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3-11-07
展开全部
编辑本段刺绣源流
刺绣起源很早。黼黻絺绣对凤对龙纹绣浅绢面衾之文,见于尚书。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以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见于前者著录。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刺绣图腾等各式纹样。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在先秦文献中有用朱砂涂染丝线,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绣朱红的花纹的记载及所谓"素衣朱绣"、"衮衣绣裳"、"黻衣绣裳"之说。在当时既有绣画并用,也有先绣纹形后填彩做法。
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湖北江陵马山硅厂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绣品,有对凤、对龙纹绣、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等,都是用辫子股施绣而成,并且不加画填彩,这标志此时的刺绣工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些绣品在图案的结构上非常严谨,有明确的几何布局,大量运用了花草纹、鸟纹、龙纹、兽纹,并且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手法上写实与抽象并用,穿插蟠叠,刺绣形象细长清晰,留白较多,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刺绣纹样的重要特征。
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为战国时期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两件绣品。观其针法,完全用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成于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图案龙游凤舞,猛虎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楚国刺绣艺术之成就。汉代绣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内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完整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从这些绣品看,汉绣图案主题,多为波状之云纹,翱翔之凤鸟、奔驰之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之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刺绣新采用的底本质材,则为当时流行的织品,如织成“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吉祥文字之丝绸锦绢。其技法以锁绣为主,将图案填满,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极为流畅。
刺绣佛像供养人东晋到北朝的丝织物,出土于甘肃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鲁番等地,所见残片绣品无论图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成为满地施绣的特色。传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绣,与唐代宗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不少唐绣佛像,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东方敦煌千佛洞发现之绣帐灵鹫山释迦说经图,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所藏释迦说法图等,都与当对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关联。此时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转变运用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刺绣所用图案,与绘画有密切关系,唐代绘画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鸟也渐兴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也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设色明亮。使用微细平绣之绣法,以各种色线和针法之运用,替代颜料描写之绘画形成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唐绣独特的风格。至于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更可视为唐代刺绣的一项创新。
唐以前之绣品,多为实用及装饰之用,刺绣内容与生活上的需要和风俗有关。宋代刺绣之作,除为实用品外,尤致力于绣画。自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嗜爱书法并及于绘画,书画乃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至宋更及于丝绣,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之作风。历代迄清各时代之绣画与绘画应有不可分离之关系。
宋代刺绣之发达,由于当时朝廷奖励提倡之故。据《宋史·职官志》载,宫中文绣院掌纂绣。徽宗年间又设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因而名绣工相继辈出,使绘画发展至最高境界,并由实用进而为艺术欣赏,将书画带入刺绣之中,形成独特之观赏性绣作。为使作品达到书画之传神意境,绣前需先有计划,绣时需度其形势,乃趋于精巧。构图必须简单化,纹样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与唐代无论有无图案之满地施绣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轩秘录》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说明了宋绣之特色。
元代绣品传世极少,台湾雇故宫博物院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观之,仍承继宋代遗风。元人用绒稍粗,落针不密,不如宋绣之精工。 元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经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为其代表,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山东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绣,除各种针法外,还发现了贴绫的作法。它是在一条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富有立体感。
明代刺绣以洒线绣最为新颖突出。洒线绣用双股捻线计数,按方孔纱的纱孔绣制,以几何纹为主,或配以铺绒主花。洒线绣是纳线的前身,属北方绣种,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为例,它用三股线、绒线、捻线、包梗线、孔雀羽线、花夹线6种线、12种针法制成,是明代刺绣的精品。属北方绣系的还有山东鲁绣、衣线绣和辑线绣。
明代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至顾名世次孙顾寿潜及其妻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劈丝配色,别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所绣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妙,世称露香园顾氏绣,盖所谓画绣也。此即传世闻名之顾绣。
顾绣针法,最主要继承了宋代最完备之已成绣法,更加以变化而运用之,可谓集针法之大成。用线主要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视图案所需,可以随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罗斗鸡尾毛,薄金、头发均可入绣别创新意,尤其利用发绣完成绘画之制作,于世界染织史上从未一见,即此可知顾绣有极其巧妙精微之刺绣技术。
清代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苏绣出现了创新作品。光绪年间,余觉之妻沈云芝绣技精湛,闻名苏州绣坛。沈氏30岁时,逢慈嬉太后70寿辰,沈氏绣了“八仙庆寿”的八帧作品祝寿,获赐赠“福”“寿”两字,因而改名沈寿。沈绣以新意运旧法,显光弄色,参用写实,将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表现于刺绣之中,新创“仿真绣”,或称“艺术绣”,针法多变,富立体感。
近代刺绣艺术家沈寿,不但绣艺高超,还分类整理历代刺绣针法,继承顾绣、苏绣传统技艺,并引用西方素描、油画、摄影的表现方法,创造散针、旋针、以表现物体的明暗虚实。她绣制的意大利帝王肖像,在意大利都朗世界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会展出,获世界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
1911她在年天津开设自立女工传习所,传授绣艺,组办女子师范学校传习所,培养专业人才,晚年病中写成《雪宧绣谱》,总结我国自唐宋画绣、明代顾绣以及她的美术绣所刺绣针法,为我国刺绣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苏绣的发达与创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许多新的刺绣,如乱针绣、束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精微绣、彩锦绣等。另外还有许多边疆少数民族的织绣,亦充分表现原始风格的自然美与拙朴之美。刺绣最早多为实用,及至宋元广及书画之制作,渐乃成为艺术珍赏之用。故宫所藏之刺绣,多属此类。时代最早者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为清代。经历代的创新发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几乎皆为精品,绣工匀整,针线细密,设色精妙,深得书法精髓,且均裱装成册轴卷,使观赏者往往误以为书画,欣赏珍藏艺术价值极高。
刺绣起源很早。黼黻絺绣对凤对龙纹绣浅绢面衾之文,见于尚书。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以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见于前者著录。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刺绣图腾等各式纹样。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在先秦文献中有用朱砂涂染丝线,在素白的衣服上刺绣朱红的花纹的记载及所谓"素衣朱绣"、"衮衣绣裳"、"黻衣绣裳"之说。在当时既有绣画并用,也有先绣纹形后填彩做法。
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湖北江陵马山硅厂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绣品,有对凤、对龙纹绣、飞凤纹绣、龙凤虎纹绣禅衣等,都是用辫子股施绣而成,并且不加画填彩,这标志此时的刺绣工艺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些绣品在图案的结构上非常严谨,有明确的几何布局,大量运用了花草纹、鸟纹、龙纹、兽纹,并且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手法上写实与抽象并用,穿插蟠叠,刺绣形象细长清晰,留白较多,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刺绣纹样的重要特征。
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为战国时期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两件绣品。观其针法,完全用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成于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图案龙游凤舞,猛虎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楚国刺绣艺术之成就。汉代绣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内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完整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从这些绣品看,汉绣图案主题,多为波状之云纹,翱翔之凤鸟、奔驰之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之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刺绣新采用的底本质材,则为当时流行的织品,如织成“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吉祥文字之丝绸锦绢。其技法以锁绣为主,将图案填满,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极为流畅。
刺绣佛像供养人东晋到北朝的丝织物,出土于甘肃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鲁番等地,所见残片绣品无论图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成为满地施绣的特色。传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绣,与唐代宗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不少唐绣佛像,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东方敦煌千佛洞发现之绣帐灵鹫山释迦说经图,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所藏释迦说法图等,都与当对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关联。此时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转变运用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刺绣所用图案,与绘画有密切关系,唐代绘画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鸟也渐兴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也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设色明亮。使用微细平绣之绣法,以各种色线和针法之运用,替代颜料描写之绘画形成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唐绣独特的风格。至于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更可视为唐代刺绣的一项创新。
唐以前之绣品,多为实用及装饰之用,刺绣内容与生活上的需要和风俗有关。宋代刺绣之作,除为实用品外,尤致力于绣画。自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嗜爱书法并及于绘画,书画乃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至宋更及于丝绣,书画风格直接影响到刺绣之作风。历代迄清各时代之绣画与绘画应有不可分离之关系。
宋代刺绣之发达,由于当时朝廷奖励提倡之故。据《宋史·职官志》载,宫中文绣院掌纂绣。徽宗年间又设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因而名绣工相继辈出,使绘画发展至最高境界,并由实用进而为艺术欣赏,将书画带入刺绣之中,形成独特之观赏性绣作。为使作品达到书画之传神意境,绣前需先有计划,绣时需度其形势,乃趋于精巧。构图必须简单化,纹样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与唐代无论有无图案之满地施绣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轩秘录》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说明了宋绣之特色。
元代绣品传世极少,台湾雇故宫博物院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观之,仍承继宋代遗风。元人用绒稍粗,落针不密,不如宋绣之精工。 元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刺绣除了作一般的服饰点缀外,更多的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用于制作佛像,经卷,幡幢,僧帽,以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元代《刺绣密集金刚像》为其代表,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山东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刺绣,除各种针法外,还发现了贴绫的作法。它是在一条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的做法,富有立体感。
明代刺绣以洒线绣最为新颖突出。洒线绣用双股捻线计数,按方孔纱的纱孔绣制,以几何纹为主,或配以铺绒主花。洒线绣是纳线的前身,属北方绣种,以定陵出土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为例,它用三股线、绒线、捻线、包梗线、孔雀羽线、花夹线6种线、12种针法制成,是明代刺绣的精品。属北方绣系的还有山东鲁绣、衣线绣和辑线绣。
明代刺绣始于嘉靖年间上海顾氏露香园,以绣传家,名媛辈出。至顾名世次孙顾寿潜及其妻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劈丝配色,别有秘传,故能点染成文,所绣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妙,世称露香园顾氏绣,盖所谓画绣也。此即传世闻名之顾绣。
顾绣针法,最主要继承了宋代最完备之已成绣法,更加以变化而运用之,可谓集针法之大成。用线主要仍多数用平线,有时亦用捻线,丝细如发,针脚平整,而所用色线种类之多,则非宋绣所能比拟。同时又使用中间色线,借色与补色,绣绘并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视图案所需,可以随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罗斗鸡尾毛,薄金、头发均可入绣别创新意,尤其利用发绣完成绘画之制作,于世界染织史上从未一见,即此可知顾绣有极其巧妙精微之刺绣技术。
清代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大部分均由宫中造办处如意馆的画人绘制花样,经批核后再发送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照样绣制,绣品极工整精美。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绣、湘绣等、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后又称为“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苏绣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刺绣运用普及于日常生活,造成刺绣针法的多种变化,绣工更为精细,绣线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图案多为喜庆、长寿、吉祥之意,尤其花鸟绣品,深受人们喜爱,享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苏绣出现了创新作品。光绪年间,余觉之妻沈云芝绣技精湛,闻名苏州绣坛。沈氏30岁时,逢慈嬉太后70寿辰,沈氏绣了“八仙庆寿”的八帧作品祝寿,获赐赠“福”“寿”两字,因而改名沈寿。沈绣以新意运旧法,显光弄色,参用写实,将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表现于刺绣之中,新创“仿真绣”,或称“艺术绣”,针法多变,富立体感。
近代刺绣艺术家沈寿,不但绣艺高超,还分类整理历代刺绣针法,继承顾绣、苏绣传统技艺,并引用西方素描、油画、摄影的表现方法,创造散针、旋针、以表现物体的明暗虚实。她绣制的意大利帝王肖像,在意大利都朗世界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会展出,获世界荣誉最高级之卓越奖。
1911她在年天津开设自立女工传习所,传授绣艺,组办女子师范学校传习所,培养专业人才,晚年病中写成《雪宧绣谱》,总结我国自唐宋画绣、明代顾绣以及她的美术绣所刺绣针法,为我国刺绣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苏绣的发达与创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许多新的刺绣,如乱针绣、束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精微绣、彩锦绣等。另外还有许多边疆少数民族的织绣,亦充分表现原始风格的自然美与拙朴之美。刺绣最早多为实用,及至宋元广及书画之制作,渐乃成为艺术珍赏之用。故宫所藏之刺绣,多属此类。时代最早者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为清代。经历代的创新发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几乎皆为精品,绣工匀整,针线细密,设色精妙,深得书法精髓,且均裱装成册轴卷,使观赏者往往误以为书画,欣赏珍藏艺术价值极高。
2013-11-07
展开全部
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中称为“针”或“女红”。刺绣是画缋的姊妹艺术,因此,《周礼�6�1考工记》便将刺绣隶列在绘画之内,认为“五彩备,谓之绣”而首肯刺绣的艺术地位。最初的刺绣又和美丽的丝织锦缎并列,统称为“锦绣”。这又从另一层面表明,它实用和审美结合的工艺文化性质,及它的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项项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发明创造,犹如串串宝石,获得了全世界的赞美。其中居于前列的便有刺绣,它是基于“丝”的发现和利用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从缝纫到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穿针引线到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一万八千多年前,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缝缀兽皮。到了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有了纺织。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中出土了带花纹的葛织品,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绢片、丝线、丝带和苎麻布,证明了中国的丝织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长达三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不仅树立起以农为本的思想,也建立起男耕女织的制度。女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要学习纺纱织布和裁衣缝纫,刺绣是与此紧密联系的。过去在江南地区,如像苏州一带,专门有一种称作”绣娘“的职业,从事富裕人家女儿的刺绣教习。她们不仅要刺绣自己的嫁妆,并且要制作很多带有刺绣工艺品(如荷包、汗巾之类),以便出嫁时送给男方的亲友。因此,绣花也就成为衡量新娘心灵手巧的一个标准。
在中国各地的民歌中有一种小调叫《绣荷包》,大意是说:一个年轻的少妇在家,忽然听到狗叫声,有人送来了出门在外的丈夫来信,要她绣一个荷包袋。她便带着欣喜急切的心情去找货郎,买绸选线。神仙故事和世间美景…..她几乎要把中国的人文都绣到荷包中去,以寄托对丈夫的爱恋。等她绣完了荷包袋,天也亮了,捎信的人也来了。故事并不曲折,但感情自然,真挚动人。千百年来,中国民间的刺绣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纺织工艺的起源,最早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养蚕缫丝织帛的出现,也在稍后的新石器时代,即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伏羲和西陵氏都是远古传说中的人物,神话传说中西陵氏之女黄帝之妻嫘祖是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山海经》一书记载:“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丝。”《绎史�6�1皇帝内经》则有“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的记载。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新古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有基本完整,但经过截割的家蚕茧。这些传说与实物,说明了原始社会养蚕缫丝织帛的情况。缫丝织帛是刺绣的前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转化,各种祭祀活动中主持者的礼服上面,就绣有各种颜色图案不同的花纹,故有“文绣之美”。《太平御览》上引《太公六韬》一段话说:“夏桀商纣之时,妇人锦绣文倚之坐食,衣以绫纨常三百人”,说明刺绣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传说虞舜之时曾有巧匠“工于刺绣山咱神祗”。《书经》中“虞书�6�1益稷篇”假托虞帝的话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之会,宗彝藻火粉米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会即绘;宗彝,指虞舜时绣的虎尊;藻即水藻;火即焰炎;粉米,粉如粟冰,米若聚米;古代礼服上刺绣像斧形的花纹,颜色半黑半白;古代礼服上两弓相背的图案,颜色为半青半黑;绣,指在细葛上的刺绣。这说明人们已利用自然界、动物界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在衣上,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宗彝、藻、火、粉米,作为刺绣纹样了。这些标志图案在以后的封建社会里曾被历代帝王采用,并加以增补成为冕服的形制。《诗经》一书《唐风》、《秦风》、《豳风》中所载:“素衣朱绣”、“衣绣裳”、“究衣绣裳”等等,既述说了当时贵州们穿着华丽的绣花衣裳,也道出了当时刺绣工艺普遍发展的概貌。周代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说法。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青徐二州(今山东)有“千里桑麻”,“冠带衣履天下”之称。随着纺织印染业的盛行,刺绣工艺应运而生,得到相应的发展。管子《轻重乙篇》说到“一女必有一刀、一椎、一针、一(长针)”;墨子也说“女工作文采,田工作刻镂”。“针”和“椎”都是缝纫、织绣用的工具,“文采”就是指绘画和刺绣。另外在《史记》上还载有:“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是当时染织刺绣品在上层社会中已经较为流行的另一旁证。
遗存至今的刺绣实物,目前发现的有宝鸡西周井姬墓中出土的辫子股绣残片,和长沙烈士公园战国木廓墓中出土的两片绣龙凤绢、3号墓出土的4幅辫子股绣件,以及406号楚墓中发现的绣花绢残片。近年在湖北江陵、河南信阳等地也有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江陵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出土的绣龙绣凤绢衾、白绢绣凤衾、绣龙凤虎罗衣、绣凤锦衣,以及香囊、镜套、枕袋、包袱等绣件,纹样多龙、凤、虎、蛇,还有去纹、花草、几何形、人物等。形象飞腾矫健,生动流畅,都是极为珍贵,年代久远的刺绣品。
刺绣作品不易保存。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刺绣,是粘附在泥土上的痕迹,丝织物的纹路和刺绣的花纹依稀可见,那用单线绣出的图案就是使用了“辫子股”的针法。战国时期的刺绣品,就出土物看已很复杂。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绣衾(被)和禅(单)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图案层次分明,交错有致,非常生动。虽然主要使用了“辫子股”的针法,其表现力有明显的提高。
唐代和宋代的刺绣工艺都有很大发展。白居易《秦中吟》一诗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镂刺罗襦”唐崔令钦《教坊记》上说:开元时表演“圣寿乐”所用舞衣,都刺绣目大窠花。苏鹗《杜阳杂编》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绣被,上绣鸳鸯三千,并间以奇花异草。相传玄宗时宫廷中,为杨贵妃一人织造奇锦、刺绣衣裙的工人多达700余人。
随着佛都的广泛流传,不少封建地主们争相建造佛像,抄颂佛经,妄图成佛,永享安乐生活。这种影响也渗透刺绣工艺领域里面来了。《杜阳杂编》载:“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能于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白乐天集》中有绣佛三事的记载。杜甫诗中也有:“苏晋长斋绣佛前”之句。上述文献说明了我国刺绣工艺发展到唐代,已由一般服用品上刺绣各种规矩花鸟草虫之类,推进到接近纯欣赏性的绣字绣像了。唐绣的加金银、缀珠及和色技术也极高。从近年发现的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所藏刺绣衣裙、刺绣袈裟等绣品中,也可窥见当时刺绣技艺之一斑。这里还应该提到梁人张率所写《绣赋》,叙述了刺绣的优秀传统和高超的技艺。其开篇写道:“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嗟莫先于刺绣。”他在记述当时刺绣的制作过程时说:“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象。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这是用文学形式专门赞美刺绣的佳名铭言。张率以他那独具感情色彩的艺术语言,极力赞美绣世的高超和所表现的现实内容:“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既锦华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之扬花,杂青松与芳权。”万其可贵的是,他还讽刺了那些服用这些丝绣的“邯郸之女,宛洛少年”,“顾影自媚,窥镜自怜,极车马之光饰,尽衣裳之妩妍”烘托绣艺的精美,把同情和礼赞,献给从事刺绣的民间艺人们。《绣赋》可谓从一个侧面,艺术地记录了当时刺绣的高度成就和影响。
中国刺绣,数千年来大体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长达三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不仅树立起以农为本的思想,也建立起男耕女织的制度。女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要学习纺纱织布和裁衣缝纫,刺绣是与此紧密联系的。过去在江南地区,如像苏州一带,专门有一种称作”绣娘“的职业,从事富裕人家女儿的刺绣教习。她们不仅要刺绣自己的嫁妆,并且要制作很多带有刺绣工艺品(如荷包、汗巾之类),以便出嫁时送给男方的亲友。因此,绣花也就成为衡量新娘心灵手巧的一个标准。
在中国各地的民歌中有一种小调叫《绣荷包》,大意是说:一个年轻的少妇在家,忽然听到狗叫声,有人送来了出门在外的丈夫来信,要她绣一个荷包袋。她便带着欣喜急切的心情去找货郎,买绸选线。神仙故事和世间美景…..她几乎要把中国的人文都绣到荷包中去,以寄托对丈夫的爱恋。等她绣完了荷包袋,天也亮了,捎信的人也来了。故事并不曲折,但感情自然,真挚动人。千百年来,中国民间的刺绣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纺织工艺的起源,最早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养蚕缫丝织帛的出现,也在稍后的新石器时代,即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伏羲和西陵氏都是远古传说中的人物,神话传说中西陵氏之女黄帝之妻嫘祖是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山海经》一书记载:“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丝。”《绎史�6�1皇帝内经》则有“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的记载。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新古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有基本完整,但经过截割的家蚕茧。这些传说与实物,说明了原始社会养蚕缫丝织帛的情况。缫丝织帛是刺绣的前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转化,各种祭祀活动中主持者的礼服上面,就绣有各种颜色图案不同的花纹,故有“文绣之美”。《太平御览》上引《太公六韬》一段话说:“夏桀商纣之时,妇人锦绣文倚之坐食,衣以绫纨常三百人”,说明刺绣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传说虞舜之时曾有巧匠“工于刺绣山咱神祗”。《书经》中“虞书�6�1益稷篇”假托虞帝的话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之会,宗彝藻火粉米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会即绘;宗彝,指虞舜时绣的虎尊;藻即水藻;火即焰炎;粉米,粉如粟冰,米若聚米;古代礼服上刺绣像斧形的花纹,颜色半黑半白;古代礼服上两弓相背的图案,颜色为半青半黑;绣,指在细葛上的刺绣。这说明人们已利用自然界、动物界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在衣上,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宗彝、藻、火、粉米,作为刺绣纹样了。这些标志图案在以后的封建社会里曾被历代帝王采用,并加以增补成为冕服的形制。《诗经》一书《唐风》、《秦风》、《豳风》中所载:“素衣朱绣”、“衣绣裳”、“究衣绣裳”等等,既述说了当时贵州们穿着华丽的绣花衣裳,也道出了当时刺绣工艺普遍发展的概貌。周代已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的说法。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青徐二州(今山东)有“千里桑麻”,“冠带衣履天下”之称。随着纺织印染业的盛行,刺绣工艺应运而生,得到相应的发展。管子《轻重乙篇》说到“一女必有一刀、一椎、一针、一(长针)”;墨子也说“女工作文采,田工作刻镂”。“针”和“椎”都是缝纫、织绣用的工具,“文采”就是指绘画和刺绣。另外在《史记》上还载有:“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是当时染织刺绣品在上层社会中已经较为流行的另一旁证。
遗存至今的刺绣实物,目前发现的有宝鸡西周井姬墓中出土的辫子股绣残片,和长沙烈士公园战国木廓墓中出土的两片绣龙凤绢、3号墓出土的4幅辫子股绣件,以及406号楚墓中发现的绣花绢残片。近年在湖北江陵、河南信阳等地也有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江陵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出土的绣龙绣凤绢衾、白绢绣凤衾、绣龙凤虎罗衣、绣凤锦衣,以及香囊、镜套、枕袋、包袱等绣件,纹样多龙、凤、虎、蛇,还有去纹、花草、几何形、人物等。形象飞腾矫健,生动流畅,都是极为珍贵,年代久远的刺绣品。
刺绣作品不易保存。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刺绣,是粘附在泥土上的痕迹,丝织物的纹路和刺绣的花纹依稀可见,那用单线绣出的图案就是使用了“辫子股”的针法。战国时期的刺绣品,就出土物看已很复杂。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绣衾(被)和禅(单)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图案层次分明,交错有致,非常生动。虽然主要使用了“辫子股”的针法,其表现力有明显的提高。
唐代和宋代的刺绣工艺都有很大发展。白居易《秦中吟》一诗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镂刺罗襦”唐崔令钦《教坊记》上说:开元时表演“圣寿乐”所用舞衣,都刺绣目大窠花。苏鹗《杜阳杂编》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绣被,上绣鸳鸯三千,并间以奇花异草。相传玄宗时宫廷中,为杨贵妃一人织造奇锦、刺绣衣裙的工人多达700余人。
随着佛都的广泛流传,不少封建地主们争相建造佛像,抄颂佛经,妄图成佛,永享安乐生活。这种影响也渗透刺绣工艺领域里面来了。《杜阳杂编》载:“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能于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白乐天集》中有绣佛三事的记载。杜甫诗中也有:“苏晋长斋绣佛前”之句。上述文献说明了我国刺绣工艺发展到唐代,已由一般服用品上刺绣各种规矩花鸟草虫之类,推进到接近纯欣赏性的绣字绣像了。唐绣的加金银、缀珠及和色技术也极高。从近年发现的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所藏刺绣衣裙、刺绣袈裟等绣品中,也可窥见当时刺绣技艺之一斑。这里还应该提到梁人张率所写《绣赋》,叙述了刺绣的优秀传统和高超的技艺。其开篇写道:“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嗟莫先于刺绣。”他在记述当时刺绣的制作过程时说:“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象。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这是用文学形式专门赞美刺绣的佳名铭言。张率以他那独具感情色彩的艺术语言,极力赞美绣世的高超和所表现的现实内容:“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既锦华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之扬花,杂青松与芳权。”万其可贵的是,他还讽刺了那些服用这些丝绣的“邯郸之女,宛洛少年”,“顾影自媚,窥镜自怜,极车马之光饰,尽衣裳之妩妍”烘托绣艺的精美,把同情和礼赞,献给从事刺绣的民间艺人们。《绣赋》可谓从一个侧面,艺术地记录了当时刺绣的高度成就和影响。
中国刺绣,数千年来大体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07
展开全部
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江,它位于浙江南部,古名慎江,曾名永嘉江、温江。流域总的地势是 西南高、东北低。瓯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西北流称梅溪,至李 家圩左纳八都溪后称龙泉溪,流经龙泉县后左纳大贵溪,进入紧水滩、石塘两水库,东北流 经玉溪水库,至大港头,左纳松阴溪后称大溪。至四都左汇宣平溪,至黄渡左纳小安溪,至 古城左纳好溪后,折东南流至青田县船寮左纳船寮溪,至湖边右纳小溪,之后始称瓯江。经青 田至温州市江心屿,水分南北二江,楠溪江从左岸汇入,其下游江心有七都岛分隔为两支,至 龙湾汇合后东流,又有灵昆岛分隔为两汊,北汊经七里黄华、岐头注入温州湾,南汊经兰田 码头注入温州湾,流域面积18 100平方公里,河源至河口黄华岐头全长384公里,落差1 300米, 平均坡降3.4‰。
��瓯江上中游干支流均为山丘地区,河谷下切很深,两岸地形陡峻,纵向底坡较大,使部分河 段河床受到强烈冲刷,还导致部分河段河床抬高。除沿江有狭长小台地 外,还有龙泉、碧湖 、丽水三片盆地。河床多险滩浅滩,下游温州市以下河宽达1.2~2.4公里。自温溪以下至 河 口段为感潮河段,瓯江河口是我国强潮河口之一,潮汐性质为规则半日潮,河口内龙湾潮差 平均为4.52米,最大曾达7.17米。流域内有耕地199万亩,其中水田176万亩,旱地23万亩 ,居住人口469万。
瓯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7.7℃,面临东海,常遭台风暴雨海潮袭击, 降 雨强度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 745.8毫米。流域西南部是浙江暴雨区之一,水旱灾害严重。 东 部平原水网地带地势低洼,常遭洪涝渍害。瓯江治理开发始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当时在好溪上游建古方塘,至今已有1 7 60年 历史,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流域内没有一座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防御水旱灾害的能 力很低。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现瓯江流域已建成大小水库288座,其中库容1 000万立 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21座。水库山塘塘河总蓄水能力22亿立方米。还有堰坝1.7万余条, 年引水量1.9亿立方米。建排灌站6 400多处,装机5万余千瓦。建江堤海塘1 100多公里, 水闸 236座。大量的水利设施灌溉和保护200多万亩农田及温州、丽水、云和、龙泉、缙云、青田 等城镇,效益显著。
��瓯江年均径流总量202.7亿立方米(最大308.5亿,最小92.8亿),水力理论蕴藏 量19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还有68.5万千瓦的潮汐 能资源,均未能很好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 前夕只有遂昌龙潭、云和瓦窑两座小水电站,装机共72千瓦。新中国成立后,水力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在50年代后期建成一批小型水电站,60~70年代又 建成一大批小型骨干水电站,70年代以来贯彻小水电“自建、自用、自管”方针,小水电建 设得到蓬勃发展。1983年12月地处瓯江上中游的庆元、龙泉、云和、景宁、武义、缙云等县 被列入全国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之中。农村电气化大大促进了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80年代在干流龙泉溪河段先后建成紧水滩大型水电站、石塘中型水电站,90年代又建成玉溪 中型水电站。还相继建成一批小型骨干水电站,其中上标水电站最大工作水头高达487米。
��紧水滩水电站位于瓯江上游云和县城北,集水面积2 761平方公里,是瓯江干流水力资源开 发 的第一座工程,水库总库容13.93亿立方米。紧水滩大坝采用混凝土三心双曲变厚拱坝,坝 高102米,坝顶轴线弧长350.6米,坝体内安装6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30万千瓦 。 1981年10月开工兴建,1986年6月大坝竣工,十分壮观。1988年6台机组全部投产,为华东电 网提供25万千瓦的调峰容量和5万千瓦的负荷备用与事故备用容量,多年均发电量可达4.9 亿 千瓦时。水库面积达34.2平方公里,形成一个秀丽的人工湖,可增加养鱼面积4万亩。水库 蓄水后使下游大溪流量得到调节,遇20年一遇洪水时可削减洪峰流量57%,对提高丽水市区 及碧湖镇的防洪能力,保护丽水、碧湖两盆地7万亩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塘水电站亦位于云和县境,离紧水滩水电站13公里,集水面积3234平方公里,是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二座工程,也是我国第一座开始使用电脑监控的自动化水电站。它与紧水滩水电站 尾水相衔接,水库总库容0.8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7.8万千瓦,年发电量1.89亿千瓦时。 工程于1985年7月开工兴建,1988年底大坝竣工,1990年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挥调峰效益,并 承担华东电网的部分调频及备用任务。石塘水电站还代替紧水滩承担泄放航运、灌溉基荷流量10立方米每秒的任务。
��玉溪水电站位于丽水龙泉溪大港头镇上游北埠村,离石塘水电站9公里,集水面积3407 平方公里,是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三座工程。以发电为主,水库总库容1 453万立方米。电站装机 容 量4万千瓦,年发电量9 060万千瓦时。电站具有一定的日反调节库容,除主要担任丽水地区 的电力峰荷外,尚可参加华东电网的调峰。它为下游5.1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和为乡 镇提供生活用水,还可改善瓯江丽水段的航运条件,水库水面 积约4 000多亩可供水产养殖。工程于1994年2月开工兴建,1998年7月27日通过验收后,于 同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
��瓯江流域现已建成水电站436座,总装机容量71.53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1万千瓦以上的水 电 站10座,容量52万千瓦。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工农业产值得到大 幅度增长,从而改善了人民生活
��瓯江上中游干支流均为山丘地区,河谷下切很深,两岸地形陡峻,纵向底坡较大,使部分河 段河床受到强烈冲刷,还导致部分河段河床抬高。除沿江有狭长小台地 外,还有龙泉、碧湖 、丽水三片盆地。河床多险滩浅滩,下游温州市以下河宽达1.2~2.4公里。自温溪以下至 河 口段为感潮河段,瓯江河口是我国强潮河口之一,潮汐性质为规则半日潮,河口内龙湾潮差 平均为4.52米,最大曾达7.17米。流域内有耕地199万亩,其中水田176万亩,旱地23万亩 ,居住人口469万。
瓯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7.7℃,面临东海,常遭台风暴雨海潮袭击, 降 雨强度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 745.8毫米。流域西南部是浙江暴雨区之一,水旱灾害严重。 东 部平原水网地带地势低洼,常遭洪涝渍害。瓯江治理开发始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当时在好溪上游建古方塘,至今已有1 7 60年 历史,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流域内没有一座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防御水旱灾害的能 力很低。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现瓯江流域已建成大小水库288座,其中库容1 000万立 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水库21座。水库山塘塘河总蓄水能力22亿立方米。还有堰坝1.7万余条, 年引水量1.9亿立方米。建排灌站6 400多处,装机5万余千瓦。建江堤海塘1 100多公里, 水闸 236座。大量的水利设施灌溉和保护200多万亩农田及温州、丽水、云和、龙泉、缙云、青田 等城镇,效益显著。
��瓯江年均径流总量202.7亿立方米(最大308.5亿,最小92.8亿),水力理论蕴藏 量19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还有68.5万千瓦的潮汐 能资源,均未能很好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 前夕只有遂昌龙潭、云和瓦窑两座小水电站,装机共72千瓦。新中国成立后,水力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在50年代后期建成一批小型水电站,60~70年代又 建成一大批小型骨干水电站,70年代以来贯彻小水电“自建、自用、自管”方针,小水电建 设得到蓬勃发展。1983年12月地处瓯江上中游的庆元、龙泉、云和、景宁、武义、缙云等县 被列入全国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之中。农村电气化大大促进了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80年代在干流龙泉溪河段先后建成紧水滩大型水电站、石塘中型水电站,90年代又建成玉溪 中型水电站。还相继建成一批小型骨干水电站,其中上标水电站最大工作水头高达487米。
��紧水滩水电站位于瓯江上游云和县城北,集水面积2 761平方公里,是瓯江干流水力资源开 发 的第一座工程,水库总库容13.93亿立方米。紧水滩大坝采用混凝土三心双曲变厚拱坝,坝 高102米,坝顶轴线弧长350.6米,坝体内安装6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30万千瓦 。 1981年10月开工兴建,1986年6月大坝竣工,十分壮观。1988年6台机组全部投产,为华东电 网提供25万千瓦的调峰容量和5万千瓦的负荷备用与事故备用容量,多年均发电量可达4.9 亿 千瓦时。水库面积达34.2平方公里,形成一个秀丽的人工湖,可增加养鱼面积4万亩。水库 蓄水后使下游大溪流量得到调节,遇20年一遇洪水时可削减洪峰流量57%,对提高丽水市区 及碧湖镇的防洪能力,保护丽水、碧湖两盆地7万亩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塘水电站亦位于云和县境,离紧水滩水电站13公里,集水面积3234平方公里,是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二座工程,也是我国第一座开始使用电脑监控的自动化水电站。它与紧水滩水电站 尾水相衔接,水库总库容0.8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7.8万千瓦,年发电量1.89亿千瓦时。 工程于1985年7月开工兴建,1988年底大坝竣工,1990年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挥调峰效益,并 承担华东电网的部分调频及备用任务。石塘水电站还代替紧水滩承担泄放航运、灌溉基荷流量10立方米每秒的任务。
��玉溪水电站位于丽水龙泉溪大港头镇上游北埠村,离石塘水电站9公里,集水面积3407 平方公里,是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三座工程。以发电为主,水库总库容1 453万立方米。电站装机 容 量4万千瓦,年发电量9 060万千瓦时。电站具有一定的日反调节库容,除主要担任丽水地区 的电力峰荷外,尚可参加华东电网的调峰。它为下游5.1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和为乡 镇提供生活用水,还可改善瓯江丽水段的航运条件,水库水面 积约4 000多亩可供水产养殖。工程于1994年2月开工兴建,1998年7月27日通过验收后,于 同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
��瓯江流域现已建成水电站436座,总装机容量71.53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1万千瓦以上的水 电 站10座,容量52万千瓦。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工农业产值得到大 幅度增长,从而改善了人民生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07
展开全部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品之一。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其中苏州的苏绣和缂丝(kesi)最为盛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