的只有
11%。企业全面实施了标准作业的只有32.1%,而企
业在生产效率、成本、质量方面有改善需求但无从下
手的占到了33.6%,可见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中亟
需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其中,如图3所示,企业最
需要工业工程解决的问题前几位依次是:生产计划调度方法、制造系统精益管理、生产现场改善和物流
系统优化。
2 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微观基础作
用分析
企业信息化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企业生
产管理各环节资源进行开发,是实现提高企业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3
个层面的内容:
(1)数据的电子化。即把库存信息、销售凭证、费
用凭证、采购凭证等,都以一定的数据库格式录入到
计算机中,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可以随时查阅。
(2)流程的电子化。把企业已经规范的流程用软
件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
规范高效,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行为,提升客
户满意度。
(3)决策支持。通过对电子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
学加工处理,数据挖掘,得出有效信息,为管理和决
策提供支持。
信息化的实施使得企业对信息在采集、处理、存
储及应用等方面的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可改变企业
管理的方式及效率。对天津市136家实施信息化的
企业调查显示(见图 4),有 76.9%的企业认为信息
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他超过 60%的企业认为信息
化的积极影响方面依次为: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改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改
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改善进销存管理,以及支持管理服务与创新。但同时,有超过20%的企业认为过
去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实施的信
心不足。另有16%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服务商针对本
企业专门需求提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不足。通过以上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不力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基础累积水平不能适应
实施信息化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工业化所必需的基
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对基础工业工程研究应用的
忽视,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和工作程序的不规范,基础
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够,这样的运行环境难以
给信息化实施提供适合和有效的支持。并且中国企
业实施的信息系统更多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
系统水平开发的,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
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
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不容忽视。
我们可以从信息化三个层面角度
分析工业工程技术对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数据电子化是信息化实施准备的关键阶段,其中重要工作就是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这些基
础数据将为 CAD、CAE、CAPP、CAM、PDM、ERP 等
信息系统提供运行支持。任何不准确的基础数据,
对系统来说都将产生深刻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
而工业工程技术则为这些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提
供了保障。
流程的电子化是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复杂的阶
段,涉及到整个企业的人员、岗位和组织。因为信息
化过程中必然要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首先是与信
息流相关的岗位的职责变动,其后进一步涉及人
员、技术及资源与之的匹配性变动。这些变动的大
小将影响企业组织的进一步变革。因此,在信息化
项目实施前中期,企业应根据自身战略,运用工业
工程理念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善(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BPI) 或 再 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主要包括:对组织架构的改善
或重新设计;对新工作岗位的工作分析;对相应的设
施以及物流系统进行优化或规划设计;对相关人员
的工作绩效与考核标准的重新审定,等等。如果条
件允许,还应对人员在岗位及环境变化前后的状况
进行人因工程方面的预测评估研究,从而达到
“人—机器—环境”三者更好的匹配,使企业员工能
够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企
业的效率和安全水平。(注: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
的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
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劳
动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人和机器及环
境的相互作用,着眼于提高人的工作绩效,防止人的
失误,以实现统一考虑人—机器—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
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应用领域
十分广阔。)
决策分析是信息化项目通过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提供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所蕴含
的决策分析和控制管理原理及原则同样是工业工程
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例如:①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
统中,需依照绩效考核规则对人员工时工效进行统
计考评;②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ning,ERP)中,需要根据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 确定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
quirements Planning,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
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③ 客户关系
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中,需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运用数据管理与数据
分析工具来进行销售过程定制、销售预测等。而对市
场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进行能力平
衡和优化排序,是工业工程技术的经典内容之一。
同时,在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企业在前
期需要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尤其要进行工
程经济分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从而更好地对项目
投资、软件选型、实施方选择进行决策;企业在实施
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及质量进行测评,
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进行现场管理控制。而要对这
一过程实现科学管理和监控,工业工程提供了最佳
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技术体系。
3 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的企业增效管理
创新模式:IE+IT
创新性是工业工程的核心思想,是精髓和职业
精神。工业工程从一诞生就强调科学化的创新与不
断改进,它是解决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的方法。加
里·哈默在《管理大未来》(2008)一书中提及科学管
理精神的复兴就是创新,并重提“工业工程之父”泰
勒的创新思想。管理的长远未来在于不断创新,只
有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21 世纪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创新
将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之前的分析可知,结
合工业工程技术,信息化过程必将是伴随管理累积
与管理创新的过程。而创新的路径将来自于信息化
与工业工程结合的过程中的信息化引导创新与工业
工程技术的改善创新。
管理具有不可复制性,邯钢模式、海尔模式都具
有很深的企业文化烙印与企业个性化内容,其他企
业只可能间接借鉴,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管理创新模
式不能照搬国外,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以及时代发展
需求,在引进国外管理模式、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
必要的本土化改造,消化、吸收和创新,建立适合中
国企业发展与竞争需要的中国管理创新模式与理论
技术体系。通过长期的研究并结合国情实际,我们认
为应该考虑将信息化与工业工程集成,走一条适合
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创新之路。这种模式将以工程技术为基础来
规划设计企业的资源,以规划、设计、计划及控制为
手段,通过具有工业工程技能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以工业工程为技术支持的持续改善的管理思
想,借助信息化与信息系统的辅助引导,实现创新管
理,使得企业进入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运作状态,
最终实现企业目标。这种模式,在初期建设中,强调企业面向全生命
周期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在运行时,注重具有工业工
程技能的人员从企业改善入手,不断提升管理基础
累积,从而最终顺利实施信息化,并借助信息系统实
现引导创新;而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工业工程技术的
运用将体现改善创新。
4 “IE+IT”管理创新模式在现阶段我国制
造企业的应用
中国企业应在企业管理中全面推行工业工程
与信息化集成的管理创新模式,必须遵循“总体规
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和效益驱动”等四方面的实
施策略,才能达到管理创新,实现整体竞争力提升
的效果。据此模式,我们提出了面向制造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精益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以往工业工程管理改善应
用大多只是局部应用单项技术的局限,从企业产品
开发设计初期,即引入工业工程中的精益思想,把
企业作为整体系统来进行管理规划,前端考虑顾客
及市场需求,结合时代科技发展,涉及产品创意、概
念设计、产品原型设定、投资决策、产品设计、工厂
设计、设施设计、组织流程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等流
程,后端一直到产品销售给顾客,贯穿从开发、制造
到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企业的整体化设计及改造的
管理模式。这种设计方法按照信息化与工业工程集
成的理念,给出“系统分析—应用规划—系统设
计—企业实施与改造”的全过程技术,为我国制造
企业运用“IE+IT”增效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
齐二石,陈君彦 工程机械 2009年11月
摘 要:工业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制造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迈向“中国创造”、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实现工业工程与信息化(IE+IT)的集成创新,对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从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电子化、流程电子化、决策支持等层面,阐述工业工程在信息化中的微观基础作用,提出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增效管理创新模式,造企业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精益设计就是其典型应用之一
我国制造业在较低的劳动成本、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等几大因素的推动下,已成为全球同行业增长最快的区域,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正在朝“中国创造”迈进。然而,我国的制造业管理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在资源利用率低、质量效益不高、信息化水平低等多方面。因此,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现有企业以信息化为主的技术改造,是我国产业界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落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所在。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作为一门具有较好适应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方法论和工程技术的综合体,对提高企业整体的系统素质、综合创新能力乃至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展了IE活动,为后来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实质就是“IE+IT”。
可见,工业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是制造业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迈向“中国创造”,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企业在信息化项目中如何运用工业工程技术,形成工业工程与信息化的集成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我国现阶段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分析事实上,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基本技术支持体系。目前较为权威的定义是美国工业工程学会于 1995年制定的:“工业工程是对有关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运用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可能获得的效果给与分析、预测和评价。”同时,工业工程被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列为八大类工程学科之一,涉及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源、成本、计划、质量及库存等。
结合中国国情,近年来工业工程在不断实践及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理念
(Chinese Industrial Engineering,CIE),中国工业工程
(CIE)是应用分析、设计、控制和评价等工程技术手
段来解决多种产业部门的效率、质量及成本等管理
问题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即CIE是用工程方法解决
管理竞争力问题。中国工业工程基本功能与内容包
括6个方面,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如近期我们对天津市136
家实施信息化的企业调查显示(如图 2),工业工程
应用实施的比例还较低,仍有33%的企业不了解工
业工程,初步实施的企业占 46%,全面实施的只有
11%。企业全面实施了标准作业的只有32.1%,而企
业在生产效率、成本、质量方面有改善需求但无从下
手的占到了33.6%,可见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中亟
需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其中,如图3所示,企业最
需要工业工程解决的问题前几位依次是:生产计划调度方法、制造系统精益管理、生产现场改善和物流
系统优化。
2 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微观基础作
用分析
企业信息化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企业生
产管理各环节资源进行开发,是实现提高企业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3
个层面的内容:
(1)数据的电子化。即把库存信息、销售凭证、费
用凭证、采购凭证等,都以一定的数据库格式录入到
计算机中,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可以随时查阅。
(2)流程的电子化。把企业已经规范的流程用软
件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
规范高效,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行为,提升客
户满意度。
(3)决策支持。通过对电子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
学加工处理,数据挖掘,得出有效信息,为管理和决
策提供支持。
信息化的实施使得企业对信息在采集、处理、存
储及应用等方面的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可改变企业
管理的方式及效率。对天津市136家实施信息化的
企业调查显示(见图 4),有 76.9%的企业认为信息
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他超过 60%的企业认为信息
化的积极影响方面依次为: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改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改
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改善进销存管理,以及支持管理服务与创新。但同时,有超过20%的企业认为过
去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实施的信
心不足。另有16%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服务商针对本
企业专门需求提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不足。通过以上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不力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基础累积水平不能适应
实施信息化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工业化所必需的基
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对基础工业工程研究应用的
忽视,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和工作程序的不规范,基础
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够,这样的运行环境难以
给信息化实施提供适合和有效的支持。并且中国企
业实施的信息系统更多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
系统水平开发的,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
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
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不容忽视。
我们可以从信息化三个层面角度
分析工业工程技术对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数据电子化是信息化实施准备的关键阶段,其中重要工作就是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这些基
础数据将为 CAD、CAE、CAPP、CAM、PDM、ERP 等
信息系统提供运行支持。任何不准确的基础数据,
对系统来说都将产生深刻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
而工业工程技术则为这些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提
供了保障。
流程的电子化是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复杂的阶
段,涉及到整个企业的人员、岗位和组织。因为信息
化过程中必然要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首先是与信
息流相关的岗位的职责变动,其后进一步涉及人
员、技术及资源与之的匹配性变动。这些变动的大
小将影响企业组织的进一步变革。因此,在信息化
项目实施前中期,企业应根据自身战略,运用工业
工程理念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善(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BPI) 或 再 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主要包括:对组织架构的改善
或重新设计;对新工作岗位的工作分析;对相应的设
施以及物流系统进行优化或规划设计;对相关人员
的工作绩效与考核标准的重新审定,等等。如果条
件允许,还应对人员在岗位及环境变化前后的状况
进行人因工程方面的预测评估研究,从而达到
“人—机器—环境”三者更好的匹配,使企业员工能
够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企
业的效率和安全水平。(注: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
的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
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劳
动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人和机器及环
境的相互作用,着眼于提高人的工作绩效,防止人的
失误,以实现统一考虑人—机器—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
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应用领域
十分广阔。)
决策分析是信息化项目通过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提供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所蕴含
的决策分析和控制管理原理及原则同样是工业工程
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例如:①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
统中,需依照绩效考核规则对人员工时工效进行统
计考评;②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ning,ERP)中,需要根据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 确定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
quirements Planning,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
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③ 客户关系
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中,需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运用数据管理与数据
分析工具来进行销售过程定制、销售预测等。而对市
场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进行能力平
衡和优化排序,是工业工程技术的经典内容之一。
同时,在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企业在前
期需要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尤其要进行工
程经济分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从而更好地对项目
投资、软件选型、实施方选择进行决策;企业在实施
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及质量进行测评,
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进行现场管理控制。而要对这
一过程实现科学管理和监控,工业工程提供了最佳
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技术体系。
3 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的企业增效管理
创新模式:IE+IT
创新性是工业工程的核心思想,是精髓和职业
精神。工业工程从一诞生就强调科学化的创新与不
断改进,它是解决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的方法。加
里·哈默在《管理大未来》(2008)一书中提及科学管
理精神的复兴就是创新,并重提“工业工程之父”泰
勒的创新思想。管理的长远未来在于不断创新,只
有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21 世纪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创新
将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之前的分析可知,结
合工业工程技术,信息化过程必将是伴随管理累积
与管理创新的过程。而创新的路径将来自于信息化
与工业工程结合的过程中的信息化引导创新与工业
工程技术的改善创新。
管理具有不可复制性,邯钢模式、海尔模式都具
有很深的企业文化烙印与企业个性化内容,其他企
业只可能间接借鉴,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管理创新模
式不能照搬国外,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以及时代发展
需求,在引进国外管理模式、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
必要的本土化改造,消化、吸收和创新,建立适合中
国企业发展与竞争需要的中国管理创新模式与理论
技术体系。通过长期的研究并结合国情实际,我们认
为应该考虑将信息化与工业工程集成,走一条适合
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创新之路。这种模式将以工程技术为基础来
规划设计企业的资源,以规划、设计、计划及控制为
手段,通过具有工业工程技能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以工业工程为技术支持的持续改善的管理思
想,借助信息化与信息系统的辅助引导,实现创新管
理,使得企业进入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运作状态,
最终实现企业目标。这种模式,在初期建设中,强调企业面向全生命
周期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在运行时,注重具有工业工
程技能的人员从企业改善入手,不断提升管理基础
累积,从而最终顺利实施信息化,并借助信息系统实
现引导创新;而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工业工程技术的
运用将体现改善创新。
4 “IE+IT”管理创新模式在现阶段我国制
造企业的应用
中国企业应在企业管理中全面推行工业工程
与信息化集成的管理创新模式,必须遵循“总体规
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和效益驱动”等四方面的实
施策略,才能达到管理创新,实现整体竞争力提升
的效果。据此模式,我们提出了面向制造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精益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以往工业工程管理改善应
用大多只是局部应用单项技术的局限,从企业产品
开发设计初期,即引入工业工程中的精益思想,把
企业作为整体系统来进行管理规划,前端考虑顾客
及市场需求,结合时代科技发展,涉及产品创意、概
念设计、产品原型设定、投资决策、产品设计、工厂
设计、设施设计、组织流程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等流
程,后端一直到产品销售给顾客,贯穿从开发、制造
到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企业的整体化设计及改造的
管理模式。这种设计方法按照信息化与工业工程集
成的理念,给出“系统分析—应用规划—系统设
计—企业实施与改造”的全过程技术,为我国制造
企业运用“IE+IT”增效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
艾佳工业设计
2024-11-21 广告
2024-11-21 广告
作为深圳艾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我们认为工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产品设计,专注于各种产品和设备的创新和改良;环境设计,关注整个生活环境的设计,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传播设计,旨在有效传达信息和吸引目标受众,...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艾佳工业设计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