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59分不及格的话,你会去找老师理论吗?
我就是一个59分强行不给过的老师。而且我不仅给过59分,我还给过59.7分和49.9分(当时的规定是卷面不到60分的学生,分数在50分以上的才能参加补考。分数在50分以下的下学期重修,没有补考机会)。
我希望能用这一个个的59分,让学生们至少明白去敬畏规则,同时尊重劳动。不管是别人的劳动,还是你自己的劳动。
我所带的课,应该是全国所有大学生们都最不喜欢且最不屑一顾的那些课程:《*河蟹*思想概论》、《*河蟹*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国的大学生,这几门课敢说自己一节没逃过的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一节没上过的我估计倒是得以百万计。
空荡荡的教室,自娱自乐的学生,形同虚设的考试环节和不屑一顾的眼神。这就是我刚开始代课时的课堂环境。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次布置课堂作业时教室后面传来的嘘声,以及迟到半小时才进教室还大嚼着早餐的学生被我赶出去时拍桌子的砰砰声。
第一年的思修考试环节是以论文形式进行的,结果11个班400多人,只交上来了不到300份作业。作业手写版打印版的都有,打印版的大概一百多份,统共只有十来个模板。勤快点的还换个开头结尾,懒一点的干脆除了名字不一样,从标题到最后一个字都和别人一模一样。纸质版的稍好一点,除了字数整体不达标以外,倒都是自己写的,但也不乏用皱巴巴巴掌大的半张纸写上四五十个字交差的好汉。别的老师劝我说差不多就行了,论文考核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软性的,没有硬性的评分标准,怎么评判?而且一旦判了学生不及格,就意味着自己也要提前收假,并且还要出上三套不同的卷子给教务处,以便教务处安排补考。何苦来?
我回到家,打开电脑,看到学生们在网络上疯狂转发着”百年X大,思修不挂“的状态。
好吧。看来我注定要在百年X大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第一年我认了,因为我什么准备都没有。但第二年我不准备忍了,因为我已经准备好了。
不是说论文考核没有硬性评分标准么?那我就改成试卷考核。同时用了一个假期的时间,研发出了一整套的评分标准。这个系统现在应该还被X大的思政教师们广泛使用着,我自己戏称是X大的SZ9001体系。
在这套体系下,整个一学期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回答次数,参与课堂活动次数,课堂作业分数,小组作业分数、以及你最后的考试分数,都被乘以了一个系数。各项系数相加,就是你最终的期末分数。
当然,出勤率不靠点名,主要靠课堂提问和小组活动。我在课堂上将全班同学分成了数个小组,每个小组在一学期里都要完成固定的小组学习任务。同时课堂上安排了超级多的快速问答、即兴演讲和小组任务展示环节。这些环节的表现好坏同样乘以系数计算到期末总分里。在极端的情况下,一个同学可以在不参加期末考试的情况下,仅靠课堂表现就已经能及格了。而一个同学也可能在极端的好运气庇佑下,一学期都不来上课,同时也幸运的躲过了所有提问和小组展示环节,那他就需要在期末的卷子上真真正正的答够65分的题才能够及格了。如果再有一次缺勤的话,那他就得在期末答出70分左右,才有可能及格。
而对于那些依然采用论文考核环节的课程,我的要求是提交论文必须要同时提交电子版。我会把电子版全部复制到一个文件里,然后拿去检测。检测标准与本科毕业论文检测标准一样,论文重合率超过25%的,一律判为不及格。
SZ9001系统执行的第一个学期,我花费了整整一节课时间跟学生讲解了这个系统,告诉大家我要玩真的了。然后据探子来报,大多数学生认为我在装逼。
各班的小组名单拿上来时基本就是各寝室名单,没有人为了这个小组去费劲笼络牛人。每次课堂作业布置下去,提交率大概在六成到八成间徘徊。课题提问和即兴演讲环节经常出现冷场,小组任务展示需要靠摊派。
我不管这些,我就是认认真真的做记录,然后保留每一次的原始材料。每节课都上的认认真真,教案明晰,内容充实。
然后,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后,我按照系数算了一下,一共11个班493个学生,挂掉了21个,挂科率4.26%,勉强相当于政治经济学或者大学体育等公共课的挂科率,完全符合教务处对我们挂科率维持在1%-7%之间的要求。
我很满意。
然后学生中间炸了锅。在网上发帖谩骂的,质疑我公报私仇的,找院长找领导的,给校长信箱写信检举我的,不一而足。有在我办公室嚎啕大哭说自己要出国留学不能有挂科的,有家长带着学生直接在学校路上把我堵住说我吃饱了撑着的,甚至院长还亲自把我叫去办公室问情况的。
不过当我默默把他们带到我文件柜前,把所有这一学期的记录一一给他罗列出来:哪天没来上课,哪次作业没交,期末论文抄的是谁的那一篇以后,所有人的闭嘴了。只剩下家长们还在喃喃的骂我脑子有病,拿着鸡毛当令箭。
我只是想让学生们知道:一项工作有没有意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这个可以讨论。但在讨论成定论,规则修改之前,你应该做的首先是全力以赴去完成这项工作。
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你可以去质疑大学的课程没有用,但在质疑的同时,你首先应该努力去完成它,不要让质疑成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
还是那句话,我希望我的学生尽可能的在学校里把因为幼稚而犯得错尽可能的都犯上一遍,然后让我给他们应有的教训。这总比将来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被人乱棍打死要强。
然后,第二学期我的课堂上终于满员了。每节课五分钟的小组任务展示时间完全不够用,我先是要求所有小组展示前必须先提交全部材料,最后只能在每节课上课的当天实行零点秒杀政策,以零点为界限,以最早给我邮箱提交全部材料的小组为优先,这才算解决了问题。
课堂上的快速提问和演讲环节也终于成了竞速大赛,从座位上起身晚了怕是一学期都轮不上一次露脸的机会。
我承认其实我带的这几门课,从知识性上来说给学生带不来太多的好处。但我自豪的是我起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的提升了学生们的演讲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他们当众发言的胆量。我带的那一级学生,最终毕业时别的东西有好有坏,但是一到面试环节,绝对都是秒杀全场的角色。什么无小组讨论、饱和问答、即兴场景设计,那都是他们之前在课堂上玩烂了的。
从第三学期开始,我的SZ9001体系开始在其他老师那里得到了认可,广泛流传开来。不过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所差异,有的老师就把最低分始终限制在了60分,没有挂科的。而我依然是按照我的体系得分,产生了许多诸如59.7之类的分数。
五年来五门课加起来,我挂掉学生也近百人了,其中有要出国的,也有想要保研的。经常有人痛哭流涕的过来跟我说他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多么辛苦,之前付出了多少代价,不能就倒在我这最后一步。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他们的心情表示理解,但是,不可原谅。
一张一百分的卷子,你答了99分,就是99分,不能说我已经答了99分,好辛苦,所以应该给我100分。同样,答了59分,就是59分。
每个人都想要轻松愉悦的功成名就,一事无成而腰缠万贯,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以理解,但不可原谅。
如果我大学考试考了59分的话,一定不会找老师去理论。
我们都知道,大学的及格分数是60分,那么为什么老师会给你59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让你及格。
大学的各科成绩都是要考试的卷面分和平时的表现分,按相应比例综合相加的。一般来说,如果同学考了55分到59分这个成绩,老师一般都会在平时的成绩上给你多加几分,让你达到60分,或者61分的及格分数,我们从成绩上也能看出,某一科成绩在60分以上,而且不太多的话,那么大多数都是老师不想让你挂科,给你在平时成绩上多加了分数
至于你得了59分,差一分就及格这个尴尬的分数,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你平时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而上课表现也不积极,这样的话老师没办法跟你在平时成绩上再加更多的分数;另一种可能就是老师根本就不想让你及格。
如果老师想让你及格的话,随便在平时成绩上加几分,那么你就可以轻易地及格,既然这一份老师没给你找,那肯定就是不想让你及格,考了59分即使你去找老师理论,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