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宇文邕也是雄才大略的呢
展开全部
宇文邕实在算得上是一个历史上被忽略的雄才大略的好皇帝,应该被大书特书。为什么这么说呢?
宇文邕是西魏重臣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宇文泰虽不是皇帝,但是控制西魏长达20年,成为西魏实际的统治者。虽说是一个权臣,但他其实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西魏强霸一时,为他的儿子们统一北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在49岁的时候,不幸病重。临死前,他把他的侄儿宇文护招到病床前,对他说:“我的儿子都还年幼,今外寇方强,国家之事,由你决定,宜努力以完成我的志向。”
宇文泰是把他的侄儿当成托孤大臣。但没想到,正是宇文泰的这个托孤之举,让宇文护成为又一个权臣。
宇文泰去世后,大冢宰宇文护废西魏皇帝,拥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为帝,是为孝闵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宇文觉虽称帝了,但是对宇文护专擅朝堂很不满,多次抱怨,还背地里练习擒拿之术,想拿下宇文护(这一点倒很像是康熙拿下鳌拜的法子)。宇文护听说后,非常生气,立刻废了宇文觉,改立其弟宇文毓为帝,这就是明帝。
明帝即位以后,仍然受不了宇文护对朝廷的操控,于是不断地拉拢重用其弟弟宇文邕,让他担任大司空,进封鲁国公,兼任宗师。什么事都要去征求宇文邕的意见。但是,宇文邕在朝堂上却从来不多说一句话,从来不拂逆宇文护。只有当明帝问他的时候,他才会简简单单说一句。明帝不问,他也不主动亲近,更不会说话。
宇文护见明帝有架空他的想法,很不满,又把他毒杀,让宇文邕为帝,也就是武帝。
武帝显然比他的两个哥哥睿智得多,当年明帝拉拢他的时候,他就装聋作哑,不违逆宇文护。现在当皇帝了,更是非常的韬光隐晦。凡事都由宇文护说了算,自己从来不做主。
有两件事,一是有一次,宇文邕带着大臣侯莫陈崇到原州去视察。晚上的时候,那个侯莫陈崇执意要回去,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问他回去做什么,他说:“吾比闻术者言,晋公今年不利,车驾今乎夜还,不过晋公死耳。”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大约就是说,他听算命的说,晋公宇文护流年不利,可能要死于今晚,他要回去看看。这当然是玩笑,体现了大臣们对宇文护的不满。不过,宇文邕听说后,立刻把大家召集起来,当面责罚骂侯莫陈崇,后来还发文对众人说,你们所有人今后要特别特别尊重大家宰,绝对不能直呼其名。
宇文护听说这件事后,当晚就把侯莫陈崇诛杀了。
有人会说,侯莫陈崇被杀,宇文邕是要负责任的。如果他不急于撇清关系,侯莫陈崇乱说话的事情,宇文护也不一定知道。但问题是,如果宇文护知道了呢?他不就会怀疑宇文邕了吗?宇文邕总不至于为了保护一个憨包让自己走哥哥们的老路吧?
还有一件事,宇文护的母亲曾被北齐俘虏,后来周齐讲和,北齐把宇文护的母亲放了回来。回来后,宇文邕对宇文护的母亲非常好,想方设法讨好他母亲,给他母亲极其奢华的享受。只要遇上节气,便会带着百官家人准备厚礼去祝寿。宇文护很感动,对宇文邕防范的心就减少了。不过,他仍然非常擅权,专横跋扈,搞一言堂,朝中大小事都只他说了算。
在隐忍了12年后,宇文邕终于出手了。572年的那一天,宇文邕和他母亲设计好,等宇文护从同州回来后,宇文邕便对宇文护说:“太后年纪大了,却还那么喜欢喝酒,我多次劝说,她都听不进去。兄长你的能力强,太后肯定会听你的。进宫去后,你帮朕劝一劝她吧。”说着,还拿出一篇《酒诰》交给宇文护,让他念给太后听。宇文护自然满口答应。
进宫见到太后以后,宇文护当着太后的面,拿出《酒诰》专心地念。这时候,宇文邕在他身后突然拿起玉珽用力地敲在宇文护头上,把宇文护打倒在地。接着宇文邕命令宦官何泉砍杀宇文护。可是何泉心慌手颤,几次都没砍在要害部位。眼看宇文护慢慢从地上爬起来,伸手来抓宇文邕。这时候,宇文邕的弟弟冲出来,给了宇文护一刀,才把他杀死。
诛杀宇文护后,宇文邕了却一桩大事,这时候,他才开始亲政。一亲政,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第一件事,就是规定六府不必总听天官大家宰的。也就是说,做决断,可以绕过宰相,直接问皇帝,最后以皇帝说了算。这样,就把宰相的权力虚化,强化了皇权。
第二件事,就是强迫僧道还俗。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然而佛道却非常盛行。尤其是佛教,简直盛极一时。为什么呢?因为出了家,就可以不干活,不纳税,不打仗。所以大家都争着出家。宇文邕实施灭佛政策,让300多万僧侣还俗干活。这300多万,差不多相当于国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十分之一的人不再光消耗粮食还能生产,从而极大地发展了经济。
第三件事,宇文邕规定境内凡男子都可以当兵。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只有鲜卑族才能当兵,因此造成兵源缺乏。现在规定所有人男子都可以当兵,从而大大地扩充了兵力。
第四件事,就是限制地方武装的发展,实行军队国家化。这样既避免了国内动乱,还充实了国家的战斗力,一举两得。
经过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后,国家的兵力变多了,战斗力变强了,粮草也丰富了。于是,宇文邕便吹响了统一中国的战斗号令。
那时候北方的两个国家,北齐和北周,一直是死对头,他们原先是由东魏和西魏发展过来的,而东魏、西魏又是由统一的北魏分裂出来的。也就是说,北齐北周其实是同根的,但是,越是这样,仗打得越厉害,因为每个人都想把对方吞并,重新实现统一。
宇文邕早期的时候,曾联合突厥和北齐打过一仗。不过,由于突厥中途突然撂挑子,加上军队战斗力有限,又有宇文护掣肘,所以,虽没打败,却也没有胜利。不过,也因此摸清了北齐的实力。等宇文邕除掉宇文护,实施改革后,宇文邕再次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577年,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
这时候,突厥又开始不断的南下骚扰,在灭北齐后,第二年,宇文邕分兵五路,北击突厥。正当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宇文邕劳累过度,途中突然病倒。这样不得不返回来,刚到洛阳就病逝。这时候,宇文邕才36岁。遗诏长子皇太子宇文贇继位。
这个宇文贇可太不像他爹了,上台后,终日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这样便给了杨坚机会。最后,国家大统一的机会,就由杨坚获得。
如果宇文邕能活长一点,恐怕杨坚就没有机会了。不过历史不能假设,但无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宇文邕,也就没有千古一帝的隋文帝杨坚,这是一定的~
宇文邕是西魏重臣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宇文泰虽不是皇帝,但是控制西魏长达20年,成为西魏实际的统治者。虽说是一个权臣,但他其实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西魏强霸一时,为他的儿子们统一北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在49岁的时候,不幸病重。临死前,他把他的侄儿宇文护招到病床前,对他说:“我的儿子都还年幼,今外寇方强,国家之事,由你决定,宜努力以完成我的志向。”
宇文泰是把他的侄儿当成托孤大臣。但没想到,正是宇文泰的这个托孤之举,让宇文护成为又一个权臣。
宇文泰去世后,大冢宰宇文护废西魏皇帝,拥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为帝,是为孝闵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宇文觉虽称帝了,但是对宇文护专擅朝堂很不满,多次抱怨,还背地里练习擒拿之术,想拿下宇文护(这一点倒很像是康熙拿下鳌拜的法子)。宇文护听说后,非常生气,立刻废了宇文觉,改立其弟宇文毓为帝,这就是明帝。
明帝即位以后,仍然受不了宇文护对朝廷的操控,于是不断地拉拢重用其弟弟宇文邕,让他担任大司空,进封鲁国公,兼任宗师。什么事都要去征求宇文邕的意见。但是,宇文邕在朝堂上却从来不多说一句话,从来不拂逆宇文护。只有当明帝问他的时候,他才会简简单单说一句。明帝不问,他也不主动亲近,更不会说话。
宇文护见明帝有架空他的想法,很不满,又把他毒杀,让宇文邕为帝,也就是武帝。
武帝显然比他的两个哥哥睿智得多,当年明帝拉拢他的时候,他就装聋作哑,不违逆宇文护。现在当皇帝了,更是非常的韬光隐晦。凡事都由宇文护说了算,自己从来不做主。
有两件事,一是有一次,宇文邕带着大臣侯莫陈崇到原州去视察。晚上的时候,那个侯莫陈崇执意要回去,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问他回去做什么,他说:“吾比闻术者言,晋公今年不利,车驾今乎夜还,不过晋公死耳。”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大约就是说,他听算命的说,晋公宇文护流年不利,可能要死于今晚,他要回去看看。这当然是玩笑,体现了大臣们对宇文护的不满。不过,宇文邕听说后,立刻把大家召集起来,当面责罚骂侯莫陈崇,后来还发文对众人说,你们所有人今后要特别特别尊重大家宰,绝对不能直呼其名。
宇文护听说这件事后,当晚就把侯莫陈崇诛杀了。
有人会说,侯莫陈崇被杀,宇文邕是要负责任的。如果他不急于撇清关系,侯莫陈崇乱说话的事情,宇文护也不一定知道。但问题是,如果宇文护知道了呢?他不就会怀疑宇文邕了吗?宇文邕总不至于为了保护一个憨包让自己走哥哥们的老路吧?
还有一件事,宇文护的母亲曾被北齐俘虏,后来周齐讲和,北齐把宇文护的母亲放了回来。回来后,宇文邕对宇文护的母亲非常好,想方设法讨好他母亲,给他母亲极其奢华的享受。只要遇上节气,便会带着百官家人准备厚礼去祝寿。宇文护很感动,对宇文邕防范的心就减少了。不过,他仍然非常擅权,专横跋扈,搞一言堂,朝中大小事都只他说了算。
在隐忍了12年后,宇文邕终于出手了。572年的那一天,宇文邕和他母亲设计好,等宇文护从同州回来后,宇文邕便对宇文护说:“太后年纪大了,却还那么喜欢喝酒,我多次劝说,她都听不进去。兄长你的能力强,太后肯定会听你的。进宫去后,你帮朕劝一劝她吧。”说着,还拿出一篇《酒诰》交给宇文护,让他念给太后听。宇文护自然满口答应。
进宫见到太后以后,宇文护当着太后的面,拿出《酒诰》专心地念。这时候,宇文邕在他身后突然拿起玉珽用力地敲在宇文护头上,把宇文护打倒在地。接着宇文邕命令宦官何泉砍杀宇文护。可是何泉心慌手颤,几次都没砍在要害部位。眼看宇文护慢慢从地上爬起来,伸手来抓宇文邕。这时候,宇文邕的弟弟冲出来,给了宇文护一刀,才把他杀死。
诛杀宇文护后,宇文邕了却一桩大事,这时候,他才开始亲政。一亲政,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第一件事,就是规定六府不必总听天官大家宰的。也就是说,做决断,可以绕过宰相,直接问皇帝,最后以皇帝说了算。这样,就把宰相的权力虚化,强化了皇权。
第二件事,就是强迫僧道还俗。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然而佛道却非常盛行。尤其是佛教,简直盛极一时。为什么呢?因为出了家,就可以不干活,不纳税,不打仗。所以大家都争着出家。宇文邕实施灭佛政策,让300多万僧侣还俗干活。这300多万,差不多相当于国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十分之一的人不再光消耗粮食还能生产,从而极大地发展了经济。
第三件事,宇文邕规定境内凡男子都可以当兵。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只有鲜卑族才能当兵,因此造成兵源缺乏。现在规定所有人男子都可以当兵,从而大大地扩充了兵力。
第四件事,就是限制地方武装的发展,实行军队国家化。这样既避免了国内动乱,还充实了国家的战斗力,一举两得。
经过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后,国家的兵力变多了,战斗力变强了,粮草也丰富了。于是,宇文邕便吹响了统一中国的战斗号令。
那时候北方的两个国家,北齐和北周,一直是死对头,他们原先是由东魏和西魏发展过来的,而东魏、西魏又是由统一的北魏分裂出来的。也就是说,北齐北周其实是同根的,但是,越是这样,仗打得越厉害,因为每个人都想把对方吞并,重新实现统一。
宇文邕早期的时候,曾联合突厥和北齐打过一仗。不过,由于突厥中途突然撂挑子,加上军队战斗力有限,又有宇文护掣肘,所以,虽没打败,却也没有胜利。不过,也因此摸清了北齐的实力。等宇文邕除掉宇文护,实施改革后,宇文邕再次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577年,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
这时候,突厥又开始不断的南下骚扰,在灭北齐后,第二年,宇文邕分兵五路,北击突厥。正当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宇文邕劳累过度,途中突然病倒。这样不得不返回来,刚到洛阳就病逝。这时候,宇文邕才36岁。遗诏长子皇太子宇文贇继位。
这个宇文贇可太不像他爹了,上台后,终日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这样便给了杨坚机会。最后,国家大统一的机会,就由杨坚获得。
如果宇文邕能活长一点,恐怕杨坚就没有机会了。不过历史不能假设,但无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宇文邕,也就没有千古一帝的隋文帝杨坚,这是一定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