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死有多少种叫法?

 我来答
佳爷说历史
高粉答主

2018-08-01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9万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死“的别称有:

1、按身份等级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zu)”,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2、按年龄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

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3、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

4、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

5、其他

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

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6、土语、俏皮话

“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艮儿屁着凉”,“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多具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扩展资料:

1、死,指原有物质的新陈代谢停止,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是一种生命物质失去活性的状态。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能够导致死亡的现象一般有:衰老、被捕食、营养不良、疾病、自杀、被杀以及意外事故,或者受伤。所有已知的生物都会不可避免的经历死亡。

2、死亡的其他说法

坏人死了叫翘辫子或回老家,亲人或朋友死了叫去世、逝世,小孩子或未满18岁的死了叫夭折,突发死亡叫遇难,高僧之死叫坐化。

参考资料:死_百度百科

琉璃月下常春藤
2017-01-15 · TA获得超过9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4万
展开全部
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此有了“崩”、“薨”、“卒”、"不禄"、“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

根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崩(bēng),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崩”本义是山倒塌。《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
2.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3.卒(zú),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史记·魏公子列传》:“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 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4.不禄(bù lù), 古代称士死为不禄 ━ "不禄,不终其禄."
5.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死”的本义就是指人死,由人死引申为动物的死。《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再细分:《礼记·檀弓上》:“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少者曰死,老者曰终。"
6.殇(shāng),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 为国战死者:国~。~魂。
7.殒(yǔn), 古代泛指死亡。
8.缢(yì), 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9.殪(yì), 古代称被射死,杀死。
10.殂(cú), 泛指死亡。
11.圆寂,专指和尚的死。也叫“坐化”。
12.登仙,专指道士之死。也称“羽化”。
13.牺牲,指英雄壮士之死。也叫“捐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长恨剑锋雄姿H
2016-12-24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6%
帮助的人:2053万
展开全部
(一)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二)根据人的年龄。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此又分为三类: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者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三)根据人的死因。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
(四)根据人的宗教信仰。和尚死谓之“圆寂”、“示寂”;喇嘛死谓之“涅槃”;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等等。
(五)民间对死的敬称(礼貌用语)。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殒”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与世长辞)、“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六)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称死者有不同说法。如“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儿叫唤去了(言已人土与秋虫为伴了)”,“嗝儿屁着凉了”、“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但多具有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骄我慢845
2014-07-07 · TA获得超过1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7.4万
展开全部
皇帝--驾崩(殂) 皇亲国戚--薨 高官达贵--逝\卒 平民--死 僧侣--圆寂\坐化\羽化\涅盘 道家--驾鹤西游 美人--香消玉殒 烈士之死--就义 英雄之死--牺牲 为国之死--捐躯 师长之死--千古 病榻之死--断气 救徒之死--升天 他乡之死--客死 救人之死--献身 长辈之死--见背 公务之死--殉职 急病之死--暴亡 亲人之死--永别 婴儿之死--夭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明日shawn
2017-01-06 · TA获得超过223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02
采纳率:36%
帮助的人:529万
展开全部
  1. 用动物致死:例如用毒蛇,或用大蟒蛇;还有用大象踩死,或让大象鼻子把人多次抛起摔死;还有用马拖死等。

  2. 割喉:与砍头不同的是,割喉之后,头颅和身躯没有分离。

  3. 剖腹:剖腹刑的残忍程度各地也差不多,例如把肠子拖到十几米之外,摘除内脏等等。

  4. 投掷:将犯人从高处抛落,例如岩石、塔楼、城墙、教堂等。抛落的下方也有不同的讲究。

  5. 饿刑:这种刑罚包括没饭吃、没水喝,同时也经常伴随其他的惩罚。

  6. 囚笼:笼是指特别狭小的容器,用来囚禁犯人,一般还会附带其他惩罚,例如饥渴。

  7. 十字架刑:这种刑罚非常著名,最早不是希腊、罗马人发明的,但是,欧洲将这种刑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8. 活埋:这种刑罚在世界各地很普遍,包括中国,最常见的就是用土埋掉。

  9. 木桩刑:这种刑罚在亚洲、欧洲都有。所谓木桩刑就是把人钉在一个巨大的木桩上,一般是从肛门插入,严重的从口腔穿出。

  10. 活剥:活剥不用多解释,大家都能理解。这种刑罚在亚洲、欧洲都有。印度的做法是用小火在身体表面烤,然后再剥。

  11. 车轮刑:这是一种将人绑在车轮上活活打死的刑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