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的。
农历的置闰规则,与节气有关。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不能混乱。
据《宋史》记载,文彦博平定贝州王则起义就是在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闰正月。
闰正月是罕见的闰月,18世纪,20~21世纪25世纪,28-41世纪都没有出现闰正月。上一个闰正月出现在17世纪的1651年(辛卯年),下一个闰正月将出现在22世纪的2148年(戊申年)。
闰正月的年份一定是春节最早的年份。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第一个自然单位“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带来了第二个计时单位“年”,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为我们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
展开全部
关于闰正月,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可能会在几百年后才出现,2034年其实也能闰正月,但是由于农历历法中以离上年冬至后第一个无中气之月为闰月,上年(2033年)的十一月下一个月也没有中气,所以就先闰了十一月,而没有轮到第二的正月。对了关于农历第一个月最好是称其为“正月”,即“正月”才是它的正式名称,而不称“一月”,这好体现农历的特性。 农历该闰哪个月,这由无中气的月份和地球远日点共同决定的,即在地球远日点附近的月份较易成为闰月,而在地球近日点处的农历月份较难成为闰月,现在地球近日点大约在小寒前的两三天左右,而地球远日点在小暑前的四五天附近,所以就非常容易闰四,五,六,七月,而较难闰正,九,十,十一,十二月,正月这几个月份。 由于岁差影响,即春分点的西移和地球近日点的东移,如果地球近日点移至夏至附近时,那么到那时闰正月是很常见的事,就象现在的闰五月一样。 农历可以闰正月,也可以闰十二月。 赤壁之战那年(建安十三年)就闰十二月(1),刘备攻汉中那年(建安二十二年)就闰正月(2)。 先讲为何要闰月,国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农历一年三百五十四天,每年相差十一天,所以每年各月各日的对应都不一样,但是就是有专家学者能考证相对应的纪念日,其实根本就没有意义,就一个二月只过二十八天,跟一个每月都不过三十一天,两者永远不能相等。所以农历只好让步,就是多增一个月,也就是闰月,但是问题又来了,闰月那年为三百八十三天,与国历又差十八天。 所以: 国历 农历 相差 平时365354-11 闰月365384+18 后来采用十九年七闰,使天数相似(19年国历约计3935天(365*19),19年农历(354*19+29*7)约计6934天,终于才解决这个问题。 但国历又有闰年(每四年一闰,多一天,每四百年少一闰)变化,所以还不仅限于此。 注: (1)《后汉书朔闰表》:「建安十三年戊子十二月壬午朔。闰十二月壬子朔」。 (2)《绵阳通鉴》:「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正月,乙未朔。闰正月,乙丑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现行农历为什么没有“闰正月”和“闰十二月”?
答:现行农历采用定朔和定气编排月日,而定朔和定气的时刻又是依准确的轨道来计算的,地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在近日点时刻,运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扫过的角度也就最快,而节气(对应地面上太阳直射某个纬度圈)和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有密切关系,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快,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时间就越短,相反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慢,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的时间间隔越长。所以在近日点附近(大约在冬至后第13天左右)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小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这样在近日点附近的农历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很小很小。而农历12月和正月就在近日点附近,所以成为闰月的机会就会更小。
相反在远日点(大约在夏至后的13天左右)附近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大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所以在远日点附近的农历5,6,7月出现没有中气的机会很多,所以农历就多闰5,6,7这几个月。而在清代1645年后至今闰正月和闰12月一次都没出现过。
实际上,近日点就是农历的“闰衰”点而远日点是农历的“闰盈”点。现行农历闰月出现的频率反映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变化这一天文现象,农历闰月也是有很强的天文意义的。
由于天球极移的影响,地球轨道的长轴相对于黄道的某一点来说在缓慢东移,相对黄道的某一点来说,春分点缓慢西移,所近日点正在远离冬至点正向春分点方向移动,将来当近日点移动到夏至点后就会与现在的情况相反,即闰5,6月是不容易出现的事,而闰12月和闰正月却很常见的事,就那时我们就会在闰12月的月底庆祝农历除夕和春节,而腊八节(农历12月8日)和小年(农历12月23日)则2个都得过,即:腊八节(就是单纯的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日,它不再是为过大年作准确的日子,这个日子会在闰12月8日)和第二腊八节(在农历闰12月8日,这日除了重复过腊八节,而且它才是过大年的开始并作准备工作,这是因为农历新年只能有一个且只能在农历正月初一日,而闰12月的初一不是农历新年,所以它的前一天不是除夕日。),小年(在农历12月23日,在这天我们会过一个小年,进行一些除祭灶以外的其它民俗活动,但是祭灶还得在闰12月23日举行)和第二小年日(即闰12月23日,这一日和往年的小年一样过,祭灶也在这天举行)。
答:现行农历采用定朔和定气编排月日,而定朔和定气的时刻又是依准确的轨道来计算的,地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在近日点时刻,运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扫过的角度也就最快,而节气(对应地面上太阳直射某个纬度圈)和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有密切关系,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快,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时间就越短,相反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慢,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的时间间隔越长。所以在近日点附近(大约在冬至后第13天左右)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小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这样在近日点附近的农历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很小很小。而农历12月和正月就在近日点附近,所以成为闰月的机会就会更小。
相反在远日点(大约在夏至后的13天左右)附近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大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所以在远日点附近的农历5,6,7月出现没有中气的机会很多,所以农历就多闰5,6,7这几个月。而在清代1645年后至今闰正月和闰12月一次都没出现过。
实际上,近日点就是农历的“闰衰”点而远日点是农历的“闰盈”点。现行农历闰月出现的频率反映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变化这一天文现象,农历闰月也是有很强的天文意义的。
由于天球极移的影响,地球轨道的长轴相对于黄道的某一点来说在缓慢东移,相对黄道的某一点来说,春分点缓慢西移,所近日点正在远离冬至点正向春分点方向移动,将来当近日点移动到夏至点后就会与现在的情况相反,即闰5,6月是不容易出现的事,而闰12月和闰正月却很常见的事,就那时我们就会在闰12月的月底庆祝农历除夕和春节,而腊八节(农历12月8日)和小年(农历12月23日)则2个都得过,即:腊八节(就是单纯的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日,它不再是为过大年作准确的日子,这个日子会在闰12月8日)和第二腊八节(在农历闰12月8日,这日除了重复过腊八节,而且它才是过大年的开始并作准备工作,这是因为农历新年只能有一个且只能在农历正月初一日,而闰12月的初一不是农历新年,所以它的前一天不是除夕日。),小年(在农历12月23日,在这天我们会过一个小年,进行一些除祭灶以外的其它民俗活动,但是祭灶还得在闰12月23日举行)和第二小年日(即闰12月23日,这一日和往年的小年一样过,祭灶也在这天举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有,农历也称夏历、阴历。它的年周期比阳历时间要长,所以每年都是阳历一二月份过春节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详细打电话给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