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能给我讲讲佛理?我是真心求教,希望大家不要乱讲!
展开全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佛的教导不是让我们脱离生活或者厌弃现世,而是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智慧来分析、理解、判断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寻找中道的解决方式。做好我们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维去发现和分析乃至解决,则是我们自己的觉醒、觉察而后最终觉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烦恼,但不是让我们脱离社会。只有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佛法的不执著不是要我们做事稀松,而是要我们知道什么是“妄”,什么是“实”。该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该尽的义务一定要尽责,不懈怠、不迷惑、不固执。要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执著,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智慧。
诸佛的教导不是让我们脱离生活或者厌弃现世,而是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智慧来分析、理解、判断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寻找中道的解决方式。做好我们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维去发现和分析乃至解决,则是我们自己的觉醒、觉察而后最终觉悟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烦恼,但不是让我们脱离社会。只有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佛法的不执著不是要我们做事稀松,而是要我们知道什么是“妄”,什么是“实”。该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该尽的义务一定要尽责,不懈怠、不迷惑、不固执。要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执著,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智慧。
展开全部
简单讲一点小乘佛法
诸行无常:
众生只要活着,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中,“行蕴”是指众生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能修集种种福报,但也是终归坏灭,没有一样是恒常不灭的。
当然,众生会在每次死亡之后有新的色身不断出生,可是,一样是生灭不息。就这样无量世生生死死,承受种种苦报(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诸漏皆苦:
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就像“竹篮打水”。财富、名声、地位、眷属,乃至于美貌、智慧等等一切。凡是因行为而得到的果报(可能是善报、好报),都不能恒常。因此,在暂时拥有的同时,这件事本身就是“苦”(无常皆苦)。所以说:有漏之法所得,皆是苦(八苦中的“行苦”)。
诸法无我:
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 一切事物都是有各种条件组成的,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肝胆脾胃骨肉毛发等等组成的,虚妄不实。
涅盘寂静:
确认了一切法虚妄不实,就知道了停止生死流,不生不灭的涅盘才是真正的安乐。
诸行无常:
众生只要活着,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中,“行蕴”是指众生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能修集种种福报,但也是终归坏灭,没有一样是恒常不灭的。
当然,众生会在每次死亡之后有新的色身不断出生,可是,一样是生灭不息。就这样无量世生生死死,承受种种苦报(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诸漏皆苦:
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就像“竹篮打水”。财富、名声、地位、眷属,乃至于美貌、智慧等等一切。凡是因行为而得到的果报(可能是善报、好报),都不能恒常。因此,在暂时拥有的同时,这件事本身就是“苦”(无常皆苦)。所以说:有漏之法所得,皆是苦(八苦中的“行苦”)。
诸法无我:
一切法中,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 一切事物都是有各种条件组成的,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肝胆脾胃骨肉毛发等等组成的,虚妄不实。
涅盘寂静:
确认了一切法虚妄不实,就知道了停止生死流,不生不灭的涅盘才是真正的安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如实观,莫妄想!
学佛要学进生命里,讲道理实践在生活中。比如说我们要学习,就要下苦功,就要主动,就要不怕辛苦。这就是道理。如果在学习的道路上想要贪懒取巧的话,那就是妄想,就是不如实了。所以搂主如果真要学习佛法,就要勤读佛经,要用心寻找明师(不是名师),然后跟着老师的脚步,好好学习。
在网上希望得遇明师,得闻正法,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依然有很大的妄想的成分。所以劝搂主要如实学习,如实努力,不要取巧贪快。真要听佛理,得亲到上师面前求。
希望搂主得闻正法,得大智慧。末学合十。
学佛要学进生命里,讲道理实践在生活中。比如说我们要学习,就要下苦功,就要主动,就要不怕辛苦。这就是道理。如果在学习的道路上想要贪懒取巧的话,那就是妄想,就是不如实了。所以搂主如果真要学习佛法,就要勤读佛经,要用心寻找明师(不是名师),然后跟着老师的脚步,好好学习。
在网上希望得遇明师,得闻正法,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依然有很大的妄想的成分。所以劝搂主要如实学习,如实努力,不要取巧贪快。真要听佛理,得亲到上师面前求。
希望搂主得闻正法,得大智慧。末学合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南无阿弥陀佛!给您推荐很简单基础的入门书籍可以慢慢看,慢慢学。 佛恩居士的《走进佛教》慧净上人的《人生之目的》《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真明了了佛理你就会发现佛理其实都是多余的。做好本分行善积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