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的生命周期为几天?
56天。
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扩展资料:
蚕的养殖注意事项
一、养殖温度
蚕是一种很怕冷的生物,所以一般听到的都是春蚕,所以在养蚕的时候要注意养殖的温度,通常是在每年的4-5月份是最好的养蚕时间,这时的温度基本上是在20-25度左右,不需要费很大的心思去调节养殖室的温度,所以后来通过对温度的调节也慢慢出现了其它时节养蚕的事情。
二、喂食桑叶
在养蚕时要注意的就是桑叶最好是新鲜的,最多在家中放了一晚上的桑叶还可以用来喂蚕,但是时间过长桑叶不新鲜了,蚕处理之后就会拉肚子或者根本就不会吃,其次要注意的就是桑叶必须要清洗干净不能有灰尘,同时不能给蚕喂有露水或清洗之后是还没干的桑叶,
因为蚕吃了会拉肚子然后死亡,最后就是喷了农药不久的桑叶也不能采摘回来喂蚕,因为蚕对毒素是特别敏感的。
三、注意卫生
蚕的生活习性就和猪一样吃了睡睡了吃,但是蚕它比猪要脆弱得多,所以对养殖室的卫生环境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很多养殖户在养殖时隔好几天才去清理卫生其实这是不对的,
通常最好就是每天都要进行清理,尽管蚕屎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在养殖室中就会产生细菌并且引发一些病害,还有就是蚕脱下的皮以及吃剩的桑叶都要及时的清理出来尤其是食物残渣。
四、养蚕管理
养蚕管理其实注意是表现在饲养、日常和结茧期的一个管理,饲养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一次性将桑叶全部投喂,一般至少要分成早晚两次进行投喂,
其次日常管理主要要注意的就是养殖室内不能熏香以及平时不放蚊香和香水等气味比较大的东西以免蚕受不了而死亡,靠后就是结茧期要给蚕准备好可以结茧的地方,这样它们在结茧时就不会那么费力,如果不进行辅助它们很有可能茧还没结好就已经成蛹了。
五、预防病虫害
在养蚕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的小疾病,那么对于养蚕来说疾病基本上是以预防为主,其次就是发生有蚕生病后要将病蚕拿出进行隔离然后用专门的药剂进行消毒,同时不能将病蚕乱丢因为它的传染性比较大,还有就是螨类害虫和鼠、鸡等各种动物不能放入养殖室不然损失重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
家蚕的生命周期大约24~32天。
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在适温条件下,一头蚕自孵化至吐丝结茧,大约6~9天蜕一次皮,共需约24~32天,约食下桑叶20~30g(合干物5~6.2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吐丝结茧是桑蚕适应环境而生存的一种本能。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扩展资料:
家蚕的经济价值:
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绢片、丝带和丝线。
中国古代蚕丝的发展促进了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早在公元11世纪的时候,蚕种和养蚕技术已传入朝鲜,公元前2世纪传入日本,公元6世纪传入土耳其、埃及、阿拉伯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桑蚕饲养技术是公元6世纪传人欧洲的,所以蚕丝代表东方古代文明,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蚕
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
蚕卵→蚕→蚕蛹→蚕蛾
蚕的各个阶段大约要经历多长时间:
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一般是催青期十至十一天。幼虫期二十五天左右,(具体为一龄期四至五天;二龄期三至四天;三龄期四天;四龄期六天;五龄期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三至五天。
羽化后的蚕蛾不再吃东西,大约一个小时以后翅膀才会变硬。在翅膀硬了以后就会交尾。每只雌蛾大约会产300 ~ 400粒卵。蚕羽化成蛾的目的就是为了交尾和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