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医患关系?
众所周知,看病难看病贵,早已成为近些年来的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要话题,甚至谈虎色变,普通百姓害怕得病、害怕进医院,害怕得病以后倾家荡产,害怕站着进去躺着出来。
过去人们把医生称作白衣天使,是受人尊敬尊重爱戴职业,也就是这十几年,医生的这些光环在慢慢渐渐的退去,逐渐的医生和金钱和红包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患了重大疾病,需要手术时,你要是不给主刀医生塞个红包心里就不踏实,因为见别人都是这样做的,自己只好也这样做了。即便是主治医生从来也没有想收你红包的意思,你还是坚持要送,似乎钱不送到生命得不到保障一样。为什么有这种这种怪现象,就是有许多医生曾经索要过红包,或是接受了病人家属的红包,或是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近年来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升级,医生不再是当年受人尊敬的职业,医生和患者之间互相不信任、不理解。这种医患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殊不知,治疗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难免能完全达到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满意,或者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瑕疵,由于医患之间的相互不信任,缺乏必要的沟通,必然会加大彼此之间矛盾,矛盾的升级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病痛时盼望着医生。可有点怀疑就怒目而视。把开始的盼望转向敌视。这样的不理解和愚昧无知的举动也是病!当然不排除个别不良医生的误导。但多数是好的,是尽职尽责的。我说的可能有人理解为在医生立场说话。可想想医生在压力下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效吗,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医生讲述医患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成为最大的难题
医患关系的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也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同时加重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究其原因无非有三个层面:一是院方,二是患方,三是媒体。
首先,从院方的角度看,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已经定位为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活动的商业化日益严重,许多医院运转的大部分经费需要从给病人提供服务中收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加之,在医疗过程中院方逐渐将病人物化,缺少人文关怀,部分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素养,漠视病人的权利,只重视“病”不重视人,更是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
其次,从患方的角度来看,患者从之前的享受福利到现在的出钱买健康买服务,所以患者及家属对院方的期待会更大,以至于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而忽略了许多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对医学的特殊性和无奈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把所有出现的医疗问题归责于院方,所以才会出现一系列的暴力维权现象。
第三,从媒体角度来看,医患关系的持续演变恶化一定程度上与媒体的大幅报道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医患关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以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和事故进行报道,虽然一方面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但是许多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甚至偏激报道,所以更多一方面还是加大了患者对院方的不信任,激化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和消极的社会价值导向。
针对以上原因的分析,解决医患矛盾需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医院内部要加强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管,加强对患者的关怀,转变“医者至上”的服务观念,用尊重的态度让患者感觉和医务人员处在同等地位,用人性化的关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还应该努力引进先进的医疗科技和知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切勿因了解技术落后造成误诊误治,从而为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第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机制,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以及对医疗市场的整顿和监管,净化医疗环境,畅通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包括医学方面的常识,医院的规章制度等,使患者与院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第三,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处理医疗纠纷与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与权限,发挥正面效应,以公正、全面的立场,对医疗纠纷与冲突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论,从而成为沟通医务人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
第四,患者应充分信任医务人员,尊重事实,尊重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学会用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暴力冲突的发生。
总之,医患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维护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的良好关系,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一项严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