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的人口是多少呀???
2014-01-17
展开全部
大余县古称南安,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居章水西源,庾岭北麓。全境东西长127.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367.63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近28万。
大余历史悠久,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大余秦时设关,隋开皇10年(590年)置县,北宋淳化元年(990年)设南安军,辖大庾、南康、上犹三县,赣南开始形成南安与虔州(赣州)并列的两个地级行政中心,元十四年(1277年)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为南安府,一直沿袭至民国初年,辖大庾、南康、上犹,崇义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余“南控百粤,北挹三江”,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凿庾岭梅关古驿道后,中原的优秀文化、名优特产和外域的文明、科技在这里频繁穿越,相互交流,以致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
大余人文荟萃,是“先行教化”的“儒雅之邦”。张九龄、周敦颐、苏东坡、朱熹、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王阳明等许多历代名人,都曾在此活动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不朽诗篇。“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就是苏东坡赞誉大余的神来之笔。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梦思写下了闻名于世的巨作《牡丹亭》。大余有过“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的荣光,“江西四戴”名重一时,饮誉江南。大余还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到大余从事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在梅岭一带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陈毅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赣南游击词》和《梅岭三章》。
大余历史悠久,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大余秦时设关,隋开皇10年(590年)置县,北宋淳化元年(990年)设南安军,辖大庾、南康、上犹三县,赣南开始形成南安与虔州(赣州)并列的两个地级行政中心,元十四年(1277年)改南安军为南安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五年(1365年)改南安路为南安府,一直沿袭至民国初年,辖大庾、南康、上犹,崇义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余“南控百粤,北挹三江”,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凿庾岭梅关古驿道后,中原的优秀文化、名优特产和外域的文明、科技在这里频繁穿越,相互交流,以致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
大余人文荟萃,是“先行教化”的“儒雅之邦”。张九龄、周敦颐、苏东坡、朱熹、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王阳明等许多历代名人,都曾在此活动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不朽诗篇。“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就是苏东坡赞誉大余的神来之笔。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梦思写下了闻名于世的巨作《牡丹亭》。大余有过“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的荣光,“江西四戴”名重一时,饮誉江南。大余还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到大余从事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在梅岭一带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陈毅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赣南游击词》和《梅岭三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