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孟子和荀子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但又有不同。孟子继续发扬孔子的“仁”,进而发展成为“仁政”,提出“民本”思想继而有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荀子虽然也是儒家代表但又提出新的观点而自成一派,荀子提出“性本恶”与孟子的“性本善”大相径庭,他还运用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点提出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不应违背自然规律,反对天命鬼神说,代表当时新兴地主阶级。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又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孟子
1.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唐代以后,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热点链接 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母对孩子生活环境的选择,是孟子日后成为“亚圣”的重要原因。
2.主要思想主张
(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①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要点点拨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在孟子看来,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所在,舍此人们将无所适从。
②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要点点拨 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2)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热点链接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重义轻利思想
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要点点拨 “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孟子思想的影响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荀子
1.基本主张
(1)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热点链接 《荀子•天问》(节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要点点拨 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人也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热点链接 荀子主张“性恶论”的理由: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3)继承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先,同时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1.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唐代以后,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热点链接 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母对孩子生活环境的选择,是孟子日后成为“亚圣”的重要原因。
2.主要思想主张
(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①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要点点拨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在孟子看来,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所在,舍此人们将无所适从。
②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要点点拨 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2)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热点链接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重义轻利思想
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要点点拨 “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孟子思想的影响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荀子
1.基本主张
(1)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
★热点链接 《荀子•天问》(节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要点点拨 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人也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热点链接 荀子主张“性恶论”的理由: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3)继承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先,同时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
孟子将其“仁”发展为“仁政”,提出“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
而荀子注重于“礼”,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们通过学习,完善自己,达到知礼。
孟子将其“仁”发展为“仁政”,提出“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
而荀子注重于“礼”,他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们通过学习,完善自己,达到知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和上一位一样,就不复制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