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和炮弹的区别
抛石机—炮
抛石机是古代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抛射石弹与火球的射远兵器。其射远的作用与弓弩相似。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称这种兵器为〔kuai快〕和发石机。到西晋时期,才在文学家潘岳《闲居赋》的诗句“礮石雷骇”中出现礮字,唐代正式称作礮。宋代将礮改写为炮,有时炮与礮并用。后来又写成炮。北宋大量制造,不但抛射石弹,而且抛射火球。
它们的基本构造是在做好的各种大木架上,横置一根木轴,木轴的中央穿过一根具有韧性的粗长圆木,这根粗长的圆木即为抛射杠杆,也就是炮杆。炮杆的尾端系有一个放置石弹或火球的皮窝,头部系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炮索,以便射手拉动。
将要抛掷时,由一人测定目标,其他人各拉一根炮索,指挥者一声令下,众人齐拉炮索,使炮杆急速翻转,使炮石沿切线方向飞出,至敌阵击砸目标,达到摧毁和杀伤的目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宋代使用的十几种炮,其中有固定的单梢炮、双梢炮、虎蹲炮等,有安于车上便于机动的车行炮、卧车炮等。
炮在宋代使用较多,其中陈规和魏胜,是著称于史的善于用炮的抗金将领。陈规在德安(今湖北安陆)守城战中,为了加强城防,选聘了一批能工巧匠,制成坚实的抛石机,对士兵进行有关机械使用的训练,从而成功地用抛石机同火枪等兵器相配合,取得守城战的胜利。
魏胜在抗金作战中,曾创制数十辆炮车和数百辆如意炮车,多次战胜金军。朝廷得知后,下令各地制造和使用这种炮车。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蒙古军在进攻襄阳时,曾请回回人造炮匠师亦思马因,设计制造了一种重力下坠式抛石机,其击砸和摧毁力大于宋军的人力拉动式抛石机。据说这种抛石机在进攻襄阳时抛射了重达150斤的巨石, “所击无不摧陷”。之后在进攻长沙和桂林时,都使用了这种抛石机。由于它首创于进攻襄阳之战中,故被称为襄阳炮。
又因为它是回回人所设计,故又被称为回回炮。襄阳炮威力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抛射的石弹大,重达150斤;而宋军抛石机抛射的石弹不超过90斤。二是炮梢的受力方式有改进,宋军抛石机的受力端系有十几根甚至上百根拽索,用人力拉动炮梢,将石弹抛出;襄阳炮炮梢的受力端附系一块巨石或重金属块,用钩将其钩住,不使下坠;
抛射时,即将钩突然解脱,巨石急速下降,使炮梢急速旋转,石弹因受瞬时突发力的作用而被抛出;宋军抛石机因用人力拉动,用力参差不齐,不易使作用力瞬时集中于一点,所以威力较小。襄阳炮在明代还常用于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