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晚睡、熬夜?
“小的时候感觉自己每逢周末能一觉睡到大中午。现在还不到三十岁,晚上可能睡得也不是很早,一两点吧,早上定点八点左右就醒了,怎么睡也睡不着......”
“白天忙忙碌碌的,到了晚上不想就这样结束一天的生活”。
“也不是不困,也不是不想睡觉,就是想再等等,至于等什么呢自己也不知道......”
有调查显示接近60%的人在凌晨12点之后才上床睡觉。人们熬夜的理由五花八门,但超过80%的理由和工作、学习等“不可抗力”无关。意思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在主动熬夜的。
更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睡眠时间延后。996的加班模式,已成为大多数一线城市白领的家常便饭,而压力、焦虑的情绪导致难以入眠。
对于职场人来说,一天都在被工作支配,只有晚上这一点点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在这个时间里,自己是自由的,想做什么做什么。
相信大部分人晚上下班的时候,一回到家都是坐下来看看手机。没有目的的浏览交友软件或者短视频等app。
不知不觉就刷到了8、9点。饿了后点个外卖吃个饭慢悠悠地又到了10点左右。
累了洗个澡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到了12点,也许这时候开始部分人已经有困意了但是就是不知怎么的睡不着......
与其躺在床上干着急,不如通过刷综艺、玩游戏、刷朋友圈等方式来补偿。这种行为定义,在心理学上叫“睡前拖延症”,即刻意拖延睡眠时间的行为。睡前的拖延行为,是一场压力释放,以弥补不被满足的精神需求。
与失眠人群不同的是,拖延睡眠的人群没有被迫加班或者入睡困难的情况,他们只是主动地选择了熬夜。
睡得更晚,是为了释放压力
与此同时,更多夜经济的出现,为释放压力提供了宣泄口。
在第一财经的“城市夜生活指数排名”榜上,上海排名第一,其次是深圳、广州和北京。单凭酒吧数量,上海就拥有超过2千多家。凌晨时分的淮海路、霞飞路上,身着紧身裙、手拿威士忌的三两成群,成为上海夜生活繁荣的体现,另一方面,则反应了年轻人已将晚睡成为生活方式。
以前,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区隔,能让年轻人从职场与工作压力中逃离,得到一丝喘息。而现在,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且不论“996工作制”,即使正常下班以后,工作群里源源不断的“@所有人,收到请回复”的信息似乎提醒疲惫的年轻人,即使在夜里,即使安坐家中,你也始终无法享受独处。
网络与手机让人们彼此时间绵密地交错在一起。亲密伴侣要求的陪伴义务,让年轻人时时刻刻都得警惕伴侣发来的信息“在干吗?”如果没有及时回复,又会引起无尽的猜疑、指责与争吵。
哪怕是单独相处的时刻,手机的一阵阵震动也会提醒你,你始终处于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依然负有某种义务。
很多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能拼,认为年轻不会生病,于是过度地透支自己。
敷着几百元一张的面膜,熬着接近通宵的夜。
上一秒看到关于青年人猝死的新闻,下一秒点击凌晨三点的数字,设置五点起床的闹钟。
知道长期熬夜会导致猝死,明白不良作息与饮食的不规律有害健康,可是依旧保持原样不去纠正!
你是不是也有睡眠拖延症?
总是熬夜晚睡的你,或许也好奇过,为什么早睡养生的道理听了一万遍,上班全靠咖啡死撑,却还是一到半夜就格外精神?
人这一生不长,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