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战败的日本积极扶持。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制衡、遏制社会主义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盟军内部的配合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苏联怀疑美国开辟第二战场的诚意等等。虽然在这个时候,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还没有放弃合作。
但在罗斯福逝世(罗斯福为大局考虑还是支持同苏联合作的)、杜鲁门上任和二战结束后,东西方冷战便不可避免地展开。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以及后来杜鲁门的“国情咨文”,标志着冷战序幕的拉开和冷战开始。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与苏联对立,通过各种手段遏制社会主义(包括中国朝鲜等)。日本就是美国重点扶持的对象。美国希望借扶持日本、使日本强大而制于己手来进一步贯彻其反共战略。
在这一点上美国可能有这样的考虑:日本特殊的战略位置有利于军事上对苏联的制约以及中国的封锁;还有日本民族对苏、中的历史仇视等。
2: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帮扶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友好国家,建立战略网络,为长远做准备。
当年太平洋战场上的麦克阿瑟在战后留在日本一段时间,期间帮助战败的日本做了很多事情。日本在战败后与盟国的很多条约都没有很好执行(如归还中国的琉球列岛!),而是在美国的控制下不了了之。这一切很让人怀疑。
美国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在一开始,美国就开始扶持日本(麦克阿瑟),美国希望日本永不威胁到自己,而又能为自己起到鹰犬走狗的作用(当然现在日本发展快,美国也采取了一定反制措施)。现在的以色列、韩国、印度等国家就是这么回事。
随着冷战的开始,这种需要也更迫切(就是现在美国人也在占着当年的好处)。美国需要更多分散在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基地。在这种背景下就不难理解美国在战后对日本的扶助了。有数据表明,美国势力最远范围为远离其国境线11500千米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仅960千米。这一战略威力可见一斑。
3、直接针对社会主义中国。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还在统治,当时美国的马歇尔使团还来中国商讨过国民政府与其共同管理日本一事。后来,本应到日本接管的几个国家(如英国)来不了,中国又陷入了内战。美国独占日本。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美国还是对其抱有希望的,但是国民党内战失败,中国共产党当政,成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令美国大失所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面不放弃争取台湾(如第九舰队),一面加紧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抗(朝鲜战争中国抗美援朝就是一个例子,美国想借朝鲜战争扼杀社会主义新中国),包括边境威胁、海防封锁、贸易手段等,即使到现在中美两国也不能完全达到战略互信。日本作为中国1894年以来的敌人,美国当然也考虑在内,所以不排除帮助日本也有其制衡中国的考虑。
现在美国人的目的达到得比较彻底。日本所属岛屿,以及美国自己在太平洋上的基地,成为两道岛链;日本右翼对中国的敌意不减。从现在看,美国人是相当有“远见”的。
4、部分的职责因素。
即使美国是战胜国,也并不表示德国和日本就应该遭到被抛弃的命运。美国的原子弹,及对日战场上导致的人员伤亡对日本造成了严重损失。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民主改革,以及后来美国政府对日本发展的支持,可以说是对战争的一种形式的弥补,同时树立自己大国的正面形象。这样的交易,美国是情愿的。至少包括欧洲战后复兴也有给德国的一份,美国人扶植一下日本还是有必要的。
总结起来就是这样四点。希望我写了那么多对你理解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2.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来讲等于是资本主义世界在远东的一个巨大港口,北方可以威胁苏联,西部可以协助韩国压制中国.朝鲜,南方还可以牵制太平洋(当时亚洲的90%左右地区已经成为红色地区,包括东南亚诸国)
3.由于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杀死杀伤(包括核辐射受害者)近百万军民。一些退伍士兵和战地记者将这些惨状记录下来,一些企图通过“标新立异”来一夜成名的杂志社.报纸趁机大肆宣传,许多民间组织.爱好和平人士甚至许多普通民众和所谓的“民主国家”都纷纷谴责美国的暴行。于是美国战后在日本设立了许多治疗核辐射疾病医院,并趁机引进大量资金来重建日本的工商业,既平息民怨和国外的攻击声音,也能扶植日本(日本的重工业在战后被全部摧毁,合法军队被废除,只剩下所谓“国民自卫队”)。美国强迫日本进行民主改革,修改日本宪法,废除天皇的摄政权利(这也是日本在废墟中高速发展成经济第二强国和日本为什么忘记美国旧仇的原因,而不是爱国青年所说的‘奴性’)
4.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警觉到中国的威胁。虽然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得以幸存下来,但边界线上的领土被几乎全部划到朝鲜,实力更加弱小——就算美国在此驻军也无法确保韩国能抵得住苏中朝的联手打击。美国迫切需要在远东再建设一个军事基地来对抗共产党阵营【不仅如此,美国从1950的西藏叛乱开始就先后支持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战争:中印战争,一.二次越南战争(印度支那战争),中菲战争,中尼(印尼)战争,中马战争,以及同国民党在1950~1955的南日岛.大成岛.一江山岛.东山岛.舟山岛.万山岛.金门岛.马祖岛.海南岛的争夺】
20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