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展开
 我来答
生活的晓达人
高粉答主

2021-01-02 · 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找晓达人帮忙。
生活的晓达人
采纳数:550 获赞数:19686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法治素养,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现实需要,更是其面对新时代走上工作岗位必需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明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当代大学生应当明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是明确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的基本理念;

二是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战略内容;

三是明确“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四是明确坚持“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使命;

五是明确“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六是明确“五个坚持”是确保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

这五个坚持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根本遵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2、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知识,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内容

法治知识概念比法律知识概念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泛。因此,要培育和养成新时代大学生核心法治素养,就要对大学生进行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使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不断更新,还要扩展其法治知识储备、丰富其法治知识结构。

一要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

二要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宪法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要熟悉和掌握大学生应当遵循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与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实践需要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把有关的法治知识与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有机融合,内化为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适应未来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

3、健全的法治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精神要素

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识的基本要求是:

一要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

二要增强规则意识,明确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识,坚持依法办事,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当代大学生应当做到懂规矩、守规则、依规范,坚守规则红线、明确法律底线;

三要增强程序意识,明确“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学会依靠程序办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观念;

四要增强平等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没有特权”,坚持公平正义;

五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护权,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权利,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以法律为武器自觉与任何侵权和不法行为做斗争。

4、严谨的法治思维,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思维能力要求

法治思维是现代国家治理应当确立的基本思维模式。大学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学会和运用法治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法治思维模式,就是运用法律的思维,是依靠法治本身固有的运行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与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行政思维等思维模式的本质区别是,在治国理政、社会治理和行为方式上,它更侧重于对法律规则和法律手段的运用和重视,强调法律的权威、依法行动和依法办事。

大学生树立法治思维,就是要树立权力服从于法律的权力思维、理性平等的权利思维、依法办事程序思维、自觉主动的法律责任思维,提高对法治的践行能力和运用能力。

5、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行为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法治,而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要义之一,就是要在树立法律权威的基础上,形成人们对法治的内在需求和内心拥护,使法治成为人们的精神认同与行动遵循,这也是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要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信仰法治的表率,要带头树立起崇高的法治信仰、坚定的法治信念、饱满的法治信心、良好的法治风范,成为在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良好的依法执政、依法行事、依法办事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扩展资料:

总之,当代大学生要培养法治素养,就要不断加强法治知识的学习,包括关于法治和法律规定方面的知识和法治原理方面的知识。除了在大学课堂获得相应的法治知识之外,收听收看法治方面的广播电视节目、阅读法律类的报纸杂志等都是较好的获取法治知识的途径。

并通过加强法治方法的训练,养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习惯,养成遵循法律要求、依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并在日常的专业学习中加强法治知识和思维方法的运用。

使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法治知识结合起来,为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

深圳市博奕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3-08-25 广告
作为深圳市博奕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我认为责任倡议咨询的性价比与所选的公司和方案有关。不同的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服务质量、专业水平和费用。此外,不同的责任倡议咨询方案可能也有不同的效果和费用。因此,建议客户在选择责任倡议咨询公司...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深圳市博奕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
教育小知识123
高能答主

2021-08-19 · 教育领域为你答疑解惑
教育小知识123
采纳数:44 获赞数:2041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大学生需要知道法律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学校以及这个社会的大环境活动的时候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法律禁止的事情不可以做,同时还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mile小龙哥哥
2013-01-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29
展开全部
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所谓素养,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重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通过大学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必须看到法律教育内化为法律素养的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功利性极强的就业至上评价体系。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一些高校为给非法律专业学生挤出更多时间应付各种有利于就业的资格证考试,主动降低包括法律在内的其他软素质课程的教学与考查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对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分析上,忽视对个人法律素养起综合性、潜质性作用的哲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和知识的学习,相当一部分法律专业的学生虽然十分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但法律素养不高。二是泡沫化明显的法律专业重复建设。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合并和人才市场需求拉动等多方面影响,法学教育泡沫化倾向相当明显,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师资力量薄弱。一些所谓的法学专家从未参加过法律实践,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这些学校本来法学渊源不深,加上法学教师素质不全面,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学知识内化为深厚的法学素养。三是现实社会尚不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尚待进一步健全,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严肃性较差,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和特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成熟期,对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强、反应周期短,严肃性较差的现实社会法制环境对他们还相当薄弱的法律素养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显。

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高校不可随波逐流,应坚持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办学理念,消除学术泡沫,始终将素质教育摆在首位,高度重视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与哲学、史学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加注重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将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则融化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内化为一种素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因此,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养成包含法律素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法律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单向的,而是开放的、交互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以此,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权限内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约束。赞同11|评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hy她是他的她
2022-07-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40
展开全部

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应该多参加一些与法有关的活动。
有的时候一些社会媒体,或者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也会组织一些与法律有关的活动,或者一些竞赛、考试等,大学生其实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参加的。
再次大学生应该多接受法治方面的教育。如果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得过少了,他们得到的教育变少了,很有可能会让不少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不全面,这样对法治观念就显得淡薄一些。所以,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errywang981
推荐于2016-09-25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jerrywang981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采纳数:1298 获赞数:16993
就读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类书籍,对于这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具体如下:

  1. 在校期间多阅读法律类的书籍,提高自身素质;

  2. 多参加一些法律类的协会,多交流;

  3. 可以适当选修一些法律类的选修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