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使命。如何培养?我觉得主阵地在课堂,通过实践发现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我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放来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教材观的开放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名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在使用现行教材的过程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充实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例如,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等等。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材上有现成的例题进行教学。我在教学时,书上例题没有照搬使用,而是自己重新设计成:植树节六1班和四1班小同学一起栽84棵小树,两班人数相等,……,两班同学各栽多少棵?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说两班各栽了多少棵?学生一般是把它们平均分的,也就是两班各栽42棵。在学生感到成功太顺利时,教师点一下,平均分合理吗?学生觉得这不合理,然后师生讨论得出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再由学生自己确定按( )比( )分配,并把它填在横线上,成为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按照教材的思路,教师重新设计例题,而且不是一下子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例题,这样扩大了例题的思维空间,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思考题,结果是事半功倍,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深感到教师教材观的开放是多么的重要。
二、角色观的开放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角色的观念,废除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那么怎样操作呢?我觉得一要让学生大胆质疑,二要给学生机会去探索。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条件,问题意识强,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疑问。
问题提出来了,还是由学生自己去解决。尽管他们发现的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和规律,但是他们的发现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上的,不仅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而且在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探索中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发给学生带有方格的平行四边形纸和其它的工具。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我想知道……”,针对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即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相互合作,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张画有正方形格子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另外还有剪刀,三角板等工具,看哪个小组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本课的尝试操作是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数方格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宽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放手,设计让学生操作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学生可用数方格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也可跳离数方格的框框,直接利用所给工具,在已有知识上,发挥小组的智慧,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观念确立了,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
三、空间观的开放
一开始我们的观念中有这样一个定势,上数学课不就是学生坐在分有四组的教室里一起学习吗。后来,有不少专家提出要改变传统的座位方式,如圆桌式、马蹄式等等。除了以上所说的,我觉得学生学习的空间要进一步开放。
一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来了解所学的知识,如学习“步测和目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抽象的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教学加减法的应用题,可带着学生走进学校 的小型植物园,甚至是校外,让学生把看到的花草树木,编成加减法应用题。使他们的思维变得具体形象,有思考的着点。
二是让学生走进计算机教室。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在课堂上要使用HTML课件,这种课件目前来看运用的还不广泛。HTML课件我觉得很适合数学的复习课,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疑点,巩固知识。如六年级“数的整除”总复习课,其中数的概念多达十几个,概念之间又非常容易混淆,可以说是很枯燥的一个知识点。从学生一头来看,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如何来克服这两大问题,HTML课件的运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收看提供的复习资料,学生从资料中很快回忆起十几个数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然后教师把学生的不完整组合加工完整。对知识的巩固练习,通过网络让学生互相出题,学生尽可发表个人的观点。
课型的开放,给了学生一个运用知识,探索知识的机会和空间。但如果没有开放型的习题给学生练习,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培养。
总之,开放题教学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和创造。按照皮亚杰发展认识论的观点,封闭题主要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知结构的顺应。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编制开放题并开展开放题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教材观的开放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名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在使用现行教材的过程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充实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例如,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等等。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材上有现成的例题进行教学。我在教学时,书上例题没有照搬使用,而是自己重新设计成:植树节六1班和四1班小同学一起栽84棵小树,两班人数相等,……,两班同学各栽多少棵?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说两班各栽了多少棵?学生一般是把它们平均分的,也就是两班各栽42棵。在学生感到成功太顺利时,教师点一下,平均分合理吗?学生觉得这不合理,然后师生讨论得出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再由学生自己确定按( )比( )分配,并把它填在横线上,成为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按照教材的思路,教师重新设计例题,而且不是一下子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例题,这样扩大了例题的思维空间,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思考题,结果是事半功倍,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深感到教师教材观的开放是多么的重要。
二、角色观的开放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角色的观念,废除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那么怎样操作呢?我觉得一要让学生大胆质疑,二要给学生机会去探索。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条件,问题意识强,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疑问。
问题提出来了,还是由学生自己去解决。尽管他们发现的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和规律,但是他们的发现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上的,不仅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而且在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探索中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发给学生带有方格的平行四边形纸和其它的工具。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说“我想知道……”,针对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即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相互合作,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张画有正方形格子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另外还有剪刀,三角板等工具,看哪个小组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本课的尝试操作是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数方格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宽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放手,设计让学生操作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学生可用数方格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也可跳离数方格的框框,直接利用所给工具,在已有知识上,发挥小组的智慧,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观念确立了,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
三、空间观的开放
一开始我们的观念中有这样一个定势,上数学课不就是学生坐在分有四组的教室里一起学习吗。后来,有不少专家提出要改变传统的座位方式,如圆桌式、马蹄式等等。除了以上所说的,我觉得学生学习的空间要进一步开放。
一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来了解所学的知识,如学习“步测和目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抽象的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教学加减法的应用题,可带着学生走进学校 的小型植物园,甚至是校外,让学生把看到的花草树木,编成加减法应用题。使他们的思维变得具体形象,有思考的着点。
二是让学生走进计算机教室。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在课堂上要使用HTML课件,这种课件目前来看运用的还不广泛。HTML课件我觉得很适合数学的复习课,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解决疑点,巩固知识。如六年级“数的整除”总复习课,其中数的概念多达十几个,概念之间又非常容易混淆,可以说是很枯燥的一个知识点。从学生一头来看,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如何来克服这两大问题,HTML课件的运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收看提供的复习资料,学生从资料中很快回忆起十几个数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然后教师把学生的不完整组合加工完整。对知识的巩固练习,通过网络让学生互相出题,学生尽可发表个人的观点。
课型的开放,给了学生一个运用知识,探索知识的机会和空间。但如果没有开放型的习题给学生练习,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培养。
总之,开放题教学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和创造。按照皮亚杰发展认识论的观点,封闭题主要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知结构的顺应。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编制开放题并开展开放题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qking.com/%D4%AD%B4%B4%D7%F7%C6%B7/2009/30152.html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