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初七的习俗都有哪些

 我来答
一翎孔雀蓝
优质答主

2020-09-17 · 中小学教师
个人认证用户
一翎孔雀蓝
采纳数:31 获赞数:147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守岁末的最后一夜,并迎接新春的到来。几千年来,人们将心灵的祝福不断融入春节,使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那么,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

民间流传农历新年习俗歌:“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大年初一

放爆竹。年初一早上,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即“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据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可见,放爆竹在古代是为了辟邪驱兽。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赵师侠在词《鹧鸪天·丁已除夕》里也写道,“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爆竹行》里则为我们详细描绘苏杭的一户人家在春节放爆竹的过程,表达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祝福: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迎喜神。上午日出后是迎喜神的时间,至于其降临方向和时辰,则由历书指定。人们往喜神降临方向出游。有的骑着牲口,有的步行,走到很远后放爆竹,焚香后返回。迎了喜神后,不管任何时候出门都吉利,不用再择良辰吉日。

拜年。春节期间,前往新朋好友家或者邻居那里祝贺新春,俗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非常盛行。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朝官往来,无论认识与否都要互拜,民众则各拜亲友。清朝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当然有些不用亲自去的,可用名帖投贺。据清朝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曰“名刺”;之后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曰“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则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占岁。古代人们通过岁星(即木星)的运行以推算制历。《吕氏春秋·勿躬》:“羲和 作占日,尚仪 作占月,后益作占岁。”之后,民间逐渐演变为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史记·天官书》:“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 魏鲜。”宋王安石《寄杨德逢》:“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

贴画鸡。古代人们于春节时,在门窗上画鸡用以驱鬼怪邪气。据晋朝《玄中记》载:当太是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树上时,度朔山上的天鸡就啼鸣了,于是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后来人们就用剪纸鸡象征着天鸡。

大年初二

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平常人家,均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祈望今年财源广进。不过,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刘海(或者范蠡),赐福镇宅的武财神为钟馗,当然武财神也少不了关羽。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守护神,同时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姑爷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还必须带一些礼品、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且在娘家吃午饭。

大年初三

烧门神纸。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一般将门神像贴在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礼记·祭法》载:“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起,不管天子还是庶民,都崇拜门神。而正月初三这天,则要将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表示年已过完,要营生了。

饿鬼日。据说这天还有忌探亲访友的习俗,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淡化了这个习俗。

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古代的人们,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可以放假五日。之后,民间之间演化为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的小朝节。

大年初四

迎神接神。据说这一天是各路神仙由天界降临人间的日子,因此要“送神早,接神迟”。送神要早,而接神则在下午也行。准备好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焚香点烛烧金衣即可。

大年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

送穷神。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的。据说这天天亮前是众神灵归天之时。这时要送穷神,家家户户要从炕角或屋角扫些垃圾尘土倾倒于门外街口,并焚香纸,燃放鞭炮,送走秽气。穷神是姜子牙妻子封号,号“五穷媳妇”,即寿、康、富、德、善终五穷,她嫌贫势利,被姜子牙贬封“穷神”。

开市。古代大小店铺从年初一关门到初五开市,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是财神生日,在这一天开市就可以招财进宝。

抢路头。在吴地,信奉路头财神。据说这天是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而人们又认为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尤其灵验,因此称之为“抢路头”。

过了这天,春节时所有禁忌开始解除,之后人们开始忙于生计,过年的气氛开始散去,即“五日年下”。

大年初六

挹肥: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实际上就是农民开始下田,准备春耕之意。

此外,这一天还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要放鞭炮,象征今年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大年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如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中国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里面的芹菜和葱暗喻聪明,蒜暗喻精于算计,芥菜暗喻令人长寿等。

吃素面线:在中国台湾,这一天要吃素面线,长长的面线就是代表富贵长寿,因此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之意。

补天穿:传说人日多阴,犹如天穿了洞,要帮它补一补,以免大雨成灾。于是以年糕祭神,即补天。

始末之福音
高粉答主

2019-01-18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663
展开全部

春节大年初一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炮仗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大年初二

回娘家: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春节大年初三

饿鬼日:到了大年初三,旧习称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赤狗日: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谷子生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春节大年初四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春节大年初五

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路头神: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

春节大年初六

正式开业: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

送穷鬼: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挹肥: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但现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卫浴设备,故已无此俗)。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春节大年初七

吃素面线:在台湾地区,大年初七称为“七元”,也就是人的生日,所以这一天要吃素面线。华人庆生日,多有吃面线的习惯,长长的面线就是代表富贵长寿,所以,初七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的意义。

补天穿:说是人日多阴,好像天穿了洞,要帮它补一补,以免大雨成灾。于是以年糕祭神,叫做补天。

吃七菜羹:大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来年大丰收。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明天初八应该重新打起精神,开始努力工作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奋斗的小明
互联网爱好者

2020-09-17 · 随时了解一些互联网详情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8014万
展开全部

不同省份,不同地方,可能会有着不一样的习俗。

我是广东潮汕人,那么,我就介绍一下,广东潮汕地区,在春节期间的一些习俗吧!

如果可以缩写的话,整个过年,在潮汕这边,一般就是吃团圆饭,走亲戚,回娘家,然后剩下的就是祭祖,拜神,拜神,拜神,拜神。

大年初一,起床以后,就要穿上新衣服,新年新气象。见到家人,就一定要开口说新年好,说上几句祝福话。

在这一天,会有亲戚到家里来拜访,我们也要去其他亲戚家里做客。

当然了,大年初一,由于不能拿刀,所以,团圆饭,一般都是外出吃。别问我饭店的厨子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办。反正我们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吃一顿。

在这一天,不管孩子多调皮,多不听话,也不能打孩子。毕竟,这是过年,要笑。不然第一天就生气,未来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要是不小心打碎东西,就要大声说出,瓷打碎,大富贵。

另外,在这一天,不论家里产生了多少垃圾,都绝对不能拿扫把,还有丢垃圾。垃圾都要留到初三那会,才可以丢。

到了大年初二,就是回娘家。

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吃饭,带上双数的水果和红包,给家里的老人送祝福,送温暖。

当然了,吃完午饭,就要到娘家的亲戚那里坐坐,毕竟一年到来,见面的次数不多,也就春节期间有走动几下。

等傍晚以后,才回家。

只是,如果亲戚比较多的话,晚上可能还要再到其他亲戚那里坐坐。

大年初三的话,我们这边要到村里的氏堂那里,祭拜先祖。

同一个姓氏,同一个祖先。在那一天,没办法睡懒觉,因为你如果睡过头了,到时候人家都拜完了,东西都收走了, 你想拜也没得拜。

所以,要早起。当然了,还要把初一初二的垃圾都给扔了。

到了大年初四的时候,就是拜灶神。

初五,拜财神。

初六,村里请老爷,拜老爷。

在那一天,每个村都会请老爷,所以特别的热闹,到处可以看到请老爷的轿子,还有长长的队伍。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是先在村里请老爷,等烧香拜神过后,就要带着老婆孩子回娘家,观看那里一年一度的特大型请老爷仪式。到了晚上还有火把节和烟花盛会,就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机会燃放烟花。

初七,拜老爷,送老爷回庙。

整个过年,在潮汕这边,除了吃喝玩乐,剩下的时间,都用来拜神了。

所以,一定要在年前准备好多的香,水果,三牲和“元宝蜡烛”。

看似轻松的春节,其实在我们这边,没有一天可以轻松的。

曾经有人说过,潮汕人的一辈子,除了喝茶赚钱之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拜神了。或许,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但是我们热爱这样的生活,可能就是这份信仰,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动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7519167
高粉答主

2020-09-17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9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6万
展开全部

初一:

守岁,十二点一过,那必须放炮。现在没了,城市里不让放炮了,真好。以前小时候春晚一开始倒数,我就得捂好耳朵,即使你捂着耳朵,你能听到四面八方仿佛约好了一样,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再配上电视上隐约传来的春晚上的锣鼓喧天,这过年的气氛就算被烘托到了极致。

这鞭炮纸你还不能扫,这叫开门红,大年初一开门,一地红红的鞭炮纸,这一年都是越走越红火,吉利!大吉大利的好彩头。

初一这一天,不能倒垃圾,不然就把福气倒出去了,不能动剪子动刀。大概是这样吧。

初二:

有闺女外嫁的,这一天要回来了,这叫回门,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后面跟着半个儿。这一天的核心内容就是招待姑爷。

北方正月初二做生意的人要祭财神,简陋一点的烧点元宝香烛,喝碗元宝汤(就是馄饨),讲究隆重的要整羊整鸡整鸭整猪整鱼五大供。

初三:

初三不能出门,从小我妈就念叨,初三出门不吉利,不管去哪儿都不成,远门更别想了,所以初三就得在家呆着,吃吃吃喝喝喝看电视,在院子里野跑,放点小摔炮儿,搞点儿恶作剧,一到饭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初四:

大年初四叫羊日,因为传说女娲娘娘是在这一天造的羊,第七天造的人,第一天造的鸡,三羊开泰就是打这儿来的,你小年时候送的灶王爷,今天他要回来了,也就是接神的日子,灶王爷打天庭回来,要看看你们家人都在啊,过的还不错啊,他没在家这几天,你们没闹什么妖蛾子吧。

所以家家要准备供品迎接灶王爷回来,准备瓜果香烛啥的。

其实初四都是接各路神仙回来的日子,有些地方接财神的,五路神的,因为各地风俗不一样的,可能接的神仙也略有不同吧。

总之就是接神接福接喜接财,祝新的一年要啥有啥,想啥有啥。

初五:

又叫破五,有一种说法是,叫破五, 是因为到了今天,那些个过年的禁忌就都可以不用讲了,什么不能动剪刀啊,垃圾不能往外倒啊,不能动剪子啊,在这一天都可以了。

会有一部分做生意的选择在这一天开门营业,放鞭炮,迎财神,祭财神,祈求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有童谣:

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财源广;正月初五摸元宝,大钱小钱用不了;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

初六:

送穷神,所谓的穷神是黄帝的玄孙,为人节俭,喝稀粥穿破衣,别人送给他衣服他也不穿,初六的时候驾临人间,看谁家脏乱,就住进去了。家里住个穷神,这多不吉利啊。

所以初六会进行一些扫土打扫卫生把垃圾全部扔出去,让家里保持整洁干净,这样就不会招来穷神了。

初七:

女娲在这一天造了人,所以这一天是所有人类的生日,也就有了吃面的习俗,过生日自然要来一碗长寿面的,有面线,还有米线,反正取的都是长长久久之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设计部的强哥
高粉答主

2020-09-17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0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1万
展开全部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和规矩的国家,在每个重要的节日,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忌讳。这些民间传统或多或少代表着古时候人们对于吉祥和平的向往。尤其是过年的时候,正月里的每一天都有它的讲究。

不过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所讲究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在我的家乡福建地区,老人家从小就教我们初一到初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初一:早餐一碗太平面

福州线面是福建特产,在福州和周边县市,不论你大年三十晚上吃的是什么,初一早晨一定要煮一碗太平面吃。而且面里一定要有一个鸭蛋,汤最好是用鸭肉熬出来的,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福州人管鸭蛋叫鸭卵,发音和“压浪”相同,在过去沿海的渔民都希望来年出海能够风平浪静,所以吃一个鸭蛋那真是福气满满。

初二:白额春联不拜年

在福建很多地方初二是不能拜年的,尤其是莆田地区,因为当地人认为初二拜年会给主人家带来霉运,所以初二这一天大多数都出去游玩,不呆在家里,避免有人上门。留在家里的,也不会互相串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

原来在明朝时候,倭寇屡次侵犯福建,当时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还在浙江,受朝廷调任星夜回到福建剿除倭寇,这才平定了倭患。逃亡的百姓这才敢回到家里,只是家园早已残破不堪,亲人多数已经遇害,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二,也被称为“探亡日”。在春节的喜庆气氛里,当地人们会在红联上头10厘米左右的地方覆一截白联,借以在春节里表达哀思。

初三:千家祭神送穷鬼

送穷鬼的习俗多在三明地区,当地人在初一,初二的时候不倒垃圾,在初三傍晚将垃圾和家里的破烂统统倒掉或者烧光,称为送穷。古时候的人还会将垃圾带到很远的河边扔掉,回来的时候捡几颗鹅卵石带回来,叫做“捡元宝”。

初四:迎接灶王做大岁

和莆田相反,福州地区初二有回娘家的习俗,而初四却呆在家里。因为初四被称为“神落地”,灶王爷从天庭汇报回来,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守在家中,迎接灶王回民间。而仙游莆田地区初二不出门,初四才是过年的重头戏,大家重新围炉一起过大年,热闹程度比三十的晚上还精彩,这大概也是全国唯一在初四重新过年的地方了。

初五:破五开市迎财神

“破五”的意思是在春节期间民间有很多禁忌,例如不能打碎东西、不能做针线活、不能打骂孩子、不能讨钱逼债等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就可以解除,因此这一天被称为“破五”,也代表这一天过后就和节前一样了。

迎财神是商铺的惯例,从正月初一开始,大小商铺都要歇业,直到正月初五财神到来的时候重新开业。所以这一天别忘了向亲朋好友们贺一声:“恭喜发财!财源广进!”

初六:马到成功拜紫姑

农历正月初六又被称为“马日”,这是因为在中国民间传说里,女娲创造生灵时是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而第六日正是马出现的日子。人们为了讨吉利,在这一天下田备春耕,取新的一年马到成功之意。

马日也叫挹肥。在很多地方,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打扫,而初六这一天,“紫姑神”(又叫厕神)会来检查卫生,因此在初六这一天人们要进行大扫除,把厕所清理干净。

初七:七人七元七宝羹

初七这一天也叫七元节,或称为人日,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在闽西客家地区,客家人用炸果、炸豆腐等七种佐料煮成“七宝羹”,客家人认为吃了“七宝羹”,这一年都会无病无灾。

福州地区的“七宝羹”又有所不同,通常是用桂圆干、红枣等七种干果熬成甜汤,但寓意都一样,都是代表了古代人民求保平安,祈福纳吉的淳朴愿望。

当然,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也有不尽相同的习俗,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很多传统习俗都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只希望我们不要排斥这些祖祖辈辈们遗留下来的民族风俗,让这些我们小时候津津乐道的民间文化还能够一代一代继续传扬下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