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审美主体的条件? 审美的对象的特征? 美感与工艺性的关系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审美主体的条件?审美的对象的特征?美感与工艺性的关系?...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
审美主体的条件?
审美的对象的特征?
美感与工艺性的关系?
展开
tonsen75
2011-01-04 · TA获得超过83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93
采纳率:35%
帮助的人:619万
展开全部
1、审美活动作为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实践。当人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审美形式感逐渐走向成熟,并与人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相统一时,便标志着审美意识成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时,审美活动得以从人类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开始以其独立形式审视和指导人的生活与生产劳动。
审美现象分为两大类: 一类可以见出功利的作用。譬如金银饰品、西服领带、红旗等社会生活中的美的事物。一类见不出或很难见出功利的作用。譬如自然景物、色彩、音乐等。可以见出功利作用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引起人的愉悦感, 是由于在对功利物的长期欣赏中, 事物的样子在欣赏者大脑皮层的视觉区与快感区之间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从而引起原本由功利作用引起的快感; 见不出或很难见出功利作用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引起人的愉悦感, 在于这种形象满足了人先天的或后天形成的心理需求。

2、所谓主体,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象化了的现实的人。而审美主体则是有着内在的审美需要、审美心理机制,并现实地承担着审美活动的人。审美主体是在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体,这不仅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审美需要,也指在实践中主体获得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审美能力决定了主体的审美活动能否展开及展开的程度。

3、审美客体是被审美主体所感受、体验、改造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客观对象,是在生产劳动中人化的对象。 人的现实只能是人化的自然、人化的世界,审美客体只能是客观世界中同主体本质力量相对应并被主体审美活动具体确证的客观对象,它体现了客观事物由自在的自然之物进入到同社会主体相联系、带有社会属性的客观存在行列,即由自在之物发展成为“为我之物”。换句话说,由于审美客体是一种既独立于人之外,又带有社会属性并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存在,所以它才能被人们所感受、体验和改造。即如云南石林、长江三峡、海上落日等等,孤立的看,只不过是一些大自然里客观的物质存在现象或自然现象的有规律变化;它们只有进入到人的视野中,在审美活动里成为体现了人的情趣、爱好、意志以及人的实践成果的存在,才能成其为审美客体。
a65376630
2011-01-02 · TA获得超过6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8万
展开全部
这个太抽象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