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的理解?

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的理解结合学习或生活,谈谈你的理解,注意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而不是这篇文章,请大家帮帮忙,好的话会加分。是作文... 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学习或生活,谈谈你的理解,注意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而不是这篇文章,请大家帮帮忙,好的话会加分。
是作文
展开
 我来答
fengluan115
2020-06-17 · TA获得超过612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58
采纳率:69%
帮助的人:336万
展开全部
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忧患意识,才会努力的积攒能力,准备条件、统筹资源和增强个人才干,这样当真的出现危机、问题、矛盾和困难时,才能有条不紊的应对。不做月光族,不临时抱佛脚,不在考前临阵磨枪,熬夜读书,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才会解决得更好,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顺眼还美妙灬工匠2737

2022-06-19 · 贡献了超过308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8
采纳率:17%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存在主义以一种非理性主义思潮而被提出,作为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一直活跃至今。存在主义主要由有神论存在主义、无神论存在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所构成。存在主义的概念由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首次提出,在书中海德格尔第一次将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称谓进行了解释与运用。萨特师承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其哲学思想同时还受到尼采的深刻影响。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不仅传承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并将其进一步发展,还对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进行了扬弃,从而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哲学思想,为存在主义的继续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存在主义哲学的各种思想观点都是从存在的概念出发的。二战后的法国充斥着萧条与颓废,知识分子在无尽的彷徨、苦闷和孤独中形成了一种玩世不恭的风尚,而标榜生活存在和绝对自由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备受追捧,一时间成了彼时社会研究的热点,进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流行的哲学思潮。纵观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主要由“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责任三部分构成 一、 “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被“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当做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起始点,他们认为,要体验人的存在就必须从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出发,而人的生存是人的自由选择而来的。存在是什么?萨特认为,“存在就是人们可以从疏远中想出来的无:这必定会突然把你淹没,这始终在你之上,这像一个巨大的、不活动的野兽一样沉重的压在你的身上——此外,这里什么都不存在”[1]。“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所公认的共有的起点,这是对人的专指,是人的存在要先于人的本质,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存在先于其他的什么本质。这里的“存在”不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的 “存在”,而是指“人的实在”或者说是“人的独立自主”。萨特指出,“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具体来说,一方面,实际的存在先于本质。人作为一种主观的存在,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发展,是由人自己决定的,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独立自主的创造所形成的产物。而不是简单的随着“人”这个事物的产生,从而就有了“人”的存在;另一方面,人能够主观地赋予事物本质。除了“人”以外的一切事物,其本身不具有自我存在的资格,也就不能自主地进行选择、独立地创造自己的本质。萨特认为,存在问题作为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着其现实意义。萨特用“自在的存在”和 “自为的存在”对“存在”进行了区分。 一些超越意识之外的事物,其本质是“超现象的”,是人和事物未知的根源和本质,隐匿极深的“存在”就是“自在的存在”。这种存在既不主动也不被动、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既不可能也不必然,无法真正去认识,虽然可以永恒的存在,但是却是偶然的,并不具有必然性。即此种“存在”是一个充斥着荒诞与异端的令人产生厌恶的世界。“自在的存在”是指超越意识之外的存在,那么与之相对的“自为的存在”应当是人的主观意识。是一种真正的存在,但充满了自由性和不确定性,又是一种虚无,使得“现在”成为了对自我的否定。作为意识的结构,虚无永远达不到完全的境地,永远地处在变化之中,达不到自在的永久。只有当存在死亡其本质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说人的存在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境地。在逻辑上,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是要先于“自为的存在”,如果没有“自在”就不会有“自为”;但是“自为”同时赋予了“自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没有“自为”,那么“自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就成为了一个没有价值的抽象的存在。所以说真正的存在是“自为的存在”,因为在其本质上这两种存在相互对立,却又可以达到某种统一。其一,如果“自为的存在”脱离“自在的存在”,那么必将流于抽象;其二,如果“自在的存在”脱离“自为的存在”,那么必将毫无价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6-20
展开全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教材的一篇文言文,很多人能背得滚瓜烂熟。“这是亚圣孟子说的,必定是对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要先考量有无外患的区别。

“无外患”是长期以来目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许能扫除外患,但随之而来出现的问题又大大超过了“无外患”。

“有外患”好比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如果过于舒适自然而然会使人颓废,进而丧失生存能力。又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处于完全“干净”的环境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也就是说“无外患”会降低一个国家各方面的能力。

有外患就需要团结,要团结就要解决群众需求问题,要让大部分人满意才能做到团结。“无外患”之时,很容易忽略大部分人的需求,并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形势使然。

因此从整体来看,一定程度的外患要优于无外患。除此以外外患要早发现,而不是任由外患做大,到时候也难以解决了。

有外患是一种意识,即便是在外部环境形势一片大好也要有忧患意识。

对内部仍然是这样,要时刻警醒“内忧”永远存在,这样才能应时而变解决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6-20
展开全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教材的一篇文言文,很多人能背得滚瓜烂熟。“这是亚圣孟子说的,必定是对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要先考量有无外患的区别。

“无外患”是长期以来目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许能扫除外患,但随之而来出现的问题又大大超过了“无外患”。

“有外患”好比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如果过于舒适自然而然会使人颓废,进而丧失生存能力。又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处于完全“干净”的环境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也就是说“无外患”会降低一个国家各方面的能力。

有外患就需要团结,要团结就要解决群众需求问题,要让大部分人满意才能做到团结。“无外患”之时,很容易忽略大部分人的需求,并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形势使然。

因此从整体来看,一定程度的外患要优于无外患。除此以外外患要早发现,而不是任由外患做大,到时候也难以解决了。

有外患是一种意识,即便是在外部环境形势一片大好也要有忧患意识。

对内部仍然是这样,要时刻警醒“内忧”永远存在,这样才能应时而变解决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6-20
展开全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教材的一篇文言文,很多人能背得滚瓜烂熟。“这是亚圣孟子说的,必定是对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要先考量有无外患的区别。

“无外患”是长期以来目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许能扫除外患,但随之而来出现的问题又大大超过了“无外患”。

“有外患”好比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如果过于舒适自然而然会使人颓废,进而丧失生存能力。又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处于完全“干净”的环境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也就是说“无外患”会降低一个国家各方面的能力。

有外患就需要团结,要团结就要解决群众需求问题,要让大部分人满意才能做到团结。“无外患”之时,很容易忽略大部分人的需求,并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形势使然。

因此从整体来看,一定程度的外患要优于无外患。除此以外外患要早发现,而不是任由外患做大,到时候也难以解决了。

有外患是一种意识,即便是在外部环境形势一片大好也要有忧患意识。

对内部仍然是这样,要时刻警醒“内忧”永远存在,这样才能应时而变解决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5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