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的吧,比如我。
很多人可能会说,你都上清华了,你还学渣?你住嘴!但是,如果不是真的菜,谁又愿意说自己是一个学渣呢。
研究生的生活相对来说要单调许多,寝室食堂实验室。然后有很多同学,都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待在实验室的,而我只想十二点之前睡觉!身边的同学,优秀的很多,努力的就更多了,我时常十一点回到寝室的时候,室友都还在实验室没有回来,是真的咸鱼没错了。
本科生的情况,我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只要是在一个群体中,那么就有最优的个体,以及不那么优秀的个体。如果有GPA,那么就一定有GPA最低的同学,只要有考试,那么肯定就有挂科的存在吧。就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的话,学渣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的话,每个人的自我要求不一样,所以才会有很多明明看起来很厉害的人说自己很学渣。就像在我们班群里,自称学渣的一抓一大把,可能在有些人看来,他们已经很棒了,但是由于周围优秀的人太多,而且自我要求很高,所以又真实的觉得自己很学渣。
再者,能来到清华上学,是对一个人过去的努力的一些肯定,但是与这个人的未来是没有关系的。也有遇到过清本的同学,在上了大学之后开始放飞自我,成天打游戏,学习的话,就是抱着过就行的姿态。但是人家,玩儿什么游戏都要玩儿到最高段位,然后对待游戏超级认真,并且去相关的游戏公司实习,最后毕业去国内知名游戏公司做游戏策划了。
所以学渣不学渣这个事情,要问的话,肯定是有的,不管是在清华,还是在其他什么大学,都肯定是存在的。
对于你这个问题啦~首先可能要取决于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学渣。
作为在清华呆了五年的老学姐,我认为或许是有学渣的~世界上本没有学渣,在学霸的对比下,也就有了学渣……虽然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同学,大家在高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到了清华以后,在学习成绩上必然会分出高低……哪怕大家的分数都很高,也还是有高低之分的,这是很残酷的现实。
当然啦,考上清华证明大家的学习能力都很强,但是上了大学以后,就我所看到的情况来看,那些成绩很差徘徊在及格边缘的同学,多半是放弃了努力学习的,而不是努力了也不能学好。这些放弃了的同学,多半是在入学之初,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在一次次的失败过后放弃了努力,甚至是失去了对专业的兴趣。也有一些同学,就是在学习了这个专业之后,才发现自己完全不擅长、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努力的动力。
所以还是那句话,选对专业真的很重要,并不是说要选择高薪职业,而是要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爱因斯坦大大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但是在清华的这几年,我觉得自己见识了最优秀的一群人。以我的一位学霸室友为例,努力是一种习惯,不管今天有没有课,不管是假期还是工作日,她很少睡懒觉,每天8点起床,开始忙自己的事情,除了专业课的学习,还有一些和同学合作的小项目,以及英语双学位的学习。每天在单词APP打卡,托福118分,近期还在出于兴趣自学法语。
优秀的人真的每天都在进步,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成为学霸!
本人清华18级工科研究生,经常会冥思这个问题——
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疑问,但我相信,对于很多清华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存在对自己的疑问:我到底是不是学渣?
对于本科生来讲,这样一个对自我价值的反思是很有缘由的。因为清华本科培养计划中有严格的退学机制,课程学分修不过到一定指标就要退学,而每年基本每个专业都会有同学面临退学(这个一点不夸张)。那么,在这样一个严格的培养体制里,你可以认为这些面临退学的同学是相对的学渣(退学创业的除外…)。
不要觉得能够考上或者保送清本的同学就一定会有学霸级别的表现,TA很有可能是只适应于高考教育的培养模式,而不适应开放的大学培养体系文化;或者过于习惯高中时自己永远是数一数二的地位,而不适应周围诸多强者云集的心理因素,导致了其从一开始学数学分析上的落差一直演化到面临退学的人生落差。
而对于研究生来讲,“学渣”疑问也太过常见:
一种是对于并没有什么天赋异禀的普通人,比如笔者本人,在很多问题思考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全面、思维并没有那么活跃与敏捷,经常在汇报工作被怼的时候就会默念一遍“学渣就好好努力吧”。那么这里为什么会强调普通人呢?因为笔者真的深切感受到周围就存在着无论在思维、运算还是把握课题方向问题上,处于大佬级别的老师和师兄= = 智商和经验的差异确实存在在每个课题组里面……
另一种是对于任何人,在攻关科研难题时总会遇到波折(正如某位师兄说过的话——“没有这样的波折,怎么能叫科研呢?只有这样才能体会科研的乐趣”)。经常到最后才会明白原来曾经的自己犯了如此傻如此简单的错误,“学渣”无疑(嘲笑脸)
作为一个在清华绩点平平的研究生还是聊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从我们广义上的“学渣大多数是成绩上的落后”来说,学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比较就会有处于弱势的一方,就会有学渣的产生。但是在这样的比较中,有两个致命的弱点:1、存在因为一门必修课比较弱拉低了整体绩点的情况;2、成绩决定论真的还成立吗?
首先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大一毕竟还有很多是公选课,一些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常常会出现“偏科”的情况,这种例子在清华历史上有很多。比如入学考试数学15分,但国文特优,英文满分的钱钟书先生;当年物理只考了5分的科学巨人钱伟长;数学零分,国文、英文确实一百分的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成绩上来定义“学渣”“学霸”。
另一个方面来说,当下学霸还是学渣可能包含了很多方面的考核。就从清华的保研政策来看,现在的保研成绩多是GPA+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这已经算是一个多方面的人才考核,与此同时,艺术团、大学生支教团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保研名额,这也反映了学校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有关注。
9102年了,在清华这个平台上,成绩也许会代表一些东西,但不是全部。我们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接触更大的世界,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只要这样就一定不是学渣。
在清华待了一年多了,来回答下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但清华的“学渣”也是有相对性的首先,为什么说有学渣?因为学霸学渣的分类,其实是一个排名的问题,排名靠前的是学霸,排名靠后的是学渣。在一个普通一些的学校,学生的成绩会有分级,在清华自然也会有分级。为了分配奖学金、出国交换等等资源,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成绩来选拔,因此就有了成绩排名。
其次,为什么说清华的“学渣”是有相对性的?在清华,一个同学的排名可能靠后,但如果他转学进入一个比较普通的学校,他可能就变成了学霸。这就有一个鸡头凤尾的问题了。
第三,学渣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他的实力低于学霸。有些是因为沉迷于电脑游戏,比如我有一个清华的同学因为沉迷电脑游戏,每天不怎么上课,导致挂科,其实他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在高中一起学习的时候,他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和普通同学一样的学习效果。但是到了清华以后,同学们又聪明又努力,如果自己不努力,那靠小聪明的话也很难和同学们保持相同水平。
最后回答一下学渣怎样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学渣和学霸享受的都是一样的教学资源,如果有同学不及格,反而会受到辅导员的更多关照。如果成绩不好,压力很大,清华还有心理辅导师免费为同学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渣逆袭学霸。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