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大赛神仙打架,董卿点评成亮点,董卿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央视热门综艺《主持人大赛》董卿再当评委。当下央视时隔8年再次举办《主持人大赛》刚播第一场就引得众人关注和议论。参加这档节目的选择都是从各大卫视层层海选再千人之中选拔出来的新闻类和文化类的主持人,各个水平都很高,宛如神仙打架。也让该节目极具看点。其中,董卿作为评委更是给这个节目添砖加瓦。
主持人大赛这个节目可以说全程无尿点,节奏很快。不仅是选手们的比赛演讲内容生动有节奏,连评委董卿的点评也是一阵见血的简明扼要。董卿作为点评嘉宾,其丰富的知识和内涵,也让参赛主持人们心里有点发怵。给更多的选手直观的建议,也为节目后续选择好的人才留下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
很多人对董卿的了解只停留在她是晚会节目的主持人。她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说话方式特别温柔,也特别有力量;特别平静,也特别果断;特别凶狠,也特别善良。温和而又坚定,有态度也有角度。除了是央视的王牌主持以为,她个人成绩也很厉害,都在日常的点滴之间累计而成。
多读书,把看到的书成为自己的内容。读书二字是董卿自己说的她成功的秘籍之一,读一本书或许改变不了什么命运,但只要你把所读之书的内容自己吸取转化成能量储藏下来。可以变成自己潜移默化下的内涵,让你更加优秀和快乐。
《主持人大赛》董卿爆火全网,出口成章背后究竟有多辛苦?

在很多人看来,说话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根本不值得去刻意学习。
但事实上,会说话的人,和不会说话的人,过的往往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
若你细心一点便会发现,我们身边最受欢迎的人,他们往往都拥有极强的表达能力,交谈起来,让人如沐春风,无论走到哪里,都闪闪发光。
前段时间,央视出了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董卿作为央视主持人,担任节目的点评嘉宾。
而董卿对选手表现的点评中所透露出的强大知识储备,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董卿到底有多会说话呢?
在点评选手孙鹏飞的时候,谈及主持的立意,董卿引用《文心雕龙》:"其实主持人在说这个主持稿的时候,就是一篇小文章,那写文章什么是最重要的?立意啊。驭文之手术,谋篇之大端。"

而在之前《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鼓励五年级的小选手时,也同样引用了《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位想给自己的岳母送上一首诗的选手由于紧张,忘记了"爱子心无尽"的下一句,董卿立刻提醒他说:"归家喜及辰"。

在《故事里的中国》里,董卿跟先烈后辈聊记忆,跟文学名士聊文化,跟导演演员聊演绎,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职业,她总能跟人聊得火热,句句切中对方舒服的领域。
她透露出深厚的知识底蕴,显露了扎实的文学功底,让人对此赞不绝口。
董卿是怎么达到现有水平的?
能到达今日的高度,这与董卿吸取错误经验,调整心态,坚持阅读是分不开的。
2009年的春晚,董卿在介绍马东的节目时,由于紧张,误说成了"马先生之子马季"。

为了不影响董卿的情绪,导演特意嘱咐不要将此事告诉董卿。
直到董卿收到友人发来的安慰短信,才意识到自己在春晚说错了名字。
马东后来提起这件事说"董卿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她为此哭了三天,甚至很抗拒主持接下来的元宵晚会"。
面对失误,41岁的她,暂停事业,离开央视,前往美国深造,花时间将自己变得更好。

回国后的董卿,再次拿起话筒。不论是《中国诗词大会》的 出口成章,或是《朗读者》的从容大气,还是《主持人大赛》的犀利点评。
她的实力和成长,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人生从来就没有白读的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
人生亦没有白走的路,每多行一步,见识就多些积累,生命的厚度也随之增加。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增强自信,读书亦是对灵魂和气质最好的修行。除了读书,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提升自我,与时间对话,与自己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