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身上腐烂的地方还能吃吗?

 我来答
dongjie8866
高粉答主

2019-06-21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2万
展开全部

甲鱼身上腐烂不能吃。

甲鱼背部腐烂又叫烂甲病。甲鱼烂甲病又称白点病,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碱菌等多种细菌。主要病症表现为背甲腐烂。病传染性强,暴发流行时,如果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

烂甲病主要是由于池底铺设沙子或石子不光滑,磨损皮肤,加之水质恶化,水底污物不及时排掉,使甲鱼降低抗病力而引起细菌入侵致病。

买甲鱼必须买活的,千万不能图便宜买死甲鱼,甲鱼死后体内会分解大量毒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使冷藏也不可食用。

扩展资料:

甲鱼的营养丰富,是进补食物中常见的一种。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人并不适合吃甲鱼。并且,甲鱼和10种食物是不能同吃的。接下来,不如就来一起具体了解了解关于甲鱼的食用禁忌都有哪些吧。

哪些人不宜吃甲鱼

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因素,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而甲鱼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病人食后不仅难以吸收,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肝细胞还会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血浆浓度升高,诱发肝昏迷。

失眠、孕妇及产后泄泻也不宜食用。虽然它具有滋阴益肾的功效,但是甲鱼性味咸寒,有着较强的通血络、散瘀块作用,因而有一定堕胎之弊,尤其是鳖甲的堕胎之力比鳖肉更强。

肠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应慎吃。尤其是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食用。脾胃虚弱的人,更不能多吃,否则往往使入不思饮食,肚腹胀满,甚至引起腹泻。

幼儿要少食甲鱼。甲鱼属于高蛋白质滋补品,儿童脾胃娇嫩,在食用时则有可能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加重脾胃的负担,因此要少食。

甲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甲鱼不宜与桃子、苋莱、鸡蛋、猪肉、兔肉、薄荷、芹菜、鸭蛋、鸭肉、芥末、鸡肉、黄鳝、蟹一同食用。

甲鱼与猪肉:因为猪、兔、鸭之肉都属寒性,而甲鱼也属寒性,所以二者不宜配食。

甲鱼与苋菜:苋菜味甘,性冷利,令人冷中损腹,而甲鱼亦性冷,二者同食难以消化,可能会形成肠胃积滞。

甲鱼与芥末:芥末气味辛热,能温中利气,白芥末辛烈更甚。与甲鱼肉同食,冷热相反,于人不利。所以甲鱼不宜加芥末作为调味品。

甲鱼与鸭蛋:鸭蛋性属微寒,而甲鱼也是寒性食物,所以从食物药性学角度来说,二物皆属凉性,不宜同食,特别是对素质虚寒的人来说,更应忌同食。

甲鱼与芹菜:二者同食可使蛋白质变性影响营养吸收。

甲鱼与橘子:甲鱼富含蛋白质,橘子中含有果酸,二者同食,会使蛋白质与果酸结合,使蛋白质凝固,不易吸收。

甲鱼与黄鳝、蟹:孕妇忌食,吃了会影响胎儿健康。

死甲、变质的甲鱼不能吃;煎煮过的鳖甲没有药用价值。

生甲鱼血和胆汁配酒会使饮用者中毒或罹患严重贫血症

参考资料:

人民网-饮食必知:吃甲鱼的常见禁忌

香猪猪啦啦啦
推荐于2019-08-31 · 知道合伙人母婴行家
香猪猪啦啦啦
知道合伙人母婴行家
采纳数:3392 获赞数:53486
绵阳本地出生,上学工作一直都在绵阳的,从教和在绵阳生活三十年由于对于本地的风土人情极为了解。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甲鱼身上腐烂不能吃。这个是腐皮病,如果甲鱼已经死亡建议扔掉。如果甲鱼还活着建议治疗控制,等病症好了再吃。
腐皮病是由单孢杆菌感染引起。因其他原因导致皮肤受伤,此病菌趁虚而入,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 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首先清除患处的腐烂表皮和死皮,然后用金霉素眼膏涂抹患处再在饲料里加入抗生素药品口服配合治疗。
感染 :
在饲养过程中,龟体出现伤口并因外部环境而导致伤口感染! 局部红肿,组织坏死,有脓液。 对刚形成的伤口应立即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抗生素药品进行防腐。如果已经形成感染,那么应先将伤口里的脓液和坏死物质清除,形成新鲜创面,再按上述治疗刚形成伤口方法进行治疗。
体外寄生虫 :
龟在野外活动中感染到的寄生虫,种类有蜱、螨、蚤、水蛭等。人工饲养的龟发病率很低。 病龟体表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寄生虫,龟体消瘦! 发现龟的体表有寄生虫后立即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病龟20-30分钟,每天一次,一周后可治愈。
体内寄生虫:
龟进食时将各种寄生虫的卵或虫带入体内,寄生于龟的肠、胃、肺、肝等部位,造成内脏功能衰竭,导致死亡!体内寄生虫的种类有盾腹吸虫、血簇虫、锥体虫、吊钟虫、隐孢球虫、线虫,棘头虫等。 体型消瘦,食欲差,摄食量少。 在龟的饲料里拌入少量驱虫药,如肠清虫、左咪唑等。禁止投喂腐烂变质的食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