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别人尊称有什么?
1、阁下[gé xià]
释义:阁下为对“您”的敬称,与足下意思相近。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使用阁下来称呼彼此。
2、殿下[diàn xià]
释义: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次对皇帝的敬称“陛下”。也指现代社会用于对君主制国家王储、亲王、公主等的敬称。
殿下“殿”即“宫殿”,“殿下”本指宫殿之下,又代指站在殿下的帝王侍从人员。“殿下”的本意是以君王宫殿下的侍从指代君王。------汉 蔡邕《独断》卷上。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皇太子、诸侯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
3、冕下[miǎn xià]
释义:对诸天神祇中最高贵之神祇的尊称。比如元始冕下;小说文学中对顶级神职人员的尊称。比如教皇冕下。
4、陛下[bì xià]
释义: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5、岚下[lán xià]
释义:岚下是大人的意思(出自日文),相当于殿下的意思。出自日本动漫,在中国网络文学中魔幻描写中常用。
6、阙下[què xià]
释义: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借指朝廷《汉书·淮南厉王长传》:"驰诣阙下,肉袒而谢。"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李揆传》
7、麾下[huī xià]
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这是汉语中的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 。
扩展资料
阁下的历史记载
《汉书·高帝纪下》:“大王陛下”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
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
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吴门秀士书》:“阁下廷试第一,不可谓无佝;枢密入相,不可谓无位;年逾七秋,不可谓无寿,不于此时有所建白,更待何时?”
很多人对“陛下”、“殿下”、“阁下”等称呼并不陌生,这些都是尊称,但既然是尊称,为什么叫“下”呢?人们都是以“上”为尊,“皇上”怎么成了 “陛下”呢?
原来,从这些尊称的本义上来考证,“陛下”不是叫皇上本人的,“殿下”、“阁下”也都不是叫对方本人的。“陛下”中的 “陛”实际上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东汉大文学家蔡邕(蔡文姬之父)曾经解释说,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下,以防不测。
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用进一步解释说:“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交谈,只好让皇帝的近臣代为转告,所以一声“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转告皇上。话又说回来,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臣子也不是绝对不能直接与皇上说话,但是礼节不能省略,所以,与皇上说话前叫一声“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陛下”的问题解决了,“殿下”、“阁下”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些尊称的意思其实都一样,表示自己不敢和对方直接说话,要请人代为转达,以此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殿下”一般是对皇太后、皇后、太子、诸王的尊称,但是历朝历代略有不同,“阁下”是对一般人的尊称,现在还用于外交场合。另外,“足下”也是对别人的尊称,但是与“陛下”、“殿下”、“阁下”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
参考资料:阁下-百度百科
2、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3、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4、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5、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6、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7、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8、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9、贤弟、贤侄等。多用于平辈人之间的称呼。
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 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