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题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
(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 语基与语言运用。(20分)
1. 下面有一项词语书写有错误,看你是否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出其选项。( )(2分)
A. 阡陌 俨然 黄发垂髫 不胜枚举
B. 涉猎 泯然 刮目相待 养贻之福
C. 孀妻 穷匮 源头活水 世外桃源
D. 案牍 鸿儒 黔驴技穷 血雨腥风
2. 下面句子中有一项成语使用不当,令人啼笑皆非,请你找出来。( )(2分)
A. 月亮虽说是地球的近邻,却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B. 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
C. 所有这些,均属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
D. 奥佛士坐在石头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卑躬屈膝地伏在他面前。
3. 下面句子划线词语有一项理解不准确,请你当一次“医生”,找出来。(2分)( )
A. 他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意外地,手指触到了一点黏黏的东扮凯搭西。(下意识地:指一种自觉的心理意识。)
B.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见异思迁: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C. 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走,却驾车往北走,这里比喻心理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D. 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战。)
4. 从语言得体的角度看下面张贴的四则标语最合适的一则是( )(2分)
A. 火葬场:“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B. 医院住院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C. 公路旁:“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D. 幼儿园:“生活向低标准同志看齐,工作以高标准来要求。”
5. 根据下面的内容,仿照划线的词句,在横线上各接写一句话。(2分)
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瀚的海洋;白云_________________;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
6. 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4分)
(1)用一句话介绍这幅漫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的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一句话,看看你有多机智多幽默。(2分)
二战期间,在德里兰三居头首脑会议上,斯大林(前苏联总统)不断对罗斯福(美国前总统)和邱吉尔(英国前首相)施加压力,通过的决议全是斯大孙袭林提出的。罗斯福和邱吉尔受不了啦,决定要耍弄一下斯大林。
一天早上,在例行会议前,邱吉尔说:“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全球主宰!”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主宰!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了什么?”
斯大林举起手用力地往下一劈,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邱吉尔与罗斯福想耍弄斯大林,是想用厅拿语言把他逼入绝境,没想到却反受其辱。
8. 按要求填空。(4分)
(1)《木兰诗》中概写宿营地夜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画眉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使楚》一文中引出一则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句写雨的古代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40分)
(一)赏析《乌衣巷》,完成9~10题。(4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 前两句哪些词语与后文的“百姓家”照应。
10. 前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和意境作一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0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斯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1. 给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2分)
婴 儿 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 之 教 今子 斯 之 是 教 子 欺 也。
1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1)曾子之妻之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反为汝杀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曾子认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4分)
今夏,地球为什么“高烧”不退
今年六月以来,大范围的高温干旱持续不断。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罕见的热浪夺走了近2000人的生命。印度许多地区的最高气温趣过了45℃,巴基斯坦的最高气温一度攀升到53℃,首都伊斯兰堡的最高气温也连续数天保持在43℃。在瑞士,6月份平均气温创近250年来的最高记录。在中国,长江以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破记录。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特别是7月以来,有的地区降水量甚至不是10毫米,造成一些城镇限量供水。
(2)地球“高烧”,原因何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等气象专家撰文称,大气环流的异常是一个直接的影响因素。
(3)专家们认为,印度半岛本应于6月上旬开始的季风雨季明显延迟,直到6月中旬,仅在西南沿海的部分地区有少量降雨,大部分地区连续数月降水严重偏少。某间,印度半岛上空持续被东进的伊朗高压所控制,干热的西北气流造成了持续的干燥酷热天气。
(4)在欧洲,一个较强的高压脊稳定在欧洲中南部上空,使该地区热流不断。同样,我国华南、江南地区高温天气了持续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它是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变化和高温天气的主要因素,与热带气旋、江淮梅雨、暴雨以及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关系极为密切,它的强弱、进退对我国雨带活动及旱涝分布起着决定作用。从6月底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盘踞在江南、华南上空,稳定少动,使得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天气晴朗,阳光照射极为强烈且日照时间长,气温自然居高不下。
(5)科学家研究发现,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有关专家也称,今年在北半球30多个国家出现热浪,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其根本原因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密切关系。
(6)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瞿盘茂则认为,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瞿盘茂说,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半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有两个最明显的证据:一是霜冻日数的下降,二是极端冷的天气事件的显著减少。然而,全球极端暖的天气事件并没有出现和它们相对应的增加趋势。虽然我国南方今年极端高温现象确定十分异常,但从过去50多年的变化来看,35℃以上的高温日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7)专家认为,不管今夏高温与人球变暖有没有直接联系,全球变暖的确会导致某些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今年的普遍高温对人类是一次警示,它将引导人们深入地思考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从而采取实际行动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半月读》2003年第17期,有所增删)
15.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 第(2)段中的划线句在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17. 请分析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在中国,长江以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破记录。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此段运用了举例子、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中对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作出了许多猜测和解释,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 试根据你所了解的物理或化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全球变暖”这一现象产生的其它原因(至少说出两点),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两条合理可行的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12分)
我家天天有战争
我家天天有战争,参战的双方是我们那三周岁半的孪生儿女。
“战争”的发起者总是儿子,这主要是他的“实力”比较强大,虽然只比他的妹妹早出生3分钟,但其身高、体重大大地超过了阿妹,论力气,他站着不动,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把小妹推倒在地。
“战争”的起因并不复杂,有时为了一个玩具,有时为了一张纸,儿子凭借自己的“国力”强夺,女儿也不甘示弱,以牙还击,大有“拳牙相对,寸纸必争”之势。结果儿子往往是胜利者,“战败国”女儿只好向“联合国”——父母器诉,要求讨回一个“公道”。
综观各场“战争”,儿子明显表现出“大国霸权主义”的味道,因而大多是“师出无名”,但有时还有几分理由。比如一次我们给他们兄妹俩一人一根棒糖,女儿三下五除二_________光了,望着哥哥那根完整的棒糖,请求舔上一口,做哥哥的倒也大度,将糖_________过去,谁知小妹一口“____________”去了一大半。“小国”竟敢戏弄“大国”,这位大哥也就失去了“风度”,________起拳头猫逮老鼠般追逐声讨这位不讲信用的小妹妹,于是女儿一边逃一边喊:“爸爸妈妈快来啊!”请求外来援助。
面对频繁的“战争”,我们当父母的天天成了“法官”,一场“战斗”下来,总要问清来龙去脉,然后判明是非曲直,但有时等不到“结案”,兄妹俩又手牵手地唱起歌来了……
21. 文中第4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中( )(2分)
A. 舔、递、舔、握
B. 啃、递、舔、抡
C. 啃、交、吃、握
D. 舔、交、吃、抡
22. 第4段中“不讲信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部分,划分正确的应该是( )(2分)
A. (1)(2)/(3)(4)/(5)
B. (1)(2)/(3)/(4)(5)
C. (1)/(2)(3)(4)/(5)
D. (1)/(2)(3)/(4)(5)
24. 本文主要表现的是( )(2分)
A. 哥哥倚仗劲大欺负妹妹
B. 哥哥与妹妹有很多矛盾
C. 兄妹的“战斗”毫无意义
D. 兄妹间的“战斗”充满生活的情趣
25. 兄妹间是否势不两立?从哪处可以看出?(2分)
26.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2分)
三. 作文(60分)
(一)作文修改(10分)
失败中见英雄孬种
尽管我们说成败孰知谁为英雄,还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讲道理都是成败对举,但着眼都是成功,讲得更多的是成功,甚至整部“成败学”关注更多的也是成功。然而,从一种过程而言,从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事求事的态度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英雄本色而论,许多杰出的人物,许多名垂清史的成功者,他人生的成败,并不是得瘵于旗开得胜的顺畅,马到成功的得意,而且是失败造就了他们。这就正如孟老夫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说的这一串话,重点就是:一个人要有所成,有所大成,就必须享受失败的折磨,在失败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强大,更稳键。这样,才可以水到渠成地走向成功。像苏泰搞六国合纵就是这样,像韩信找出路也是这样,像刘邦打开下,像刘备找安身立业的地方都是这样。还有像清洁工人日复一日打扫街道也是这样。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经受失败,对成功太重要了。
失败就像一条河,不怕河中的滔天巨浪,不怕在渡河中淹死,才可能游到成功的彼岸。人们赞美游到彼岸的成功英雄,却容易忘记在失败的大河中洇渡的必要。
失败就像一座山,不怕山势的陡峭,不怕在爬山时摔下来,才可能到达成功的顶峰。人们赞美游到彼岸的成功英雄,却容易忘记在失败的山坡上攀登的必要。
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应该说失败是进步的里程碑,是勇者、强者与懦夫的天然国界。
一个人只要拥有自信,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豺狼的智慧》
1. 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在第一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3)段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更正。(2分)
(1)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3.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句子均有错误,请修改。(2分)
(1)A. 而且改正为_____________
B. 享受改正为____________
(2)在失败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
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一段举了许多事例,其中有一个事例不能证明论点,请找出这一句,并另换一个事实论据。(2分)
5.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与中心相吻合吗?如不吻合,该怎么改?(2分)
(二)大作文(50分)
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怎么,有时需要战胜挫折,有时需要战胜自满,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自卑……诸以“战胜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 语基与语言运用
1. B 2. D 3. A 4. C
5. 如同点点风帆 国旗犹如我们庄严的誓言
6. (1)习惯在单位拿窗帘擦鞋的丈夫在家里也如此,他的妻子火冒三丈
(2)讽刺损公利己形成习惯却害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
7. 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对邱吉尔先生的任命,也没有批准对罗斯福先生的任命
8.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南橘北枳(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如:夜来风雨生,花落知多少。
二. 阅读理解
9. “野草花”“乌衣巷”
10. 注:对比手法,表现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之意。
11.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2. 去,往 同“返”
13. 母亲欺骗孩子,孩仓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14. 要言而有信,身教重于言教。
15. 今夏,地球为什么“高烧”不退
16. 承上启下(过渡);逻辑顺序
17. 列数、作比较;参考示例:
(1)“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运用了作比较的廉洁方法,通过比较更加突出了今夏降水量之少。
(2)“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到40——4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气温之高和持续时间之长。”
18. 不能删去。“很可能”表示估计和猜测,“主要”表示主次关系,它们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严密性和准确性。
19. (1)大气环流的异常是一个直接的影响因素。
(2)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20. 如(1)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大幅度上升,导致全球增暖。
(2)太阳活动可能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建议:植树造林;严禁排温室气体等等。
21. B
22. 小妹“请求舔上一口”而又吃掉了一大半。
23. A 24.
25. 不是。从“但有时候不到‘结案’,兄妹俩又手牵手地唱起歌来了”可以看出。
26. 风趣幽默,大词小用。例如:“战败国”只好同“联合国”父母哭诉(言之成理即可)
三. 作文
(一)1. (1)充分地关注失败更有意义
2. (1)事 是;(2)清 青;(3)键 健
3. (1)A. 而且——反而;
B. 享受——忍受。
(2)在失败在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4. “还有像清洁工人日复一日扫街道也是这样”补充事例:还有像科学实验中科学家的反复实验也是这样。为提炼稀有金属,居里夫人几乎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而且这又使几代科学家的理想成真。
5. 不符合。可改为:对于成功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敢于面对现实,不怕失败,人们才可到达成功的彼岸。(扣住观点即可)
(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 语基与语言运用。(20分)
1. 下面有一项词语书写有错误,看你是否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出其选项。( )(2分)
A. 阡陌 俨然 黄发垂髫 不胜枚举
B. 涉猎 泯然 刮目相待 养贻之福
C. 孀妻 穷匮 源头活水 世外桃源
D. 案牍 鸿儒 黔驴技穷 血雨腥风
2. 下面句子中有一项成语使用不当,令人啼笑皆非,请你找出来。( )(2分)
A. 月亮虽说是地球的近邻,却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
B. 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
C. 所有这些,均属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
D. 奥佛士坐在石头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卑躬屈膝地伏在他面前。
3. 下面句子划线词语有一项理解不准确,请你当一次“医生”,找出来。(2分)( )
A. 他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意外地,手指触到了一点黏黏的东扮凯搭西。(下意识地:指一种自觉的心理意识。)
B.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见异思迁: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C. 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走,却驾车往北走,这里比喻心理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D. 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保持警惕,准备迎战。)
4. 从语言得体的角度看下面张贴的四则标语最合适的一则是( )(2分)
A. 火葬场:“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B. 医院住院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C. 公路旁:“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D. 幼儿园:“生活向低标准同志看齐,工作以高标准来要求。”
5. 根据下面的内容,仿照划线的词句,在横线上各接写一句话。(2分)
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瀚的海洋;白云_________________;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
6. 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4分)
(1)用一句话介绍这幅漫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的含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一句话,看看你有多机智多幽默。(2分)
二战期间,在德里兰三居头首脑会议上,斯大林(前苏联总统)不断对罗斯福(美国前总统)和邱吉尔(英国前首相)施加压力,通过的决议全是斯大孙袭林提出的。罗斯福和邱吉尔受不了啦,决定要耍弄一下斯大林。
一天早上,在例行会议前,邱吉尔说:“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全球主宰!”
罗斯福接着说:“我也做了个梦,梦见我成了宇宙主宰!斯大林元帅,你梦见了什么?”
斯大林举起手用力地往下一劈,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邱吉尔与罗斯福想耍弄斯大林,是想用厅拿语言把他逼入绝境,没想到却反受其辱。
8. 按要求填空。(4分)
(1)《木兰诗》中概写宿营地夜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画眉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使楚》一文中引出一则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一句写雨的古代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40分)
(一)赏析《乌衣巷》,完成9~10题。(4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 前两句哪些词语与后文的“百姓家”照应。
10. 前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和意境作一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0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斯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1. 给下面语句加上标点符号。(2分)
婴 儿 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 之 教 今子 斯 之 是 教 子 欺 也。
1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1)曾子之妻之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反为汝杀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曾子认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4分)
今夏,地球为什么“高烧”不退
今年六月以来,大范围的高温干旱持续不断。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罕见的热浪夺走了近2000人的生命。印度许多地区的最高气温趣过了45℃,巴基斯坦的最高气温一度攀升到53℃,首都伊斯兰堡的最高气温也连续数天保持在43℃。在瑞士,6月份平均气温创近250年来的最高记录。在中国,长江以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破记录。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特别是7月以来,有的地区降水量甚至不是10毫米,造成一些城镇限量供水。
(2)地球“高烧”,原因何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等气象专家撰文称,大气环流的异常是一个直接的影响因素。
(3)专家们认为,印度半岛本应于6月上旬开始的季风雨季明显延迟,直到6月中旬,仅在西南沿海的部分地区有少量降雨,大部分地区连续数月降水严重偏少。某间,印度半岛上空持续被东进的伊朗高压所控制,干热的西北气流造成了持续的干燥酷热天气。
(4)在欧洲,一个较强的高压脊稳定在欧洲中南部上空,使该地区热流不断。同样,我国华南、江南地区高温天气了持续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它是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变化和高温天气的主要因素,与热带气旋、江淮梅雨、暴雨以及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关系极为密切,它的强弱、进退对我国雨带活动及旱涝分布起着决定作用。从6月底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盘踞在江南、华南上空,稳定少动,使得该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天气晴朗,阳光照射极为强烈且日照时间长,气温自然居高不下。
(5)科学家研究发现,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有关专家也称,今年在北半球30多个国家出现热浪,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其根本原因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密切关系。
(6)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诊断专家瞿盘茂则认为,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瞿盘茂说,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冬半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有两个最明显的证据:一是霜冻日数的下降,二是极端冷的天气事件的显著减少。然而,全球极端暖的天气事件并没有出现和它们相对应的增加趋势。虽然我国南方今年极端高温现象确定十分异常,但从过去50多年的变化来看,35℃以上的高温日数没有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7)专家认为,不管今夏高温与人球变暖有没有直接联系,全球变暖的确会导致某些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今年的普遍高温对人类是一次警示,它将引导人们深入地思考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从而采取实际行动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半月读》2003年第17期,有所增删)
15.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 第(2)段中的划线句在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17. 请分析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在中国,长江以南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40——43℃,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破记录。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此段运用了举例子、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因此,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中对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作出了许多猜测和解释,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 试根据你所了解的物理或化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全球变暖”这一现象产生的其它原因(至少说出两点),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两条合理可行的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12分)
我家天天有战争
我家天天有战争,参战的双方是我们那三周岁半的孪生儿女。
“战争”的发起者总是儿子,这主要是他的“实力”比较强大,虽然只比他的妹妹早出生3分钟,但其身高、体重大大地超过了阿妹,论力气,他站着不动,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把小妹推倒在地。
“战争”的起因并不复杂,有时为了一个玩具,有时为了一张纸,儿子凭借自己的“国力”强夺,女儿也不甘示弱,以牙还击,大有“拳牙相对,寸纸必争”之势。结果儿子往往是胜利者,“战败国”女儿只好向“联合国”——父母器诉,要求讨回一个“公道”。
综观各场“战争”,儿子明显表现出“大国霸权主义”的味道,因而大多是“师出无名”,但有时还有几分理由。比如一次我们给他们兄妹俩一人一根棒糖,女儿三下五除二_________光了,望着哥哥那根完整的棒糖,请求舔上一口,做哥哥的倒也大度,将糖_________过去,谁知小妹一口“____________”去了一大半。“小国”竟敢戏弄“大国”,这位大哥也就失去了“风度”,________起拳头猫逮老鼠般追逐声讨这位不讲信用的小妹妹,于是女儿一边逃一边喊:“爸爸妈妈快来啊!”请求外来援助。
面对频繁的“战争”,我们当父母的天天成了“法官”,一场“战斗”下来,总要问清来龙去脉,然后判明是非曲直,但有时等不到“结案”,兄妹俩又手牵手地唱起歌来了……
21. 文中第4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中( )(2分)
A. 舔、递、舔、握
B. 啃、递、舔、抡
C. 啃、交、吃、握
D. 舔、交、吃、抡
22. 第4段中“不讲信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三部分,划分正确的应该是( )(2分)
A. (1)(2)/(3)(4)/(5)
B. (1)(2)/(3)/(4)(5)
C. (1)/(2)(3)(4)/(5)
D. (1)/(2)(3)/(4)(5)
24. 本文主要表现的是( )(2分)
A. 哥哥倚仗劲大欺负妹妹
B. 哥哥与妹妹有很多矛盾
C. 兄妹的“战斗”毫无意义
D. 兄妹间的“战斗”充满生活的情趣
25. 兄妹间是否势不两立?从哪处可以看出?(2分)
26.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2分)
三. 作文(60分)
(一)作文修改(10分)
失败中见英雄孬种
尽管我们说成败孰知谁为英雄,还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讲道理都是成败对举,但着眼都是成功,讲得更多的是成功,甚至整部“成败学”关注更多的也是成功。然而,从一种过程而言,从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事求事的态度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英雄本色而论,许多杰出的人物,许多名垂清史的成功者,他人生的成败,并不是得瘵于旗开得胜的顺畅,马到成功的得意,而且是失败造就了他们。这就正如孟老夫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说的这一串话,重点就是:一个人要有所成,有所大成,就必须享受失败的折磨,在失败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强大,更稳键。这样,才可以水到渠成地走向成功。像苏泰搞六国合纵就是这样,像韩信找出路也是这样,像刘邦打开下,像刘备找安身立业的地方都是这样。还有像清洁工人日复一日打扫街道也是这样。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经受失败,对成功太重要了。
失败就像一条河,不怕河中的滔天巨浪,不怕在渡河中淹死,才可能游到成功的彼岸。人们赞美游到彼岸的成功英雄,却容易忘记在失败的大河中洇渡的必要。
失败就像一座山,不怕山势的陡峭,不怕在爬山时摔下来,才可能到达成功的顶峰。人们赞美游到彼岸的成功英雄,却容易忘记在失败的山坡上攀登的必要。
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应该说失败是进步的里程碑,是勇者、强者与懦夫的天然国界。
一个人只要拥有自信,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豺狼的智慧》
1. 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在第一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3)段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更正。(2分)
(1)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3.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句子均有错误,请修改。(2分)
(1)A. 而且改正为_____________
B. 享受改正为____________
(2)在失败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
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一段举了许多事例,其中有一个事例不能证明论点,请找出这一句,并另换一个事实论据。(2分)
5.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与中心相吻合吗?如不吻合,该怎么改?(2分)
(二)大作文(50分)
一个人总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有时需要战胜懒惰,有时需要战胜怎么,有时需要战胜挫折,有时需要战胜自满,有时需要战胜平庸,有时需要战胜自卑……诸以“战胜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 语基与语言运用
1. B 2. D 3. A 4. C
5. 如同点点风帆 国旗犹如我们庄严的誓言
6. (1)习惯在单位拿窗帘擦鞋的丈夫在家里也如此,他的妻子火冒三丈
(2)讽刺损公利己形成习惯却害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
7. 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对邱吉尔先生的任命,也没有批准对罗斯福先生的任命
8.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南橘北枳(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如:夜来风雨生,花落知多少。
二. 阅读理解
9. “野草花”“乌衣巷”
10. 注:对比手法,表现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之意。
11.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2. 去,往 同“返”
13. 母亲欺骗孩子,孩仓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14. 要言而有信,身教重于言教。
15. 今夏,地球为什么“高烧”不退
16. 承上启下(过渡);逻辑顺序
17. 列数、作比较;参考示例:
(1)“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运用了作比较的廉洁方法,通过比较更加突出了今夏降水量之少。
(2)“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25——31天,有些地方最高气温达到40——4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气温之高和持续时间之长。”
18. 不能删去。“很可能”表示估计和猜测,“主要”表示主次关系,它们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严密性和准确性。
19. (1)大气环流的异常是一个直接的影响因素。
(2)这种高温天气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要受自然原因支配的年际变化的表现。
20. 如(1)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大幅度上升,导致全球增暖。
(2)太阳活动可能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建议:植树造林;严禁排温室气体等等。
21. B
22. 小妹“请求舔上一口”而又吃掉了一大半。
23. A 24.
25. 不是。从“但有时候不到‘结案’,兄妹俩又手牵手地唱起歌来了”可以看出。
26. 风趣幽默,大词小用。例如:“战败国”只好同“联合国”父母哭诉(言之成理即可)
三. 作文
(一)1. (1)充分地关注失败更有意义
2. (1)事 是;(2)清 青;(3)键 健
3. (1)A. 而且——反而;
B. 享受——忍受。
(2)在失败在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4. “还有像清洁工人日复一日扫街道也是这样”补充事例:还有像科学实验中科学家的反复实验也是这样。为提炼稀有金属,居里夫人几乎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而且这又使几代科学家的理想成真。
5. 不符合。可改为:对于成功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敢于面对现实,不怕失败,人们才可到达成功的彼岸。(扣住观点即可)
展开全部
1.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6.“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7.“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神判?
8.“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9.“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10.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
1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12.“心灵”为什么是枯干的?
13.请找出诗中展开丰富联想的句子。
14.读了这首诗,你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5.画线的句子你喜欢吗?为什么?
16.读了这首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答案:
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2.小时候想望见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唯裤所以说“隐秘”。3.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游山改,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4.“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5.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6.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滥用“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7.因为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所以说“照亮的你的眼睛”。这是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8.“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9.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10.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11.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12.对追求理想失去信心。13.因为我听到……夜夜奔来。14.“我”是一个敢于幻想,充满强烈好奇心,不懈追求的孩子。15.喜欢,还是不喜欢,言之成理即可。这一句写出了经历千辛万苦后实现理想时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16.从追求理想,不懈追求方面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
2.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
3.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5.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
(二)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找出描写“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的方框中,并说明其作用。
2.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4.末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5.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
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
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
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
(2)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2.“这似乎能办到”中“这”指的是:
3.试概括最后一段文字的意思。
4.如何理解“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5.父亲是怎样引导“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的?
(四)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
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
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2.为什么“我便能应付一切”?
3.写出文段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话。
4.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如何理解“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中的“惊奇而自豪”?
6.简要谈谈你从文段中得到的启示。
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答案:
(一)1.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2.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3.“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4.(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5.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二)1.小心翼翼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产生成就感 作用:这个词具体而详尽地表现了我由害怕困难到增强信心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描写具体细致。 2.先“啜泣一会儿”是写作者被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3.“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4.这里的“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5.(略)(三)1.(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2)抽噎,抽抽搭搭地哭。2.把左脚踏到岩石上。3.写“我”从悬崖上走下来的过程及感受。 4.“我”从悬崖上走下来,战胜了困难。5.首先让“我”心理放松,然后鼓励“我”走好第一步。(四)1.走一步,再走一步。 2.在自己的经历中得到了鼓舞。3.不要想着……的地方。4.点明主旨。5.“惊奇”是因为胆小的“我”爬上悬崖,又在父亲鼓励下从悬崖上走下来,所以惊奇;“自豪”是因为“我”能够战胜困难,又能从事情中得出教训,终生受益。6.可从如何战胜困难的角度回答。
第三课 生命 生命
(一)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揣摩加点词的作用。
(1)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2)它仅仅活了几天
2.用“‖”将第1段分为两个部分。
3.为什么我会对小瓜苗肃然起敬?
4.文中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联系课文谈谈作者想怎样对自己负责?
5.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试仿写一句话。
6.你从小瓜苗身上学到了什么?
(二)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那一刻”指的是什么时候?
2.文中加点的“它”指代什么?
3.概括第一段文字的意思。
4.文段中对生命的思考有哪些?
5.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受到什么启示?
王家新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6.“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7.“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神判?
8.“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9.“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10.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
1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12.“心灵”为什么是枯干的?
13.请找出诗中展开丰富联想的句子。
14.读了这首诗,你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5.画线的句子你喜欢吗?为什么?
16.读了这首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答案:
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2.小时候想望见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唯裤所以说“隐秘”。3.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游山改,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4.“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5.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6.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滥用“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7.因为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所以说“照亮的你的眼睛”。这是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8.“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9.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10.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11.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12.对追求理想失去信心。13.因为我听到……夜夜奔来。14.“我”是一个敢于幻想,充满强烈好奇心,不懈追求的孩子。15.喜欢,还是不喜欢,言之成理即可。这一句写出了经历千辛万苦后实现理想时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16.从追求理想,不懈追求方面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
2.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
3.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5.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
(二)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找出描写“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将其填入下面的方框中,并说明其作用。
2.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后,为什么我“先是啜泣了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4.末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5.对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
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
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
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
(2)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2.“这似乎能办到”中“这”指的是:
3.试概括最后一段文字的意思。
4.如何理解“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5.父亲是怎样引导“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的?
(四)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
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
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
2.为什么“我便能应付一切”?
3.写出文段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话。
4.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如何理解“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中的“惊奇而自豪”?
6.简要谈谈你从文段中得到的启示。
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答案:
(一)1.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2.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3.“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4.(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5.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二)1.小心翼翼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产生成就感 作用:这个词具体而详尽地表现了我由害怕困难到增强信心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描写具体细致。 2.先“啜泣一会儿”是写作者被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3.“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4.这里的“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5.(略)(三)1.(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2)抽噎,抽抽搭搭地哭。2.把左脚踏到岩石上。3.写“我”从悬崖上走下来的过程及感受。 4.“我”从悬崖上走下来,战胜了困难。5.首先让“我”心理放松,然后鼓励“我”走好第一步。(四)1.走一步,再走一步。 2.在自己的经历中得到了鼓舞。3.不要想着……的地方。4.点明主旨。5.“惊奇”是因为胆小的“我”爬上悬崖,又在父亲鼓励下从悬崖上走下来,所以惊奇;“自豪”是因为“我”能够战胜困难,又能从事情中得出教训,终生受益。6.可从如何战胜困难的角度回答。
第三课 生命 生命
(一)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揣摩加点词的作用。
(1)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2)它仅仅活了几天
2.用“‖”将第1段分为两个部分。
3.为什么我会对小瓜苗肃然起敬?
4.文中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联系课文谈谈作者想怎样对自己负责?
5.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试仿写一句话。
6.你从小瓜苗身上学到了什么?
(二)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那一刻”指的是什么时候?
2.文中加点的“它”指代什么?
3.概括第一段文字的意思。
4.文段中对生命的思考有哪些?
5.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受到什么启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额》?这个。。。要看你是哪个省市的了。。。。
具体 请你先声明后在回答好嘛 先谢啦
具体 请你先声明后在回答好嘛 先谢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