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功能】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感情的诱发下进行的。语文教师在伴随认知教学的同时,研讨和实施审美情感功能,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从定情、扬情到激趣的审美情感功能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是说作者先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了解情思,沿着波流(辞)向上追溯源头(情),即使隐微的也一定会显露。刘勰从写作和阅读两个角度都谈到“情”是文章的源头。语文教学中,篇篇文学作品,从情感上讲都有一个基本情调,也就是“源头”。教师在备课、讲授、练习等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讨源”,要把握好“基本情调”,而且要始终如一,这就是所说的定情。情感定得准确,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浑然一体,教学方法才能运用自如,即使遇到枝节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如《爱莲说》《陋室铭》两文,其意境隽永、言简意丰、韵味深长,为散文的名篇。两文情调看似一致,都有不愿与趋附权贵者、苟随时俗者同流合污之情,但斟酌定情却有差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虽然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但有隐居避世之意,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句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情趣正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哀叹的“菊,花之隐逸者也”。“菊”在《爱莲说》中只是“莲”这个不愿隐逸、不贪富贵、在污浊世间保持正直操守的主人公形象的陪衬,因而《爱莲说》比《陋室铭》更有积极意义,周敦颐高出刘禹锡的地方是在于有批判之情。
情是作者因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志,是作品的客观存在。这个情不是露天的珠宝,碧空的银星,伸手可以摸得着,抬头可以看得见,需要你“沿波讨源”,教师“讨源”后,需要扬情――扬起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的主观感受,来激发学习的情趣。这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第二步。扬情往往在课堂教学的起始,它能够拨起学生情感的琴弦,催动学生情感的波澜。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讲授《春》这一课,是这样开始教学的:“我们一提到春啊,你们想一想看,会不会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于漪老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以情动人,激起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从传情、移情到共鸣的审美情感功能
学生的情感被扬起后,需要与作品中的情感碰撞、交融相通,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喜亦喜,忧亦忧。为了使学生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共鸣,教师要架起沟通的桥梁,把作者之情传融为学生之情。传情这一审美情感功能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或诵读,或讲解,或板书……读则如出我口,讲则如出我心,把作品中的情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学生在教师入境动情的传递中,把自己的有我之情转入到无我之情,把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我们借列夫・托尔斯泰一句话来概括:“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艺术论》)移情审美情感功能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的传情,触动了学生的情思,作品中的人物在学生头脑里“活”了起来;作品中的环境、场面、景物、气氛等等,使学生感到真切,犹如身临其境。学生有了形象再创造之过程,对作品有了理性认识,作品的情才能移过来,才能出现共鸣现象。
如教学《背影》,教师把人们生活中的“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攀住黑板的边缘,模仿“父亲”穿越铁道时攀越站台的吃力动作,在特定的意境中,完成了特写的定格镜头。学生在老师的情感传递下,有的讲起妈妈半夜起来给自己加盖被子,有的谈起爸爸结满老茧的双手,有的说起妈妈冒着风雪背着“我”上医院;教《最后一次讲演》,教师激情喷涌,拍案而起,讲台上站着的就好像是怒斥敌人、视死如归的“闻一多”,台下学生掌声四起,喊声共振,就好像是“悼念李公朴的会场”。传情、移情、情感的浪花和波涛在激荡,在裂变,在冲撞,在组合――语文课堂就是一个情感的殿堂。
三、从生情、动情到引思的审美情感功能
与作品情感共鸣的学生,其情感并没有终止,而会驱遣想象去联想,再生发新的情感。教师要在学生新的思绪动情中,点拨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创新。一是对作品中的主题、结构,语句以及情感诸多问题分析、评论、质疑;二是将从作品中获得的情感来充实自己的激情,以便于得心应手地驾驭构思、行文、修改等写作技巧。
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学生从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贪财牟利的市侩形象中产生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的憎恶之情,经老师启发,又研究了高中教材中《项链》一文,两者比较鉴赏后写了“ 读后感 ”,又产生了新的情感。这多层次的情感正引发了学生多方位的思考。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强烈的思想情感往往能促进质疑:“《社戏》中,桂生、阿发、双喜一群农家少年和‘我’看社戏后归航途中偷罗汉豆吃,鲁迅是不是在‘奖励偷窃行为’?《曹刿论战》里,鲁庄公在长勺之战中善于纳贤,勇于听谏,他的功劳应该不应该给予确切的评价?《出师表》内,忠贞不移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不能成为三国的统一者……”抑制不住炽热情感的学生经教师的点拨也能进发灵感的火花来化解这些疑难问题。
作品中的情感决定了语文教学有着特殊的艺术性:认知过程与情感濡染应有自然的和谐;信息反馈与情感丝缕也应环环相扣;师生融洽与情感传递要有完美的契合妙语。定情、扬情、传情、移情、生情、动情这六大功能,正是为了造就这一特殊的艺术性,它虽不能囊括语文教学审美情感的整个过程,但可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理论科研和实践应用的着力点。语文教师本是“感情丰富”的人,应该成功地尝试一下这些着力点。
(作者单位:邯郸市峰峰矿区太安中学)
一、从定情、扬情到激趣的审美情感功能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是说作者先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了解情思,沿着波流(辞)向上追溯源头(情),即使隐微的也一定会显露。刘勰从写作和阅读两个角度都谈到“情”是文章的源头。语文教学中,篇篇文学作品,从情感上讲都有一个基本情调,也就是“源头”。教师在备课、讲授、练习等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讨源”,要把握好“基本情调”,而且要始终如一,这就是所说的定情。情感定得准确,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浑然一体,教学方法才能运用自如,即使遇到枝节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如《爱莲说》《陋室铭》两文,其意境隽永、言简意丰、韵味深长,为散文的名篇。两文情调看似一致,都有不愿与趋附权贵者、苟随时俗者同流合污之情,但斟酌定情却有差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虽然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但有隐居避世之意,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句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情趣正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哀叹的“菊,花之隐逸者也”。“菊”在《爱莲说》中只是“莲”这个不愿隐逸、不贪富贵、在污浊世间保持正直操守的主人公形象的陪衬,因而《爱莲说》比《陋室铭》更有积极意义,周敦颐高出刘禹锡的地方是在于有批判之情。
情是作者因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志,是作品的客观存在。这个情不是露天的珠宝,碧空的银星,伸手可以摸得着,抬头可以看得见,需要你“沿波讨源”,教师“讨源”后,需要扬情――扬起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的主观感受,来激发学习的情趣。这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第二步。扬情往往在课堂教学的起始,它能够拨起学生情感的琴弦,催动学生情感的波澜。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讲授《春》这一课,是这样开始教学的:“我们一提到春啊,你们想一想看,会不会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于漪老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以情动人,激起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从传情、移情到共鸣的审美情感功能
学生的情感被扬起后,需要与作品中的情感碰撞、交融相通,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喜亦喜,忧亦忧。为了使学生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共鸣,教师要架起沟通的桥梁,把作者之情传融为学生之情。传情这一审美情感功能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或诵读,或讲解,或板书……读则如出我口,讲则如出我心,把作品中的情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学生在教师入境动情的传递中,把自己的有我之情转入到无我之情,把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我们借列夫・托尔斯泰一句话来概括:“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艺术论》)移情审美情感功能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的传情,触动了学生的情思,作品中的人物在学生头脑里“活”了起来;作品中的环境、场面、景物、气氛等等,使学生感到真切,犹如身临其境。学生有了形象再创造之过程,对作品有了理性认识,作品的情才能移过来,才能出现共鸣现象。
如教学《背影》,教师把人们生活中的“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攀住黑板的边缘,模仿“父亲”穿越铁道时攀越站台的吃力动作,在特定的意境中,完成了特写的定格镜头。学生在老师的情感传递下,有的讲起妈妈半夜起来给自己加盖被子,有的谈起爸爸结满老茧的双手,有的说起妈妈冒着风雪背着“我”上医院;教《最后一次讲演》,教师激情喷涌,拍案而起,讲台上站着的就好像是怒斥敌人、视死如归的“闻一多”,台下学生掌声四起,喊声共振,就好像是“悼念李公朴的会场”。传情、移情、情感的浪花和波涛在激荡,在裂变,在冲撞,在组合――语文课堂就是一个情感的殿堂。
三、从生情、动情到引思的审美情感功能
与作品情感共鸣的学生,其情感并没有终止,而会驱遣想象去联想,再生发新的情感。教师要在学生新的思绪动情中,点拨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创新。一是对作品中的主题、结构,语句以及情感诸多问题分析、评论、质疑;二是将从作品中获得的情感来充实自己的激情,以便于得心应手地驾驭构思、行文、修改等写作技巧。
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为例,学生从莫泊桑笔下的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贪财牟利的市侩形象中产生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的憎恶之情,经老师启发,又研究了高中教材中《项链》一文,两者比较鉴赏后写了“ 读后感 ”,又产生了新的情感。这多层次的情感正引发了学生多方位的思考。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强烈的思想情感往往能促进质疑:“《社戏》中,桂生、阿发、双喜一群农家少年和‘我’看社戏后归航途中偷罗汉豆吃,鲁迅是不是在‘奖励偷窃行为’?《曹刿论战》里,鲁庄公在长勺之战中善于纳贤,勇于听谏,他的功劳应该不应该给予确切的评价?《出师表》内,忠贞不移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不能成为三国的统一者……”抑制不住炽热情感的学生经教师的点拨也能进发灵感的火花来化解这些疑难问题。
作品中的情感决定了语文教学有着特殊的艺术性:认知过程与情感濡染应有自然的和谐;信息反馈与情感丝缕也应环环相扣;师生融洽与情感传递要有完美的契合妙语。定情、扬情、传情、移情、生情、动情这六大功能,正是为了造就这一特殊的艺术性,它虽不能囊括语文教学审美情感的整个过程,但可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理论科研和实践应用的着力点。语文教师本是“感情丰富”的人,应该成功地尝试一下这些着力点。
(作者单位:邯郸市峰峰矿区太安中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艺体生在复习文化课时,应注重时间管理,平衡艺术训练与文化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复习各科知识。利用碎片时间巩固基础知识点,多做真题以熟悉考试题型。同时,要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课堂上紧跟老师节奏,积极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