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是9-碳单糖的衍生物,学名叫作“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它最初由颌下腺粘蛋白中分离而出,也因此而得名。
唾液酸通常以低聚糖,糖脂或者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人体中,脑的唾液酸含量最高。脑灰质中的唾液酸含量是肝、肺等内脏器官的15倍。唾液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母乳,也存在于牛奶、鸡蛋和奶酪中。
唾液酸可以阻止病菌入侵,唾液酸同时也是流感病毒的受体,是流感病毒结合在黏液细胞中的结合位点。
扩展资料:
应用
研究表明,人脑发育的黄金期是在妊娠至2岁。这个阶段是脑细胞数量调整、体积增大、功能完善、神经联结网络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聪明的妈妈自然会在孕期就注意摄入足量的唾液酸。
而在宝宝诞生后,母乳则是为宝宝补充唾液酸的有效途径,因为每毫升母乳中含有约0.3-1.5毫克的唾液酸。事实上,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都能够自行由肝脏合成唾液酸。
然而,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成熟,加上大脑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可能自身合成的唾液酸很有限,对早产儿尤其如此。因此,母乳中的唾液酸对于保证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唾液酸
唾液酸的学名是“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由颌下腺粘蛋白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
人体中唾液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脑;母乳是唾液酸的主要食物来源,在鸡蛋、牛奶和奶酪中也含有唾液酸。它通常的存在形式是低聚糖,糖脂或者糖蛋白。
在医学中,神经节苷脂是含有唾液酸的糖脂,它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产生和发育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动物的学习行为。另外,对婴儿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出生时体重偏低的儿童的脑发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血清唾液酸临床意义:
唾液酸与细胞恶变、癌转移、侵袭、失去细胞接触性抑制,细胞黏附性降低以及肿瘤抗原性密切相关。
血清唾液酸浓度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辅助性指标和疗效观察指标。癌症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相关,可以用于早期发现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血清唾液酸增高:常见于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淋巴瘤、黑色素瘤、肉瘤、白血病、霍奇金病、败血症、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肌梗死、肾脏病变、肾功能不全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唾液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唾液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清唾液酸
唾液酸(Sialic acid):唾液酸是9-碳单糖的衍生物。名字来自于希腊文σιαλοσ (sialos) ‘saliva’. 这是一种能使唾液产生光滑感觉的负电荷离子。它不仅据有"诱导"入侵病菌的作用,目前仍知是神经节苷脂的传递递质,并且是大脑的组成部分。唾液酸可以阻止病菌入侵。唾液酸同时也是流感病毒的受体,是流感病毒结合在黏液细胞中的结合位点。 唾液酸(SA),学名叫作“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它最初由颌下腺粘蛋白中分离而出,也因此而得名。唾液酸通常以低聚糖,糖脂或者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人体中,脑的唾液酸含量最高。脑灰质中的唾液酸含量是肝、肺等内脏器官的15倍。唾液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母乳,也存在于牛奶、鸡蛋和奶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