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怀古诗

什么是怀古诗... 什么是怀古诗 展开
 我来答
手机用户99079
2010-12-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在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1、怀古“点”的相对统一。 既然是怀古诗,诗人的抒怀的情感必须有一个触发点,也就是说,怀古诗中一般都会出现一处(件)让诗人产生联想的“点”。 这些“点”既可以是某处遗迹,也可以是遗迹旁的景或物,还可以是由遗迹联想起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 2、怀古形式的相对统一。 从怀古形式的角度看,一般怀古诗都会选择“物是人非”或“物的盛衰变迁”这两种对比的模式。 从物是人非的角度看,诗人往往选取的是遗迹旁的景或物,将穿越时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诗人当世已然不存或残存的遗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关照,抒发出时空更替的兴亡之感。 从物的盛衰变迁的角度看,诗人往往将着眼点关注在遗迹本身,由遗迹现实的衰败联想到遗迹当年的繁盛,两相对比,进而抒发时空沧桑之感。 3、蕴涵的情感趋向的相对统一。 诗歌的终极目的都是抒发情感,怀古诗在抒发情感的趋向性上也表现了相对的统一,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寄托个人境遇。二是借古讽今,忧国伤时。三是感慨人世无常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
2023-11-07 · 百度认证:云南新华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官方账号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部)级重点计算机专业学校,采用三元化管理模式,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学生毕业即就业,学院引进了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心为电商创业园区,实现在校即创业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12-27
展开全部
顾名思义就是写“古”啊 那古有什么可写呢? 写他干嘛呢? 那就是: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这类诗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辈诗词
2021-01-06 · 超过1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3万
展开全部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吴玉天一方
2011-01-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7万
展开全部
  怀古诗是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一、怀古诗特点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语言: 含蓄蕴藉。
  (4)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后庭花。
  (5)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二、咏史怀古诗的思想感情:
  1、借前朝的衰亡来抒发物是人非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即怀古伤今。刘禹锡《石头城》
  2、揭露统治者的腐朽淫逸,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杜牧《过华清宫》
  3、悲叹年华消逝,感慨壮志难酬,即借古抒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对历史理性的反思。王安石《题乌江亭》
  三、表现手法:
  衬托;对比;用典;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即事议论
  四、鉴赏步骤和方法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 和有关人物,抓古今人物、事件的连接点
  2、要体会写作意图,领悟感情。
  3、要分析写作手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