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是什么意思呀
尼姑是指满二十岁受了具足戒的出家女子。
尼姑学名比丘尼(梵文Bhikkhuni),梵语的音译词,佛教用语,是指满二十岁受了具足戒的出家女子。比丘尼又作苾雏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门尼。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净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为了比丘尼。
依《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载,比丘尼的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许出家受戒。在中国,依《比丘尼传》卷一所述,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
尼姑的历史
在中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中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传》书中所载,由晋代迄梁武帝之间,中国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如道容“戒行精峻”(卷一),令宗“学行精恳,开览经法,深义入神”(卷一),慧果“常行苦节,不衣绵纩,笃好毗尼,戒行清白”(卷二),凡此皆足令人钦仰。
古代世俗女子虽有读书识字者,然真能登台讲说者则极少见。《比丘尼传》书中所载之比丘尼,则颇有能登台讲解经律、著书立说者。晋穆帝时,妙相“每说法度人,常惧听者不能专志,或涕泣以示之”(卷一)。
齐武帝时,昙彻“才堪机务,尤能讲说。剖毫析滞,探赜幽隐。诸尼大小,皆请北面”(卷三)。智胜研读律藏,“自制数十卷义疏,辞约而旨远,义隐而理妙”(卷三)。由此诸例,可以窥见比丘尼在我国早期佛教史上地位之一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比丘尼
"尼姑" 通常指的是女性佛教修行者,特别是在佛教寺庙或寺院中出家修行的女性。尼姑通常是宗教界的人士,她们遵循佛教戒律,生活简朴,致力于禅修、诵经和助人修行。
尼姑通常有严格的出家戒律,包括不结婚、不生育、不涂化妆、不穿世俗服装等。她们的生活目标是追求解脱和精神升华,以帮助自己和他人脱离轮回,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涅槃境界。
比丘尼是指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也就是出家女子。在佛教中,比丘尼是一种修行者的身份,她们通常会过着清净、简朴的生活,致力于修行和传播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