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个回答
2018-06-06
展开全部
一、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动起来,教师就要学会适时放权,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究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根据学生需要,变换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动起来,互动起来,主动起来。如适当地让学生画一画(《詹天佑》)、做一做(《捞铁牛》)等,让每一个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的平台。
二、巧妙合作,攻克文本难点。
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见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组织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中尝试解决。引导学生提出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同时,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
这种合作探究的关键是教师要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要明确,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要充分,注意气氛的和谐,绝不走过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默读课文,请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并提出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
(2)四人小组讨论时,由组长主持。组员依次读出所画句子并提出问题。
(3)组员筛选几个有学习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
(4)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本组重点讨论的问题、讨论的结果。
这样引导,既帮助学生建立了讨论的规则和秩序,又活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整个过程在问、想、议、悟的过程中进行,学生能携手解决自主学习中所碰到的难点。
三、注重引导,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让学生有法可循,有一定的学习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更强。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如生字学习中,一些字形的识记是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形象地记忆。如《乌鸦喝水》一课,学生经过思考,对“乌”和“鸟”是这样记忆的:“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就是一种文本对话的形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的是“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呢?教师可以通过美丽的景色的录像展示等课程资源的利用,设计情景,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实现了情感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生活与语文的联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离自己的生活其实很近。这样,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可以借助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实物、图片等让学生形象识字。还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广告语、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学生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枯燥的。
四、及时激励,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读了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后,你想说什么?”一名平时不好学但很聪明的男生也举起了手,教师点名后,他回答:“刚才你说账单是指记录资金出入,可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里怎么都是‘0芬尼’呢?没有出也没有入,这张账单怎么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我立即抓住了这个契机,进行了表扬:“你很了不起,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既然你能想出它,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其中的答案。”听了这番话,他情不自禁地再次投入到文本之中。我还将这个问题放在这堂课非常重要的位置,让全班同学共同探索答案,经过合作讨论之后,学生回答精彩极了,有的说:“比起小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它还真算不上账单,妈妈其实根本没想让小彼得还钱。”有的说:“妈妈写这些0,是为了让小彼得自己去想其中的原因。”刚才那个男生的回答更加精彩:“我觉得妈妈账单中的两个‘10年’与这些‘0芬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和无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用了成功激励的方法,及时地激励了这位学生,让他的学习欲望得到了增强。
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动起来,教师就要学会适时放权,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究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根据学生需要,变换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动起来,互动起来,主动起来。如适当地让学生画一画(《詹天佑》)、做一做(《捞铁牛》)等,让每一个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的平台。
二、巧妙合作,攻克文本难点。
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见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组织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中尝试解决。引导学生提出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同时,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
这种合作探究的关键是教师要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要明确,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要充分,注意气氛的和谐,绝不走过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默读课文,请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并提出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
(2)四人小组讨论时,由组长主持。组员依次读出所画句子并提出问题。
(3)组员筛选几个有学习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
(4)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本组重点讨论的问题、讨论的结果。
这样引导,既帮助学生建立了讨论的规则和秩序,又活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整个过程在问、想、议、悟的过程中进行,学生能携手解决自主学习中所碰到的难点。
三、注重引导,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让学生有法可循,有一定的学习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更强。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如生字学习中,一些字形的识记是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形象地记忆。如《乌鸦喝水》一课,学生经过思考,对“乌”和“鸟”是这样记忆的:“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就是一种文本对话的形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的是“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呢?教师可以通过美丽的景色的录像展示等课程资源的利用,设计情景,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实现了情感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生活与语文的联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离自己的生活其实很近。这样,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可以借助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实物、图片等让学生形象识字。还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广告语、对联、报刊病句、荧屏错别字等。学生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不再觉得学习语文是枯燥的。
四、及时激励,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如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读了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后,你想说什么?”一名平时不好学但很聪明的男生也举起了手,教师点名后,他回答:“刚才你说账单是指记录资金出入,可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里怎么都是‘0芬尼’呢?没有出也没有入,这张账单怎么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我立即抓住了这个契机,进行了表扬:“你很了不起,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既然你能想出它,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其中的答案。”听了这番话,他情不自禁地再次投入到文本之中。我还将这个问题放在这堂课非常重要的位置,让全班同学共同探索答案,经过合作讨论之后,学生回答精彩极了,有的说:“比起小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它还真算不上账单,妈妈其实根本没想让小彼得还钱。”有的说:“妈妈写这些0,是为了让小彼得自己去想其中的原因。”刚才那个男生的回答更加精彩:“我觉得妈妈账单中的两个‘10年’与这些‘0芬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和无价”。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用了成功激励的方法,及时地激励了这位学生,让他的学习欲望得到了增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