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主张、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主张:记录性可断定尽可能不侵蚀原有物质的全貌,在观众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一。实景拍摄,摄影机随人物在实际空间中运动,传统场面调度理论消失。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同时避免舞台观念的戏剧用光。
长镜头、景深镜头的运用每个镜头成为完整一段,体现创作者忠于自然的客观性,体现巴赞“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观点。
代表人物及作品:
1.罗伯特·罗西里尼 :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德意志零年》 此三作被誉为"战争三部曲",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进入全盛期,《意大利万岁》。
2.维斯坎迪:
3.德西卡:
《偷自行车的人》、《温别尔托·D》
4.德桑蒂斯:
《罗马十一时》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指20世纪40年代在意大利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意大利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从漫长的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下,从战后的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摄影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电影运动后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意大利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成就,改变西方与美国电影力量对比,并向传统戏剧电影挑战,创造更为电影的艺术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1、北村,新现实主义代表作《最后的艺术家》、《施洗的河》。
《施洗的河》讲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毕业于医科大学的刘浪历尽俗世中的罪孽生活,走向灵魂觉醒的过程。刘浪孩提时代 生活在一个缺少温情的家庭;生逢乱世,他成人后继承父业,在南方一个城镇以恶抗恶,不择手段地贩卖烟土,杀人越货,成为黑社会的一方霸主。
但于此同时,他在精神上却找不到依托,以致最后精神崩溃,万念皆灰。但他读医科大学的一位奉读《圣经》女信徒却一直对他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在经历了大奸大恶、大风大浪,面对了周围无数人的死亡之后,在经历他的精神生命无数波折扭曲之后,他找到了精神皈依之所。
2、三盅,新现实主义代表作《9克拉的诱惑》、《大负翁》。
《9克拉的诱惑》讲述的是一个上海棚户区里长大的男人,幸运得到“鸽子蛋”巨钻之后的命运跌宕,作者三盅运用诙谐调侃、圆熟老辣的文笔描写了一个小人物遭遇大财富时其人生际遇戏剧性的变化的喜剧故事。
3、梁斌,新现实主义代表作《红旗谱》。
《红旗谱》是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梁斌。该小说讲述了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的故事。
4、孙犁,新现实主义代表作《风云初记》。
《风云初记》,孙犁著长篇小说,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作品用饱含诗意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在抗日风暴中飞跃成长的农村妇女和人民战士。
5、徐光耀,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是2006年12月1日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小说,该小说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徐光耀。《小兵张嘎》是《百年经典》中的一册,以一级战斗英雄燕秀峰为原型讲述了抗日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一、纪录性 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十一时》都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而《罗马十一时》一片由于有了新闻记者在叙事上的参与,而更像是一部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报道。
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的摄影机也如同“新闻片摄影机的人性,它与手和眼密不可分,几乎与人体等同,随时配合摄影师的注意力”。客观的尽可能不侵蚀原有物质的全貌,在观众的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一。巴赞称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纪录性,具有极为特殊的美学价值。
二、实景拍摄 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而在此之中,摄影机跟随着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正是电影在空间观念上的突破,它自然使得传统的场面调度的观念随之消失,而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同时,实景拍摄也避免了隶属于舞台观念的戏剧性用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摄影师更多地采用了自然光。
三、长镜头的运用 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这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为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巴赞曾提出。:“电影的特性,暂就其纯粹状态而言,仅仅在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现实主义对于长镜头的运用,在空间观念上是符合巴赞所下的定义,是符合电影特性的。
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在新现实主义的许多代表作品中,的确都运用了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然而,巴赞在进行深入的分析中提出,非职业演员的运用,并非是新现实主义的贡献,早在《战舰波将金号》中,群众演员就代替了大明星。同时,巴赞还谈到:“从电影史上看,不用职业演员这种作法不能说明社会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也不能说明当代意大利流派的特征;对明星原则的否定,一视同仁地使用职业演员和临时演员,这才确实是他们的特点。这里重要的是避免职业演员的角色类型固定化:他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应当为观众造成先入为主的概念”。而新现实主义将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混用,使演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结果才“必然能够获得意大利电影的绝妙的真实性”。
五、结构形式 劳逊曾谈到2“由于新现实主义的基本概念是简单的,因此最优秀的新现实主义的影片的结构也是简单和动人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制作者,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结构形式。他们不使用什么倒叙、闪回等,那样一些令人费解的结构形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简单、最为鲜明、最为直观的结构形式,其结果也是一种最为清晰、最为自然、最为充实的结构形式。这同样是影片的纪录风格所决定时,正如柴伐梯尼所倡导的那样:新现实主义的影片要从素材本身产生结构。
六、地方方言的运用 这一点在我们译制出来的影片当中是听不出来的。但这却是新现实主义追求纪录和写实主义的一部分,是受到了爱德华多·德·菲利浦的方言戏剧和维尔加的影响。同时,也是民族电影追求声音效果表现的极为突出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方言的处理上,新现实主义制作者是很注重分寸的,他们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点,又尽可能地使人们听得懂。 ’巴赞从电影的照相本性出发,强调电影不能离开真实。他说: “电影的完整性在于它是真实的艺术。”巴赞所指的真实,是一种可见钩空间真实。从“空间真实”的观念看蒙太奇学派的理论及观念。 巴赞认为,那是一种反电影性的观念。因此,他推祟长镜头。同时,也是从这一观念出发,他给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片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新现实主义通过对于事物的整体性的认识,而对于现实作了整体性的描述,“绝没有导致美学的倒退,相反,它推动了表现手段的进步,促进了电影语言的发展,扩大了电影风格的范围”。特别是通过我们上面总结概括的那几点中可以看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确与其他的形形色色的现实主义相比较,对于现实真实的透明度更强,也更具有说服力。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后,《游击队》、《太阳仍然升起》、《偷自行车的人》、《擦皮鞋》、《罗马11时》、《希望之路》、《强盗》、《艰辛的米》、《大地在波动》等影片中被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这些影片的内容题材几乎是在以往欧美影片中难以见到的,主人公也是清一色的小人物,包括神父,家庭主妇、农民、失业工人和游民,无所不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电影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流程,虽然早已结束了,但是它所倡导的纪实主义和让普通人成为银幕的主人公等美学思想将是永存的,它具有革命意义的美学观念将长久地影响电影艺术的发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影片:
Cesare Zavattini (1902-1989)
1902年9月29日生于意大利的卢查拉,曾任新闻记者,1936年进入电影界,担任编剧。他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和理论家,参加了该流派几乎所有重要作品的创作。1942年与勃拉塞蒂合作的《Quattro passi fra le nuvole(云中四部曲)》是其早期的著名作品,新现实主义的影片《孩子们看着我们》、《擦童鞋》、《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温培尔托.迪》、《罗马十一时》等都出自他的手笔。西柴烈柴伐梯尼于1989年10月13日逝世。
Roberto Rossellini(1906-1977)
1906年5月8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罗马,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建筑家。高中毕业时,因为迷恋电影,于是放弃进大学的机会,进入电影界发展;1934年写了一篇灵感来自德彪西音乐《牧神午后》的电影故事,被拍成了电影,1945年罗西里尼执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Rome, Open City,1945),宣告新写实主义电影的到来, 1946年的《游击队》(Paisà ,1946)和1948年的力作《德意志零年》(Germania anno zero,1948),组成了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罗西里尼与英格丽褒曼的爱情故事也被人们广为流传;罗西里尼在60年代后期主要侧重电视工作,为电视台拍摄了不少历史人物的传记片。1977年6月3日因心脏病在罗马逝世。
Vittorio De Sica(1902-1974)
1902年7月7日生于意大利,并在那不勒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父亲恩贝托德西卡是一个对表演事业有着强烈兴趣的银行职员,他鼓励他相貌英俊的儿子去追求演艺生涯;16岁登上银幕,21岁跟他人一起搭台演戏,成为舞台剧的偶像巨星; 1932年开始成为电影明星,主演浪漫喜剧;1939年初执导筒,出师不利,1942年的《孩子在看着我们》(Bambini ci guardano,I,1942)是他执导的第五部电影,则是一部颇具洞察力的成熟之作,它深入地展示了成年人的荒唐行为对孩子们天真的头脑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当时掀起了一场电影的革命,同时这部电影还是德西卡与西柴烈柴伐梯尼之间合作的开始;他们的伟大合作产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擦鞋童》(Sciuscià,1946)和《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 ,1948),将新现实主义美学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因导演作品的商业失败,将主要经历转向表演,一辈子共参演了150多部影片,60年代曾执导少量佳片,但总体份量远不如前。德西卡于1974年11月13日 在法国逝世。
Luchino Visconti(1906 -1976)
1906年11月2日出生于意大利一个贵族之家,从小受贵族教育,青年时代热爱戏剧。1936年至1942年甘愿去法国,给导演雷诺阿当助理,自此开始他的电影生涯;1943年维斯康蒂在意大利导演了第一部影片《沉沦》(Ossessione,1942),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声”,1948年的《大地在波动》(La terra trema: Episodio del mare,1948)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五十年代维斯康蒂转入戏剧界,并成为出色的戏剧导演;六十年代的电影作品《洛可兄弟》(Rocco e i suoi fratelli,1960)、《豹》(Il Gattopardo,1963)都在不断完善他的表现风格,即一种现实主义的、近似小说的叙事风格。《魂断威尼斯》(Morte a Venezia,1971)开拍前,得知自己已身患癌症,它是维氏对自我,对艺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既是谢世之作,也是一部深沉的自我思考性作品。影片从较深层次探讨了生命的价值,探讨了死亡与新生的交替,给人以深刻的启示。1976年3月17日逝世于意大利罗马。
Giuseppe De Santis (1917 -1997)
1917年2月11日生于意大利丰迪,毕业于罗马大学;1940年进入墨索里尼指令创建的“电影实验中心”,但他很快成了一位反法西斯的影评家,并成为该中心的刊物《电影》杂志的骨干。1942年桑蒂斯担任影片《沉沦》的助理导演,为以后的新现实主义打下了基础。1947年,桑蒂斯第一次独立执导了影片《悲惨的追逐》(Caccia tragica,1947),这部反映意大利当时社会问题的影片获得成功,使桑蒂斯跻身于意大利一流电影导演之列;1949年的《艰辛的米》(Riso amaro,1949)和1952年的《罗马十一时》(Roma ore 11,1952)等影片都属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作品,桑蒂斯被称为第二代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桑蒂斯1997年5月16日因心脏病,在意大利罗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