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预习好各科求大神帮助

我读理科语数外理化生这几门很重要因为现在是高一分了班但是是偏科的因为以前一直没用心过所以不知道怎么复习跟预习政史地的也要我对文科的政史兴致很高但是不知怎么复习跟预习... 我读理科 语数外理化生 这几门很重要 因为现在是高一 分了班 但是是偏科的 因为以前一直没用心过 所以不知道怎么复习跟预习政史地的也要 我对文科的政史兴致很高 但是不知怎么复习跟预习 展开
 我来答
猴萄陕38
2015-05-13 · 超过6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9.3万
展开全部
其实作业做得不在多而在精啦,你要知道你忙都在忙什么,作业多大家都多的,象数学你做不出来的题目,要花很常时间在上面,会做的人早就做完了,他们的时间就多出来了啊,我当初数学也很差,一章不懂以后,作业都没法做,我后来的体会是不懂的多问老师,有空就缠着老师问问题,反正又不要钱的,又能培养你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尽量每题都问懂,然后自己思考,这样做多了,肯定都会了,不要在意现在的成绩,要一点点地进步。 你语文好的人英语应该比较好学的,多听多读,培养语感,语法什么的不用刻意去记的,看多了就会了,单词一定要背得多,这样会好起来的。学生课前预习,无论对于传统教学观念还是新课程理念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学生在预先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某项知识的学习,其效率势必低下。新课程要求的课堂合作,讨论交流也将会因为准备不充分而流于形式。所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适当预习的条件:一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有所增强,能够比较自觉的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客观上,三年级学生在家庭作业时间方面的限制也已放宽,可以有十到二十分钟的家庭作业时间。慢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那么该如何指导他们做适当的预习呢?一段时间以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些实践和研究,现略略小结如下,以与大家交流。 一、 告诉学生预习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 ——现实的个体差异以及提高课堂效率的客观要求都需要学生作适当的课前预习。 经过前两学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彼此之间在学习上已经拉开了或大或小的差距。为什么会有这些差距呢?学习态度固然是一种原因。然而还有另外一种不容回避的现象:有些学生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刻苦,可就是学习效果不如别人好。这就是先天不足加之后天淤积困顿所造成的了。应当承认人与人之间确实存有一定的差异。有些人理解力不够强,接受能力不较弱。别人看一遍、听一遍、做一遍就能理解和掌握的东西,他要两三遍甚至更多遍才能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时间相对固定的课堂上,如果课前不作充分的准备,不同的学生就很难同时达到相对统一的目标。一方面基础较好的学生难获发展,其水平只是停留在原有自悟的基础上,而得不到应有的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收获甚微,有些他们确需停顿的地方也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细化。 个体的差异已经影响到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才能缩小这种差异?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这种差异。 与学生的个性差异相对应,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是个极具个性的行为。理解接受能力强的可能只花较少的时间。理解接受能力弱的则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仔细琢磨,以弥补课上时间的不足。即使琢磨不透也起码知道了不透的地方在哪儿,上课再去学习的时候心中也就有了方向。如果预习真正充分地开展起来了,学生们就会有一个大致相当的再学习基础,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必然收获比未预习好上若干倍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达到较高的预习效率。 ——三年级学生刚刚预习起步,所以要从简单的方法开始指导,先“看一看”,再“做一做”,最后“说一说”。要循序渐进。 (一) 将书“看一看”。 三年级学生完全可以尝试着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了。“看一看”也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预先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有个大致的学习方向,上课不至盲目,并可减少上课进入学习角色的准备时间。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阅读数学课本的重要性。事实上数学书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学会阅读它是很重要的。而更多时候我们仅仅是将它作为一个习题册来使用了。 看什么是个任务问题,怎么看就是个能力问题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看书能力。看看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以前的知识有没有联系,有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这些新东西自己能理解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效果应该是很明显的。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课文。这里的除法52÷2与以前的46÷2、65÷2……虽然都是除法,但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要提醒学生注意到这种不同。这种不同马上会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下去的兴趣。 再比如,第9页“商末尾有余数的除法”虽然与第8页的主题情境差不多,都是分羽毛球的情境,但“6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3个班(62÷3)”与“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52÷2)”是有所不同的。正是注意到了这些不同的地方,学生才能更迅速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和关键。 当然这里的“看一看”,可以是只看一遍,比如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是看很多遍,特别是基础比较弱、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自己课前的刻苦努力来取得同样理想的成绩。 (二) 将书“做一做”。 “在做中学”,新课程标准的书是很适合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做的。新课本不再是将知识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留了很多的白,这些空白是很应该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去做的。如果由老师直接的往上填充,那真是“穿新鞋做老路”了。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做”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一本书一支笔一张纸,而应该赋予新课程的新要求。 比如,在预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与克》时,应注意到本单元内容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预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应该重实践。这里的“做”应该有一种“做数学”的含义,而不能仅仅是“做作业”。 把课本预先的做一遍,还可以来检查自己“看一看”的效果。理解了的地方固然做的效果会好些,那些理解不透的地方做起来就可能无处下手或错误连连了。这样也就很容易找到自己将要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了。事实上每个个体的所谓重点和难点都会有所不同的。进行了这样的充分预习之后再进课堂,每个人的学习就会有极强的针对性。即便有时老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自己也完全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得以解决,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三) 将书“说一说”。 我们可以简陋的将一个人的能力分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解能力来说,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表达能力强的人会将知识信息传播得更加透彻和广泛。所以新课程对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试想,无论是课堂上的提问回答,还是频频使用的小组讨论交流,哪一样能离得了学生们流畅的表达能力呢?这里的“说”就是一种表达能力,当然既包括一般的阐述能力,也同样包含了提问的能力。 在完成了“看一看”、“做一做”的要求之后,学生将会分化成两大阵营:一是有问题的阵营,一是能解决问题的阵营(当然这两个阵营是动态包容的)。此时老师就应该真正象新课程所要求的那样,做个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这里所谓的“说一说”实际上已将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了。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数学的表达离不开数学的语言。小学数学的语言还是比较接近日常用语的。但数学语言比日常语言更精确、更简练。这一点要提醒学生在“说一说”时注意些。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其中的“经常”、“偶尔”、“差不多”……这些词就赋予了更深的数学意义在里面。 再比如,在分析实际问题时,日常的用语经过提炼就变成比较洗练的数学语言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页的例题。图上的信息收集整理如下: (1) 一条裤子28元 (2)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问题是: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书上进而又用了画线段图这样独特的数学语言来分析了这种数量关系: 裤子 上衣 这样表达相当的直观和精炼。这种独特的数学语言也应该让学生慢慢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经过如此深入的预习,传统的课堂结构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了。老师可以用“预、问、读、述、测”的结构(即所谓“PQRST法”)来重组课堂:学生预习——学生提问——再阅读——学生阐 补充: 预习就是这样才能叫预习,希望你能采纳
满意请采纳
手机用户53964
2015-05-14 · 超过6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9万
展开全部
预习的时候就把书当做故事书来看吧,把自己看不懂的做个记号,上课的时候留意听,不懂就要问到懂。而复习的时候就是你看着书的时候你能隐约记得老师上课的时候说到的这部分的重点,然后记下你现在还记得的重点。。。每一个月至少要整体的复习一遍吧。。。 补充: 自己的经验啦。。。政史地的用脑量毕竟不大,多花点时间,多看看,成绩升得会很快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