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义类的训诂书籍有哪些?
展开全部
训诂学专著根据其体式分类,有单解语义的,有音义兼注的,有形音义结合的。其中音义兼注的代表著作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唐代的《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华严音义》等。
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
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
《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 等十四部经典的经文及其注文作音义,用采摘单字作注的方式来注音辨义,以释音明义为主,兼及辨析异文、句读和校勘。
唐张参《五经文字·序例》云:“陆氏释文,自南徂北,徧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它既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又有很高的语言本体研究价值。我们将《经典释文》音注条目和原文的句子录入电脑做成音切资料数据库,作穷尽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排列表格、显示频率、寻找和归纳内在规律,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定性、定义,然后探求相关理论。
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
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
《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 等十四部经典的经文及其注文作音义,用采摘单字作注的方式来注音辨义,以释音明义为主,兼及辨析异文、句读和校勘。
唐张参《五经文字·序例》云:“陆氏释文,自南徂北,徧通众家之学,分析音训,特为详举。”它既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又有很高的语言本体研究价值。我们将《经典释文》音注条目和原文的句子录入电脑做成音切资料数据库,作穷尽性的系统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排列表格、显示频率、寻找和归纳内在规律,从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定性、定义,然后探求相关理论。
一品书汇(北京)
2024-10-17 广告
2024-10-17 广告
一品书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品质学术图书的出版与推广,我们精心策划并编辑的学术图书版,每本均经过严格筛选与深入校对,确保内容权威、专业且前沿。这些图书涵盖广泛学科领域,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最新科研成果,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助力学者与研究者...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一品书汇(北京)提供
展开全部
训诂学专著根据其体式分类,有单解语义的,有音义兼注的,有形音义结合的。其中音义兼注的代表著作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唐代的《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和《华严音义》等。
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
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
《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
加载全文
音义书标注、辨析的主要对象是音,注音是为了明义,这就形成了“音义”的多元性特征,因音辨义,音义并重,所以才叫“音义书”。音义书“音”近音韵而“义”涉训诂,才使它类属难定,游离乎经学小学之际,徘徊于音韵训诂之间。然而,正是因为音义书有不同于传注、音韵、训诂的独特性质,才使它在语言研究中具有独到的价值和意义。《书目》的编者于传统小学多所涉猎,故于编纂过程中反复切磋,其目标如《后记》所言:“不唯要簿录甲乙、部居归类,而且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于《书目》中增置“音义”一类,用著录和表述方式来体现他们研究小学源流的心得,很具启发性意义。
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说:“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阕。若更求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 他看到了标注“音义”的方式在解决字形与其所负载的多音多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是十分便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音义书一度极为风行的内在原因。就《隋书·经籍志》等书目所载来看,汉魏六朝的“音义”(包括“音”等)著作十分丰富:所作音义以经部为多,史部多在《史记》、《汉书》,子部以《老子》、《庄子》为多,作音义者为数众多,《经典释文·序录》征引二百三十余家。这些音义书原本多已亡佚,如今所能见到的,或是散在注疏所引中,或是近人的辑佚本。欲全面了解音义书的内容和性质,可从《经典释文》研究入手。
《经典释文》三十卷,是汉魏六朝音义书的集大成者,唐陆德明(约550-630)撰,成书于隋以后至唐以前(606-621),[iii]音义书辨音是为了明义,故“释文”就是“音义”。“释文”即解释文献语言的读音及其含义,“音义”即释音以明义。《经典释文》共为《周易》
加载全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训诂 ” 一词在班固《汉书》里多写为“训故”。“故”就是古语。如《刘歆传》说:“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又《扬雄传》说:“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训故"与"训诂"同义。章句是分章析句,解释一章一句的意思,训诂是专指讲明文字的音义,两者不相同。训诂学就是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问。旧日只看作是“小学”的一个部门,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
训诂学
演变
语言里的词因时代有变迁,而有古今之异,因地域有不同,而有方言之别。因此,后代的人读古代的著作不能懂,就要以今语释古语;同一事物,不同的方域称名或有不同,就要用通语释方言。语言总是在发展的,语词在使用中意义也常常会有改变。一个词由一个意义引申发展出别的意义,就成为一个多义词。多义词在使用时场合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为免去误解,也往往需要加解释。这些就是训诂所由起。久而久之,就有集中讲解字义词义的书,这种书就称为训诂书。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系统的。语音的声韵有系统,词汇的构词有系统,词的音与义和词与词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条理可寻的。因此由一字一词的解释进而有意识地从事联贯的、有系统的语义研究工作,创造出科学的理论,对汉语发展历史的理解,对解释古书,对编纂字典、词典,对语文教育都会有重要的贡献。
研究内容
任务
训诂学既然是研究词义的学问,其研究的对象主体即是古代的书面上的语言材料,而现代方言的口语资料也在参考之列。要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应当具备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音史的基本学识,掌握语言文字一般的发展规律,才能从事整理研究前代的训诂资料,总结前人研究词义的理论和方法,并进一步开创新的途径,作深入广泛的研究。
方法
前代解释语词的资料极为丰富,研究工作者应当按照时代的先后,按照不同的性质,分别层次加以整理。前代的训诂学家解释语词时所应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训诂学上有所谓形训、义训、声训。形训是就字形本身的结构说明所表现的词义的。义训是用现代人所理解的词语解释字在书面上使用的含义。采用一个同义或义近的词或
训诂学
演变
语言里的词因时代有变迁,而有古今之异,因地域有不同,而有方言之别。因此,后代的人读古代的著作不能懂,就要以今语释古语;同一事物,不同的方域称名或有不同,就要用通语释方言。语言总是在发展的,语词在使用中意义也常常会有改变。一个词由一个意义引申发展出别的意义,就成为一个多义词。多义词在使用时场合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为免去误解,也往往需要加解释。这些就是训诂所由起。久而久之,就有集中讲解字义词义的书,这种书就称为训诂书。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系统的。语音的声韵有系统,词汇的构词有系统,词的音与义和词与词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条理可寻的。因此由一字一词的解释进而有意识地从事联贯的、有系统的语义研究工作,创造出科学的理论,对汉语发展历史的理解,对解释古书,对编纂字典、词典,对语文教育都会有重要的贡献。
研究内容
任务
训诂学既然是研究词义的学问,其研究的对象主体即是古代的书面上的语言材料,而现代方言的口语资料也在参考之列。要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应当具备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音史的基本学识,掌握语言文字一般的发展规律,才能从事整理研究前代的训诂资料,总结前人研究词义的理论和方法,并进一步开创新的途径,作深入广泛的研究。
方法
前代解释语词的资料极为丰富,研究工作者应当按照时代的先后,按照不同的性质,分别层次加以整理。前代的训诂学家解释语词时所应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训诂学上有所谓形训、义训、声训。形训是就字形本身的结构说明所表现的词义的。义训是用现代人所理解的词语解释字在书面上使用的含义。采用一个同义或义近的词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