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哲学对西方哲学史的影响他的哪一点贯穿了

 我来答
百度网友775ea096cc3
高粉答主

2017-02-24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4837万
展开全部
学园之灵”的一生
公元前三八四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他于公元前三六七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成为了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三四七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三四三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十三岁,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公元前三三八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次年,腓力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上,腓力宣布,他将统帅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的附庸.
腓力于公元前三三六年被刺身亡.他的儿子、年仅二十岁的亚历山大即位为王.公元前三三四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打跨了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接着摧毁了古老的波斯帝国.一个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南包埃及,北抵中亚——建立起来了.公元前三二三年,亚历山大病故.这个凭着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大帝国,经过混战,分裂成几个独立的王国.
就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即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马其顿在军事和政治上控制了雅典,但那里的反马其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浩瀚的著作,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譬如,他曾对一百五十八种政治制度作了概述和分析,这项工作所需要涉及的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如果没有一批助手的协助,是不可能做完的.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他就去世了,终年六十三岁.
最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
(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
(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
(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发现运用到科学理论上来.作为例证,他选择了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学,因为几何学当时已经从泰勒斯想对土地测量的经验规则给予合理说明的早期试验阶段,过渡到后来的具有比较完备的演绎形式的阶段.但是,逻辑学的三段论法对实验科学确实毫无用处的.因为实验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发现,而不是从公认的前提得到形式证明.从元素不能再分割为更简单的物体的前提出发,在1890年未尝不可提出一个正确的已知元素表,但是到1920年,再运用这个前提就会把一切放射性元素排除在外.前提既然已经改变,“元素”一词的意义也就改变了.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三段论是没用的,也不能就此认定现代物理学是错误的.幸运的是,现代的实验家并不再为逻辑形式而耗费心神了,但希腊和中古时代的科学界却在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下,运用演绎法把许多错误的权威说成是绝对正确的,并用欺骗性的逻辑形式进行了许多错误的推论.
在天文学方面,他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在物理学方面,他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在生物学方面,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途中经常给他捎回各种动植物标本.在教育方面,他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亚里士多德还曾提出许多数学和物理学的概念,如极限、无穷数、力的合成等.
主要著作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后来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取名叫作《工具论》.他们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认为逻辑学既不是理论知识,又不是实际知识,只是知识的工具. 《工具论》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要使一个物体运动不已,需要有一个不断起作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一书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毁灭的东西,并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在这个发生和毁灭的过程中,相互对立的原则冷和热、湿和燥两两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火气土水四种元素.除这些地上的元素外,他又添上了以太.以太作圆运动,并且组成了完美而不朽的天体. 《气象学》讨论了天和地之间的区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带;其中还有一些关于视觉、色彩视觉和虹的原始学说.第四册里叙述了一些原始的化学观念.在现在看来,亚里士多德的气象学远不如他的生物学著作那样令人满意,然而这部著作在中世纪后期却有很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这些著作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
结束语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匿名用户
2017-02-24
展开全部
学园之灵”的一生
公元前三八四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他于公元前三六七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成为了柏拉图学院的积极参加者.
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有记载说,柏拉图曾讽刺他是一个书呆子.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当柏拉图到了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
公元前三四七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三四三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十三岁,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公元前三三八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次年,腓力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上,腓力宣布,他将统帅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的附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