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下,为什么我测SV30时刚开始发现污泥絮状还行,到时间了感觉污泥絮状小,污泥颜色有点深,上清液一点
污泥颜色有点深,上清液一点不清透我现在的SV30还不到10%,我需要它长,却始终涨不起来,出现上述情况是什么原因。上清液不请透,污泥压实性好,是营养不足,曝气过狠吗?...
污泥颜色有点深,上清液一点不清透
我现在的SV30还不到10%,我需要它长,却始终涨不起来,出现上述情况是什么原因。上清液不请透,污泥压实性好,是营养不足,曝气过狠吗? 展开
我现在的SV30还不到10%,我需要它长,却始终涨不起来,出现上述情况是什么原因。上清液不请透,污泥压实性好,是营养不足,曝气过狠吗?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SV30 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它是分析污泥沉降性能的最简便方法。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SV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在无其他异常的情况下,SV30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城市污水厂SV30值一般在15%~30%,工业废水处理SV30值相对要高。测定SV30的器皿一般是1000mL的玻璃量筒。 在进行沉降试验时,有时会发现污泥沉降界面不清的现象,这是因为污泥中絮粒大小的差异悬殊造成的,大粒絮粒迅速沉降,细小絮粒缓慢沉降,形成一个非连续层。这种情况在污泥短期缺乏营养或由于污泥中毒而造成部分解絮时尤为明显。 在进行沉降实验时,也要注意观察初始沉降情况。如果两种污泥SV30相等,而初始5min内的沉降速度不同,其沉降性能也是不同的。因此,有人建议采用SV5,即5min的污泥沉降体积来判断污泥沉降性能。 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数量与污泥的沉降性能密切有关。判断污泥中丝状菌数量的多少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污泥稀释涂片染色观察、测量,此法较麻烦,技术要求高但较精确;其二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目视评价。一般采用后一种方法,根据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与菌胶团细菌的数量相对比例,分成五个等级: 0级:污泥中几乎无丝状菌存在。 ±级:污泥中存在少量丝状菌。 +级:存在中等数量的丝状菌,但总量少于菌胶团细菌。 ++级:存在大量丝状菌,总量与菌胶团细菌大致相等。 +++级:污泥絮粒以丝状菌为骨架,数量大于菌胶团细菌。 大多数活性污泥都有丝状菌,它们是丝状微生物的统称。适量丝状菌的存在,有助于改善活性污泥的性状和提高净化能力。但当污泥中丝状菌数量超出正常范围后,就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处理效果。因为丝状菌数量越多,则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 当活性污泥中丝状菌数量处于0~±级时,可在二沉池形成一层致密的网状污泥层,并黏附沉降速率较慢的细小泥粒,共同形成较大的絮粒一起下沉,故出水清澈,漂泥极少;当丝状菌数量达++级以上时,大量丝状菌由污泥絮粒中心向外伸展,往往形成“剌毛球”状的活性污泥骨架,阻碍了絮粒间的压缩,是污泥的SV30值升高,严重时SV30值接近100%,最终导致污泥膨胀、无法沉淀分离,使污泥在二沉池大量流失。因此,在管理中,当污泥中丝状菌达到+级时,就应注意其数量的动态变化,若有继续增多的趋势,就必须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来控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