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课堂上,如何能使同学感兴趣?

 我来答
迪总826
2015-09-30 · TA获得超过15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万
展开全部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推行了几年,但当前中学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变的缺乏成效。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局面,可通过多种活动或方法来渗透新课改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逐渐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具体行动:

第一,组织学习与开展培训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积极学习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认真领会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实质。另外,对教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学生发展、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教师对本次课程改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二,围绕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如:新课型、新教法观摩研讨;组织骨干教师到新课改成果较好的实验区观摩学习,并将学习心得通过讲示范课、交流研讨会等形式辐射下去;听看有关课程改革的专家、专题报告等,在活动中逐渐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第三,在学习新课改实验区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细则,以便更好地指导、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其不断改进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多样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使人们不由得感到一场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已悄然而至。但实践教学中,教学方式落后,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对新课程进行抵触,唱反调;有些教师对新教学方式理解有偏差,如对什么是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理解不到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急功近利的管理思想,只强调要求教师尽快展示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教师只注重教学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教学内容。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对新课改持抵触情绪的教师,思想上进行积极开导,并安排这些教师多参加优质课教学活动,使其亲身体会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及意义;其次,学校管理者在新课程改革上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逐步按照新课程要求开展各项改革,切忌急功近利,同时多学习其他取得重大进展的学校的好的经验做法,并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安排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和优质课观摩活动;最后,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标准及相关要求,并将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中,研究各种教学方式,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如对启发式教学,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相结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同时还要融洽师生关系,为启发式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新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必须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得到有效保障,并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三)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新教材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在内容的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僵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针对国家教材版本单一的情况,可以通过开发适应各地区、民俗、学校需要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弥补,满足国家教育的需要。

地方课程是由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应以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进行系统设计,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关于地方和社区的基础知识如地方和社区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 基本能力。各个地方课程资源不尽相同,其开发途径和实施方式要多种多样,不可千篇一律。地方教材的开设形式应灵活多样,例如学科渗透、专题讲座,单独开设让学生选修、活动教学等,主要有:课本、活页材料、专题讲座资料、画册、印象制品、电影电视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措施,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提供和个性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校本课程开发程序有多种,笔者倾向于斯基尔贝克的程序:学校首先必须分析情景;依据情景分析的结果拟定适切的目标;同时建构适切的课程方案;然后进行解释、交付实施;最后进行追踪与方案的重建。

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不提倡校校编教材,中国教育报记者援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的意见指出,以编写多少教材来衡量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一种动态、生成、体验的课程,课程内容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不断增减。校本课程的意义重在开发,提高课程建设的能力,校本课程不是现成的等着学生去任选。校本课程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建设过程,是随着开发和实施而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过程体现着对教育理念的追求,过程体现着课程的价值。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从单纯喊口号走向切实行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美国,针对国内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提高的形势,采取了大量措施和方案以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1989年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报告》,1996年美国第二次教育峰会和1997年总统国情咨文中均强调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日本为了突出德育的教育地位,把“智德体”三育的顺序还改为了“德智体”。因此,针对我国以思想政治为主的道德教育的现状,作者认为,首先,德育为首的地位不能变,但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讲求实效,指定切实有效的、持久的、具体的措施,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将德育切实落实到位;其次,我国的德育教育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借鉴吸收外国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三,要在全国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德育教育工作复杂、艰巨、繁琐,仅仅依靠学校教育难以奏效,因此必须调动社会、家庭的积极性,共同承担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最后,要将德育教育的地位从单纯口号上“首要”切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五)用好选修课,丰富、开阔中学生知识视野

新课改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设选修课,不仅是对中学的必修课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而且会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达到获得良好教育的教育目的,可以说,上好选修课将成为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选修课的教学,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可以更加灵活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多的运用起来,如台湾问题讲解时,可以用一些实际的材料,在网上寻找信息,从而增强形象感。另外,教法也同样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老师的讲解为主,也可以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甚至可以采取小品、短剧和辩论等灵活的方式来进行。如开设礼仪课,就可以让学生来作各种招聘的模拟,在招聘的过程中来体会礼仪的重要性。同时,开设选修课,学校的管理应该紧紧的跟上,让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带头开设选修课,从而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由老教师带头,使年轻教师也可以不失时机的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使他们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有质的飞速的进步。

另外,要想使选修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保证授课时间和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因为是选修课,有时可能会与学校的其他活动发生一定的冲突。为此,必须保证必要的课时,否则将使这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流于形式,如果出现了类似情况,将使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再燃起热情来,后果可想而知。同时,选修课可能会需要大量的新资料,在中学的图书馆里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学校在资金方面应给以一定的支持加以保证,支持教师购买一定的资料。从而使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开设选修课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