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林村的村官
叶昌保自1970年担任洪湖市洪林村党组织书记以来,始终坚定地带领全村干群走“壮大集体经济,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使洪林村现已发展成拥有农工商企业19家 ,资产总额3.2亿元,其中自有资产积累户均81.2万元、人均21.5万元的文明村、富裕村。村民享有学前及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医疗免费、水电半价、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子女升学奖励等十多项福利。2005年,全村实现利税2200多万元,其中,上缴国家税金500多万元,村民人均分配不含福利控制在7200元。
刚从北京赶回洪林村的叶昌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而是赶到办公室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几十年的习惯,改不掉了。”叶昌保充满歉意地对记者一笑。其实,了解他的人说,老叶不仅是新闻联播必看,每天报纸上的重要新闻和中央、省、市出台的重大政策方针,他几乎也是一字不漏。他视力很差,就请同事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这些年,叶昌保担任了多项社会职务,每次出外开会或出差,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请别人多介绍一些新事物、新情况,有机会还要去考察一番。在洪林村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叶昌保得到的最多评价就是“思想新,有超前意识”。这大概和他的这些“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肩挑小贩穷叮当,有女不嫁洪林郎”。出生于洪林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叶昌保,从小就对贫困滋味有着深切的感受。1970年,从当上村支书的第一天起,他就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把群众带出贫困的泥潭。 粮食产量太低,村民们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难以填饱肚子。怎么办?叶昌保一横心,冒着风险把县种子站两个戴着“臭老九”帽子的农业专家当“活菩萨”请进了村里。在专家的指导下大搞“三圃生产”、科学种田,洪林人迅速摘掉了扣在头上20多年的“三靠”帽子。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掀起分田到户热潮。叶昌保没有照搬外地经验,而是从洪林村情出发,实行了“统为主、分为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引领村民干起了工副业:一队养一棚鸭、一队织一张网搞捕捞,以大队为单位办草帽厂、皮蛋厂、油厂等小型作坊……洪林人的日子开始越过越有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