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办诵读经典的手抄报,请给我一些关于诵读经典的资料,有图片更好
展开全部
一、认识经典诵读的意义,增强诵读活动的信心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之所以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于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既推广了普通话,又传承了民族经典。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经典诵读初见成效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 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他就能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在中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推普周开展诵读展示,并举办传统诵读比赛
每年的推普周都是进行经典诵读展示的黄金时期,各校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推向高潮。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办要进行两项有关诵读的传统活动。一是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大赛。这项活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已成为我市推普周的传统特色活动。到目前已涌现出1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上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有的获全国小主持人大赛金奖,有的考上了传媒大学……,这都为他们日后成功、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这项活动我们虽然刚刚举办两届,但由于各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较好,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2008年参加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比赛,我是3名选手包揽了中学组前三名,一名选手获小学组二等奖,一个集体项目获三等奖。由于市语委办的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市语委办获全省团体成绩第二名,获全省最佳组织奖。
(二)利用寒暑假进行定量定篇目诵读,并适时反馈
自2000年以来,市教育局在每年的寒暑假工作安排中都把“背古诗、诵童谣、阅名篇、读名著”作为假期孩子们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规定:小学低年级背10首古诗,5个童谣;小学高年级背20首古诗、10个童谣;初中生读5-10个名篇;高中生读一本名著。有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指定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把一切献给党》、《英才是如何造就的》、《少年邓小平》《雷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等书籍。反馈方式是:开学后,小学生、初中生把古诗文、名篇用规范的小楷形式交给班主任,初中生、高中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上交班主任。各校必须把假期读书活动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搞读书汇报现场会。近两年我们举办了大型读书汇报会4次。
(三)精心打造书香校园,推动经典诵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动了一番脑筋。一是要求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有的小学一年级诵读《成语接龙》,二三年级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弟子规》。二是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我们要求学校把上锁的图书室打开,把图书摆放在走廊、大厅,让学生随便阅读。三是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2007年,市教育局为30所市直属中小学,每校新统配5万元图书,共计150万元。有的学生还自愿订阅了《提前读写报》和《阅读资源》,加深了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四是各校纷纷设立读书节、阅读节。通过评比读书状元、阅读之星、读书能手等,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五是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目前,我市部分直属小学已将经典诵读列校本课程,学生诵读范围也由小学扩展到了初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和师生的每日常规活动。有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从自习课中安排两节用于经典诵读,三、四、五年级则从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节用于经典诵读。初步探索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经典诵读活动更加规范。
三、总结经验,研究策略,努力把经典诵读引向深入
我们自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整洁程度也都名列前茅,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一)抓好试点,积累经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说既没有经验可循可又没有捷径可走,为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使之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开,我们将在市直属小学进行试点,逐步推广。
(二)精选精编教材,有本可依。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
(三)逐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要在管理上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要将经典诵读列为语文大阅读内容,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中学学生、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赛事。让诵读比赛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成为学校的特色。我们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相信,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经典诗文,必将会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和生命张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我们愿意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我们也希望与全省各地的同行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这项“立德树人”工程的深入开展。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之所以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于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既推广了普通话,又传承了民族经典。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经典诵读初见成效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 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他就能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在中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推普周开展诵读展示,并举办传统诵读比赛
每年的推普周都是进行经典诵读展示的黄金时期,各校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推向高潮。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办要进行两项有关诵读的传统活动。一是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大赛。这项活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已成为我市推普周的传统特色活动。到目前已涌现出1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上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有的获全国小主持人大赛金奖,有的考上了传媒大学……,这都为他们日后成功、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这项活动我们虽然刚刚举办两届,但由于各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较好,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2008年参加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比赛,我是3名选手包揽了中学组前三名,一名选手获小学组二等奖,一个集体项目获三等奖。由于市语委办的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市语委办获全省团体成绩第二名,获全省最佳组织奖。
(二)利用寒暑假进行定量定篇目诵读,并适时反馈
自2000年以来,市教育局在每年的寒暑假工作安排中都把“背古诗、诵童谣、阅名篇、读名著”作为假期孩子们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规定:小学低年级背10首古诗,5个童谣;小学高年级背20首古诗、10个童谣;初中生读5-10个名篇;高中生读一本名著。有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指定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把一切献给党》、《英才是如何造就的》、《少年邓小平》《雷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等书籍。反馈方式是:开学后,小学生、初中生把古诗文、名篇用规范的小楷形式交给班主任,初中生、高中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上交班主任。各校必须把假期读书活动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搞读书汇报现场会。近两年我们举办了大型读书汇报会4次。
(三)精心打造书香校园,推动经典诵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动了一番脑筋。一是要求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有的小学一年级诵读《成语接龙》,二三年级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弟子规》。二是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我们要求学校把上锁的图书室打开,把图书摆放在走廊、大厅,让学生随便阅读。三是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2007年,市教育局为30所市直属中小学,每校新统配5万元图书,共计150万元。有的学生还自愿订阅了《提前读写报》和《阅读资源》,加深了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四是各校纷纷设立读书节、阅读节。通过评比读书状元、阅读之星、读书能手等,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五是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目前,我市部分直属小学已将经典诵读列校本课程,学生诵读范围也由小学扩展到了初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和师生的每日常规活动。有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从自习课中安排两节用于经典诵读,三、四、五年级则从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节用于经典诵读。初步探索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经典诵读活动更加规范。
三、总结经验,研究策略,努力把经典诵读引向深入
我们自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整洁程度也都名列前茅,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一)抓好试点,积累经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说既没有经验可循可又没有捷径可走,为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使之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开,我们将在市直属小学进行试点,逐步推广。
(二)精选精编教材,有本可依。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
(三)逐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要在管理上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要将经典诵读列为语文大阅读内容,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中学学生、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赛事。让诵读比赛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成为学校的特色。我们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相信,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经典诗文,必将会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和生命张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我们愿意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我们也希望与全省各地的同行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这项“立德树人”工程的深入开展。
展开全部
一、认识经典诵读的意义,增强诵读活动的信心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之所以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于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既推广了普通话,又传承了民族经典。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经典诵读初见成效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 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他就能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在中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推普周开展诵读展示,并举办传统诵读比赛
每年的推普周都是进行经典诵读展示的黄金时期,各校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推向高潮。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办要进行两项有关诵读的传统活动。一是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大赛。这项活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已成为我市推普周的传统特色活动。到目前已涌现出1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上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有的获全国小主持人大赛金奖,有的考上了传媒大学……,这都为他们日后成功、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这项活动我们虽然刚刚举办两届,但由于各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较好,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2008年参加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比赛,我是3名选手包揽了中学组前三名,一名选手获小学组二等奖,一个集体项目获三等奖。由于市语委办的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市语委办获全省团体成绩第二名,获全省最佳组织奖。
(二)利用寒暑假进行定量定篇目诵读,并适时反馈
自2000年以来,市教育局在每年的寒暑假工作安排中都把“背古诗、诵童谣、阅名篇、读名著”作为假期孩子们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规定:小学低年级背10首古诗,5个童谣;小学高年级背20首古诗、10个童谣;初中生读5-10个名篇;高中生读一本名著。有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指定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把一切献给党》、《英才是如何造就的》、《少年邓小平》《雷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等书籍。反馈方式是:开学后,小学生、初中生把古诗文、名篇用规范的小楷形式交给班主任,初中生、高中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上交班主任。各校必须把假期读书活动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搞读书汇报现场会。近两年我们举办了大型读书汇报会4次。
(三)精心打造书香校园,推动经典诵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动了一番脑筋。一是要求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有的小学一年级诵读《成语接龙》,二三年级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弟子规》。二是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我们要求学校把上锁的图书室打开,把图书摆放在走廊、大厅,让学生随便阅读。三是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2007年,市教育局为30所市直属中小学,每校新统配5万元图书,共计150万元。有的学生还自愿订阅了《提前读写报》和《阅读资源》,加深了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四是各校纷纷设立读书节、阅读节。通过评比读书状元、阅读之星、读书能手等,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五是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目前,我市部分直属小学已将经典诵读列校本课程,学生诵读范围也由小学扩展到了初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和师生的每日常规活动。有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从自习课中安排两节用于经典诵读,三、四、五年级则从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节用于经典诵读。初步探索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经典诵读活动更加规范。
三、总结经验,研究策略,努力把经典诵读引向深入
我们自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整洁程度也都名列前茅,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一)抓好试点,积累经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说既没有经验可循可又没有捷径可走,为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使之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开,我们将在市直属小学进行试点,逐步推广。
(二)精选精编教材,有本可依。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
(三)逐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要在管理上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要将经典诵读列为语文大阅读内容,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中学学生、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赛事。让诵读比赛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成为学校的特色。我们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相信,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经典诗文,必将会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和生命张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我们愿意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我们也希望与全省各地的同行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这项“立德树人”工程的深入开展。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之所以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于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既推广了普通话,又传承了民族经典。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经典诵读初见成效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 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他就能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在中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推普周开展诵读展示,并举办传统诵读比赛
每年的推普周都是进行经典诵读展示的黄金时期,各校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推向高潮。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办要进行两项有关诵读的传统活动。一是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大赛。这项活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已成为我市推普周的传统特色活动。到目前已涌现出1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上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有的获全国小主持人大赛金奖,有的考上了传媒大学……,这都为他们日后成功、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这项活动我们虽然刚刚举办两届,但由于各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较好,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2008年参加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比赛,我是3名选手包揽了中学组前三名,一名选手获小学组二等奖,一个集体项目获三等奖。由于市语委办的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市语委办获全省团体成绩第二名,获全省最佳组织奖。
(二)利用寒暑假进行定量定篇目诵读,并适时反馈
自2000年以来,市教育局在每年的寒暑假工作安排中都把“背古诗、诵童谣、阅名篇、读名著”作为假期孩子们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规定:小学低年级背10首古诗,5个童谣;小学高年级背20首古诗、10个童谣;初中生读5-10个名篇;高中生读一本名著。有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指定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把一切献给党》、《英才是如何造就的》、《少年邓小平》《雷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等书籍。反馈方式是:开学后,小学生、初中生把古诗文、名篇用规范的小楷形式交给班主任,初中生、高中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上交班主任。各校必须把假期读书活动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搞读书汇报现场会。近两年我们举办了大型读书汇报会4次。
(三)精心打造书香校园,推动经典诵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动了一番脑筋。一是要求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有的小学一年级诵读《成语接龙》,二三年级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弟子规》。二是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我们要求学校把上锁的图书室打开,把图书摆放在走廊、大厅,让学生随便阅读。三是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2007年,市教育局为30所市直属中小学,每校新统配5万元图书,共计150万元。有的学生还自愿订阅了《提前读写报》和《阅读资源》,加深了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四是各校纷纷设立读书节、阅读节。通过评比读书状元、阅读之星、读书能手等,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五是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目前,我市部分直属小学已将经典诵读列校本课程,学生诵读范围也由小学扩展到了初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和师生的每日常规活动。有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从自习课中安排两节用于经典诵读,三、四、五年级则从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节用于经典诵读。初步探索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经典诵读活动更加规范。
三、总结经验,研究策略,努力把经典诵读引向深入
我们自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整洁程度也都名列前茅,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一)抓好试点,积累经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说既没有经验可循可又没有捷径可走,为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使之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开,我们将在市直属小学进行试点,逐步推广。
(二)精选精编教材,有本可依。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
(三)逐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要在管理上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要将经典诵读列为语文大阅读内容,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中学学生、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赛事。让诵读比赛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成为学校的特色。我们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相信,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经典诗文,必将会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和生命张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我们愿意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我们也希望与全省各地的同行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这项“立德树人”工程的深入开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认识经典诵读的意义,增强诵读活动的信心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之所以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于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既推广了普通话,又传承了民族经典。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经典诵读初见成效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 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他就能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在中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推普周开展诵读展示,并举办传统诵读比赛
每年的推普周都是进行经典诵读展示的黄金时期,各校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推向高潮。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办要进行两项有关诵读的传统活动。一是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大赛。这项活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已成为我市推普周的传统特色活动。到目前已涌现出1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上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有的获全国小主持人大赛金奖,有的考上了传媒大学……,这都为他们日后成功、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这项活动我们虽然刚刚举办两届,但由于各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较好,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2008年参加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比赛,我是3名选手包揽了中学组前三名,一名选手获小学组二等奖,一个集体项目获三等奖。由于市语委办的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市语委办获全省团体成绩第二名,获全省最佳组织奖。
(二)利用寒暑假进行定量定篇目诵读,并适时反馈
自2000年以来,市教育局在每年的寒暑假工作安排中都把“背古诗、诵童谣、阅名篇、读名著”作为假期孩子们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规定:小学低年级背10首古诗,5个童谣;小学高年级背20首古诗、10个童谣;初中生读5-10个名篇;高中生读一本名著。有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指定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把一切献给党》、《英才是如何造就的》、《少年邓小平》《雷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等书籍。反馈方式是:开学后,小学生、初中生把古诗文、名篇用规范的小楷形式交给班主任,初中生、高中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上交班主任。各校必须把假期读书活动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搞读书汇报现场会。近两年我们举办了大型读书汇报会4次。
(三)精心打造书香校园,推动经典诵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动了一番脑筋。一是要求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有的小学一年级诵读《成语接龙》,二三年级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弟子规》。二是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我们要求学校把上锁的图书室打开,把图书摆放在走廊、大厅,让学生随便阅读。三是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2007年,市教育局为30所市直属中小学,每校新统配5万元图书,共计150万元。有的学生还自愿订阅了《提前读写报》和《阅读资源》,加深了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四是各校纷纷设立读书节、阅读节。通过评比读书状元、阅读之星、读书能手等,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五是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目前,我市部分直属小学已将经典诵读列校本课程,学生诵读范围也由小学扩展到了初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和师生的每日常规活动。有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从自习课中安排两节用于经典诵读,三、四、五年级则从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节用于经典诵读。初步探索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经典诵读活动更加规范。
三、总结经验,研究策略,努力把经典诵读引向深入
我们自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整洁程度也都名列前茅,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一)抓好试点,积累经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说既没有经验可循可又没有捷径可走,为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使之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开,我们将在市直属小学进行试点,逐步推广。
(二)精选精编教材,有本可依。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
(三)逐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要在管理上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要将经典诵读列为语文大阅读内容,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中学学生、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赛事。让诵读比赛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成为学校的特色。我们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相信,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经典诗文,必将会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和生命张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我们愿意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我们也希望与全省各地的同行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这项“立德树人”工程的深入开展。赞同
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我们之所以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这项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对于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认真学习、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传播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并重,是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工作思路,既推广了普通话,又传承了民族经典。二是这项活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这项活动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中华经典诗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利用中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这项活动有效补充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应学会2500个生字,认识3000个生字。把经典诗文中的精华部分移植到学校教学中,为完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目标开辟了一条捷径。如《三字经》(1128字)、《弟子规》(1080字)等几个篇目,其文字总量达到3000多字,其中不重复的字近2500字,如此凝炼,是现行其它教材所不及的。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举多得,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认真组织,精心谋划,经典诵读初见成效
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 诵读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的古典诗词,尽管当时不解其中的含义,却常常一生难忘,终身受益。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他就能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我们在中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打好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获得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推普周开展诵读展示,并举办传统诵读比赛
每年的推普周都是进行经典诵读展示的黄金时期,各校按照市语委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活动,把经典诵读推向高潮。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办要进行两项有关诵读的传统活动。一是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大赛。这项活动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它已成为我市推普周的传统特色活动。到目前已涌现出130名优秀选手,他们有的上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有的获全国小主持人大赛金奖,有的考上了传媒大学……,这都为他们日后成功、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这项活动我们虽然刚刚举办两届,但由于各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较好,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2008年参加全省首届中华经典诗文比赛,我是3名选手包揽了中学组前三名,一名选手获小学组二等奖,一个集体项目获三等奖。由于市语委办的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市语委办获全省团体成绩第二名,获全省最佳组织奖。
(二)利用寒暑假进行定量定篇目诵读,并适时反馈
自2000年以来,市教育局在每年的寒暑假工作安排中都把“背古诗、诵童谣、阅名篇、读名著”作为假期孩子们必须完成的课外作业。规定:小学低年级背10首古诗,5个童谣;小学高年级背20首古诗、10个童谣;初中生读5-10个名篇;高中生读一本名著。有时市教育局还根据形势,要求学生在寒暑假阅读指定书目。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把一切献给党》、《英才是如何造就的》、《少年邓小平》《雷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等书籍。反馈方式是:开学后,小学生、初中生把古诗文、名篇用规范的小楷形式交给班主任,初中生、高中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上交班主任。各校必须把假期读书活动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搞读书汇报现场会。近两年我们举办了大型读书汇报会4次。
(三)精心打造书香校园,推动经典诵读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动了一番脑筋。一是要求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有的小学一年级诵读《成语接龙》,二三年级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四年级诵读《道德经》,五年级诵读《弟子规》。二是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我们要求学校把上锁的图书室打开,把图书摆放在走廊、大厅,让学生随便阅读。三是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2007年,市教育局为30所市直属中小学,每校新统配5万元图书,共计150万元。有的学生还自愿订阅了《提前读写报》和《阅读资源》,加深了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四是各校纷纷设立读书节、阅读节。通过评比读书状元、阅读之星、读书能手等,推动诵读活动的开展。五是将经典诵读列为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目前,我市部分直属小学已将经典诵读列校本课程,学生诵读范围也由小学扩展到了初中,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和师生的每日常规活动。有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从自习课中安排两节用于经典诵读,三、四、五年级则从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节用于经典诵读。初步探索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比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经典诵读活动更加规范。
三、总结经验,研究策略,努力把经典诵读引向深入
我们自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些学校的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整洁程度也都名列前茅,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一)抓好试点,积累经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说既没有经验可循可又没有捷径可走,为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使之能迅速有效地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开,我们将在市直属小学进行试点,逐步推广。
(二)精选精编教材,有本可依。我们将组织教研人员、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
(三)逐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要在管理上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组织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要将经典诵读列为语文大阅读内容,进一步拓展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中学学生、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区,不断组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赛事。让诵读比赛成为我们的传统,成为孩子们的节日,成为学校的特色。我们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们相信,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经典诗文,必将会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和生命张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我们愿意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我们也希望与全省各地的同行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这项“立德树人”工程的深入开展。赞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